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鮓廣椒炒臘肉
土家人喜食臘肉,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堅實、薰香濃郁、風味獨特。
鮓廣椒,也稱為鮓辣椒,它是以恩施本地鮮紅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麵)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將鮓廣椒在鍋中焙熟後與土家臘肉一起炒食或作扣碗底料蒸食,成品色澤微紅,酸辣味十分特別。
2
二、來鳳皮蛋
無鉛松花皮蛋是來鳳縣傳統產品,利用來鳳本地麻鴨所產鴨蛋製作而成。
製作工藝獨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葉狀花紋,俗稱松花,食之鮮嫩味美,餘香滿口,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3
三、綠豆皮
離開恩施幾年,時時刻刻都想著要吃豆皮。他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又高,跟武漢人吃的豆絲又點像,但味道要比豆絲好太多了。恩施大多數人都鍾情於它,並且喜歡用酸菜作為配菜。在恩施的小餐廳都能吃到的小吃,很多人早餐的首選。
做法:首先把綠豆、大米洗淨用水都泡上一天打成漿。然後把一個大鍋洗淨,文火。用漏斗把打成的綠豆漿一絲一絲的倒入鍋中,也可以在鍋裡貼上薄薄的一層烙熟後切絲。這樣一張豆皮就做成了,吃法跟麵條的吃法都差不多,可以做成炸醬豆皮,肉絲豆皮,炒豆皮等等,做成自己喜歡的吃法。
4
四、社飯
社飯自古有之,是中國土家、苗、侗族等少數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種食品。社飯的製作方法是:將田園、溪邊、山坡上的鮮嫩社蒿(香蒿、青蒿)採擷回家,洗淨剁碎,揉盡苦水,焙乾,與野蒜(胡蔥)、地米菜、臘豆乾、臘肉乾等輔料摻合糯米(可摻部分粘米,但需先將粘米煮成半熟後合入糯米)蒸或燜制而成。其味鮮美,芳香撲鼻,鬆軟可口,老少皆宜。
土家人做社飯不光是自家人吃,還把它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故有民諺說,“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別家的”,充分顯示出土家人淳樸、親和的民風。
5
五、土家油茶湯
土家油茶湯是一種似茶飲湯質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傳統的非常鍾愛的風味食品,故有民諺曰:“不喝油茶湯,心裡就發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同時,喝油茶湯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種傳統禮儀,凡是貴客臨門,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噴噴的油茶湯款待。
土家油茶湯是先用食用油炸適量茶葉至蠟黃後,加水於鍋中,並放上姜、蔥、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黃豆等“泡貨”即可食用。土家油茶湯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現象之一,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至今在全州,特別是在咸豐、來鳳等地盛行。
6
六‘ 合渣
合渣,又名懶豆腐。恩施土家人對合渣有著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在兵荒馬亂之年,由於糧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傳有“辣椒當鹽,合渣過年”的民諺。
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其中張關合渣是製作合渣火鍋的典型。張關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鎮“張關”而得名,是將合渣煮好後點滷變得稍幹,加鮮湯配豬肉、仔雞、雞蛋等做成鮮肉合渣、仔雞合渣、雞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鍋,尤以鎮上一位黃姓老太婆製作的最有名、最為地道。
7
七、蓴菜
蓴菜是難得的綠色保健食品,在中國唯有恩施州和兩湖(西湖、太湖)有批量出產,尤以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所產蓴菜品質佳,規模最大,被國家命名為“蓴菜之鄉”稱號。蓴菜鮮脆可口,具有多種藥理效果。
8
八 年肉
相傳,年肉濫觴於一場戰亂。有一年除夕前,土家山寨突遭軍隊攻入,土家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做團年飯,做夢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的日子會罹此大難,紛紛拋家舍業,拖兒帶女四散奔逃。部分逃進深山石洞的人雖然僥倖脫離了虎口,但飽受凍餒之苦。幸好有一長者於倉促中帶出了一大塊熟豬肉,於是大家每人都分得了一小片肉,這才和著眼淚熬過了這個悽惶的年關。戰亂平息後,為了記取這次血的教訓,土家人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應蒸幾大塊熟肉,以防再次遭受類似的禍患。以後相沿成習,年肉便進入了土家人春節菜譜。
年肉的傳統制作方法是:取適量豬脊肉,以肥肉為主,切成長方形,每塊約三寸來長、二兩至半斤來重,加入食鹽、花椒等佐料,同糯米或粟米一起蒸得熟透後,然後將肥肉象條石一樣橫豎有致地排列在一隻只大碗裡,琥珀色的肉質同雪白的糯米(或金黃色的粟米)飯相映成趣,是土家人春節期間筵席上的主菜
9
九、柏楊豆乾
柏楊豆乾因產於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楊村而得名。柏楊豆乾主要以優質地產大豆、龍洞灣泉水和若干種天然香料為原料,經過水洗、浸泡、碾磨、過濾、滾漿、燒煮、包紮、壓榨、烘烤、滷製、密封等十幾道獨特工序加工而成。
柏楊豆乾色澤金黃,美味幽長,綿醇厚道,質地細膩,無論生食還是熱炒,五香還是麻辣,均有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一、鮓廣椒炒臘肉
土家人喜食臘肉,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堅實、薰香濃郁、風味獨特。
鮓廣椒,也稱為鮓辣椒,它是以恩施本地鮮紅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麵)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將鮓廣椒在鍋中焙熟後與土家臘肉一起炒食或作扣碗底料蒸食,成品色澤微紅,酸辣味十分特別。
2
二、來鳳皮蛋
無鉛松花皮蛋是來鳳縣傳統產品,利用來鳳本地麻鴨所產鴨蛋製作而成。
製作工藝獨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葉狀花紋,俗稱松花,食之鮮嫩味美,餘香滿口,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3
三、綠豆皮
離開恩施幾年,時時刻刻都想著要吃豆皮。他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又高,跟武漢人吃的豆絲又點像,但味道要比豆絲好太多了。恩施大多數人都鍾情於它,並且喜歡用酸菜作為配菜。在恩施的小餐廳都能吃到的小吃,很多人早餐的首選。
做法:首先把綠豆、大米洗淨用水都泡上一天打成漿。然後把一個大鍋洗淨,文火。用漏斗把打成的綠豆漿一絲一絲的倒入鍋中,也可以在鍋裡貼上薄薄的一層烙熟後切絲。這樣一張豆皮就做成了,吃法跟麵條的吃法都差不多,可以做成炸醬豆皮,肉絲豆皮,炒豆皮等等,做成自己喜歡的吃法。
4
四、社飯
社飯自古有之,是中國土家、苗、侗族等少數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種食品。社飯的製作方法是:將田園、溪邊、山坡上的鮮嫩社蒿(香蒿、青蒿)採擷回家,洗淨剁碎,揉盡苦水,焙乾,與野蒜(胡蔥)、地米菜、臘豆乾、臘肉乾等輔料摻合糯米(可摻部分粘米,但需先將粘米煮成半熟後合入糯米)蒸或燜制而成。其味鮮美,芳香撲鼻,鬆軟可口,老少皆宜。
土家人做社飯不光是自家人吃,還把它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故有民諺說,“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別家的”,充分顯示出土家人淳樸、親和的民風。
5
五、土家油茶湯
土家油茶湯是一種似茶飲湯質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傳統的非常鍾愛的風味食品,故有民諺曰:“不喝油茶湯,心裡就發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同時,喝油茶湯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種傳統禮儀,凡是貴客臨門,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噴噴的油茶湯款待。
土家油茶湯是先用食用油炸適量茶葉至蠟黃後,加水於鍋中,並放上姜、蔥、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黃豆等“泡貨”即可食用。土家油茶湯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飲食文化現象之一,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至今在全州,特別是在咸豐、來鳳等地盛行。
6
六‘ 合渣
合渣,又名懶豆腐。恩施土家人對合渣有著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在兵荒馬亂之年,由於糧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傳有“辣椒當鹽,合渣過年”的民諺。
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其中張關合渣是製作合渣火鍋的典型。張關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鎮“張關”而得名,是將合渣煮好後點滷變得稍幹,加鮮湯配豬肉、仔雞、雞蛋等做成鮮肉合渣、仔雞合渣、雞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鍋,尤以鎮上一位黃姓老太婆製作的最有名、最為地道。
7
七、蓴菜
蓴菜是難得的綠色保健食品,在中國唯有恩施州和兩湖(西湖、太湖)有批量出產,尤以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所產蓴菜品質佳,規模最大,被國家命名為“蓴菜之鄉”稱號。蓴菜鮮脆可口,具有多種藥理效果。
8
八 年肉
相傳,年肉濫觴於一場戰亂。有一年除夕前,土家山寨突遭軍隊攻入,土家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做團年飯,做夢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的日子會罹此大難,紛紛拋家舍業,拖兒帶女四散奔逃。部分逃進深山石洞的人雖然僥倖脫離了虎口,但飽受凍餒之苦。幸好有一長者於倉促中帶出了一大塊熟豬肉,於是大家每人都分得了一小片肉,這才和著眼淚熬過了這個悽惶的年關。戰亂平息後,為了記取這次血的教訓,土家人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應蒸幾大塊熟肉,以防再次遭受類似的禍患。以後相沿成習,年肉便進入了土家人春節菜譜。
年肉的傳統制作方法是:取適量豬脊肉,以肥肉為主,切成長方形,每塊約三寸來長、二兩至半斤來重,加入食鹽、花椒等佐料,同糯米或粟米一起蒸得熟透後,然後將肥肉象條石一樣橫豎有致地排列在一隻只大碗裡,琥珀色的肉質同雪白的糯米(或金黃色的粟米)飯相映成趣,是土家人春節期間筵席上的主菜
9
九、柏楊豆乾
柏楊豆乾因產於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楊村而得名。柏楊豆乾主要以優質地產大豆、龍洞灣泉水和若干種天然香料為原料,經過水洗、浸泡、碾磨、過濾、滾漿、燒煮、包紮、壓榨、烘烤、滷製、密封等十幾道獨特工序加工而成。
柏楊豆乾色澤金黃,美味幽長,綿醇厚道,質地細膩,無論生食還是熱炒,五香還是麻辣,均有沁人心脾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