回覆列表
  • 1 # 測天機

    孫策曾遺言:外問周瑜,內問張昭,說明張昭有治國之才,卻無衛國之策。赤壁之戰後,解決了外事,國內發展的問題張昭仍是可用之才。

  • 2 # 南朝居士

    重用?沒有吧?

    孫權封王之後,就要設定丞相一職。大家都推舉張昭當丞相,而且以張昭的資格,自然也應該當這個丞相。但是,孫權說了,當丞相太累,張昭德高望重、年紀又大了,怎麼能當丞相呢?於是,就讓孫劭當了丞相。

    孫劭死了,大家又都推舉張昭當丞相。孫權依然找各種理由,就是不讓張昭當丞相。於是,顧雍當了丞相。

    :初,權當置丞相,眾議歸昭。權曰:“方今多事,職統者責重,非所以優之也。”後孫邵卒,百寮復舉昭,權曰:“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顧雍。

    如此到也罷了。孫權稱帝時,張昭領銜大家給孫權上賀詞。張昭還沒有開口,孫權就說,如果當初聽了你的勸說(赤壁之戰時),我現在恐怕早就街上要飯了。

    吳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黃龍。百官畢會,吳主歸功周瑜。綏遠將軍張昭,舉欲褒讚功德,未及言,吳主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

    在那種神聖、隆重的場合。孫權這種話,直接把張昭的臉面打沒了。

    當然,張昭也不是軟柿子,兩人都是在不斷的博弈,互相很討厭對方,又拿對方沒辦法。

  • 3 # 不約58089538

    是不得不用,張昭家族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

    劉備入蜀後為了穩住當地豪門,娶了一個寡婦。

    曹操真的不想稱帝嗎?因為他重要寒門,那些豪門打著漢獻帝的名號都造反幾次了。曹丕能稱帝還不是搞了一個九品中正制,讓豪門開心了。

    其它英雄豪傑尚且如此,孫權又能怎麼辦?

  • 4 # 北疆同心聊歷史

    不是孫權樂意重用張昭,而是孫權不能不重用張昭。張昭在東吳集團中算得上是元老,早在孫策創業時張昭就追隨他。張昭在東吳不僅根基深厚而且人脈也很廣,成了植根於東吳集團中的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此外,孫策打下的基業還不是很牢固。所以他才會在臨死前,叮囑弟弟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不僅如此,《三國志》說“……五年,策薨,以事授權。權哭未及息。策長史張昭謂權曰‘孝廉,此寧哭時邪?’……乃改易權服,扶令上馬,使出巡軍。是時唯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

    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發現,孫策死去後江東形勢的複雜。

    當時整個天下都亂套了,但凡有點本領的人奉行的都是“良鳥擇木而柄”的處世哲學。他們孜孜以求的只有利益,缺乏的恰恰是忠心。

    所以,除了少數人以外,多數人對孫權的能力是持懷疑態度的。於是,便出現了部分地區不服,一些寄居在東吳的有能力的人存有另謀高就之心的情況。

    在這個關鍵時刻張昭是怎麼做的呢?他不僅盡到了奉孫策遺命照應孫權的責任,而且還與周瑜通力協做幫助孫權渡過了危機。

    為什麼孫權始終那麼禮遇和信任張昭?

    因為張昭在孫權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發揮了幫助孫權控制局面的"穩定器″的作用啊!

    最後終於收到了“曹公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屯吳,使丞之郡行文書事……(於是孫權便)待張昭以師傅之禮……”的效果。

    至此,孫權才算在孫策留下的地盤上站穩了腳跟,並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天地。

    此後,孫曹翻目成仇,曹操親率十餘萬大兵南下伐吳。由於曹操的勢力太大,而且還因“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名義上是代表朝廷討伐不服從命令的地方勢力。

    因此,曹操對東吳用兵名正言順,相比之下東吳以地方抗拒朝廷就顯得不是那麼光明正大了。

    這就難怪東吳集團上至孫權、張昭,下至文官武將會顯得那麼糾結了。

    如果不是在內取得了周瑜的支援,在外獲得了劉備的聯合,也許孫權也會選擇走投降曹操這條路啦!

    所幸"赤壁之戰″的結果,是孫劉聯軍取得了勝利。而曹操則因此元氣大衰,喪失了統一南方的實力。

    此時,孫權面臨的內部危機才得以化解!

    既然大戰前包括張昭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沒有戰勝曹操的信心,並因此主張投降,孫權又怎麼可能單單處罰張昭一人而置其他人而不顧呢?

    與其因責罰張昭使東吳人心惶惶,還不如干脆大度一些既往不咎呢?

    言而總之:張昭始終是以孫權的保護人自居,對孫權也很忠誠,張昭和孫權的關係又很密切。

    因此,無論張昭是不是犯過錯誤,孫權都會選擇原諒他。其實,不止是在赤壁之戰前張昭犯過錯誤,他們的齷齪在《三國志》中還有許多記錄呢!

  • 5 # 高慶春呢稱雲中龍3O4M

    張昭忠心耿耿,有是先朝老臣。小霸孫策臨死前就告訴其弟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可見張昭決非等閒之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瓊瑤寫了多少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