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69971747367

    意思是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一、出處

    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二、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釋義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到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四、重點

    1、陋室:陋室,簡陋的屋子。

    2、在:在於,動詞。

    3、名:出名,著名,名詞用作動詞。

    4、靈:神奇;靈異。

    5、是陋室:這是簡陋的屋子。

    6、惟吾德馨:只因為陋室銘的銘文就不感到簡陋了。

    7、上:長到

    8、入:映入。

    9、鴻儒:大儒,這裡指博學的人。

    10、白丁:平民。這裡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11、調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

    12、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這裡指奏樂的聲音。

    13、之:語氣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14、亂耳:擾亂雙耳。

    15、案牘:官府的公文,文書。

    16、勞形:使身體勞累。

    17、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屬於賓語前置。之,助詞,表示強烈的反問,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

    18、談笑有鴻儒:談笑間都是學識淵博的人。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c1ed21b0ef41bd5cc1abb8a5fda81cb39db3d06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麼居所雖然簡陋,但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說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麼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此種借力打力的技巧,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引論鋪下了基礎。也點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覆思考的,絕對不是一時的靈感衝動。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線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和反覆推敲了。四到七句刁難下祭出此文,並將其刻於石上,具有很強烈的針鋒相對的性質。

    從全文的寫作手法來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氣呵成,而不是烘托。那麼“苔痕”和“談笑”二句究竟在說什麼呢? 青苔在石階上照樣綠意盎然,野草在荒地裡依然郁郁青青。

    言下之意是什麼呢?我劉禹錫在哪裡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飽學之士,沒有你們這些無學之輩。作者以青苔和野草來比喻自己獨立的人格,這是氣節的寫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說本文的一到三句是一種鋪墊,那麼四到七句則進入了真正的對抗。作者以詩一般優美的語言展示了自己的錚錚傲骨,同時,也對勢利小人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兩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

    實際上劉禹錫這樣寫還有另一層深意,即諸葛亮是閒居臥龍草廬以待明主出山。而揚雄呢?卻是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於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後世的典範。

    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榮辱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的意思。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志向。這結合作者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結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說明陋室“不陋”。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用聖人肯定的操守來規範要求自己,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最高要求。

    這樣的結句,不說其中的內容是何種意思,但結合題意,卻是妙手天成。因為封建禮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標準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孔聖人的肯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注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兵骨幹集訓總結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