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想取一個特別長的名字

    德國領先的並不是武器 是戰略戰術和兵員素質 當時蘇聯美國英國的研發能力都不在德國之下 相反美英蘇在這些基礎上還有資源 兵源 生產能力的優勢 怎麼打?德國在戰爭開始時沒有依靠突襲徹底拿下蘇聯就已經輸了

  • 2 # 酒撒黃昏

    前提是德國得有強大的戰略資源,不然德國也不會瘋了跳牆去惹北極熊。如果德國的戰略資源足夠支撐它的擴張,當時的美國還真不一定搞得定德華人,無論科技還是戰術,甚至單兵作戰能力,甩美國太遠了。說句不好聽的,日本如果戰略資源厚實,再等幾年美國也得叫爹。當然直到核武器的出現,如果當時德國有這些資本,誰先研製出核武器這個真不好說。

  • 3 # 二戰精英

    會有大變數,意呆如果能確保地中海的存在,趕跑英國,意大地北非軍團再給ka些,大機率能拿下埃及全境,隆美爾能打下高加索地區,取得産油區,軸心國還能抵擋好一陣子。

    但反敗為勝不太可能,44年以來東線方面蘇聯進入全面反攻,德三是節節敗退,基本就是豪無還手之力,這無關意呆和燃料的事,而是在兵源,訓練,戰法各方面全面弱於蘇聯的節奏,而西線只要美國開發出原子彈和B-29,還是一樣敗場沒商量...

  • 4 # 證券五分鐘

    如果日本也有德國那麼強大,那麼估計德日會在共同滅亡蘇聯後火拼。因為如果日本有德國那麼強大,按照日本的大東亞戰略,顯然會佔領印度和西伯利亞,然後和德國在中東和蘇聯中部接觸。這種情況下,英國估計已經和德國媾和了。這個時候兩大泛民族主義帝國可能產生瓜分世界的矛盾,從民族 宗教和意識形態(相對德國和西方更接近)上也會倒向德國。這樣東西方決戰就會爆發,戰爭的慘烈遠超二戰。特別是雙方都研發核武器情況下。

  • 5 # 小香奈兒

    不能說一定會贏,但是不會失敗的那麼慘,義大利嚴重拖德國後腿,希特勒曾說過如果義大利站在對立方德國只需要拿出二個師的兵力去解決,如果義大利站在中立方德國只需要拿出一個師的兵力去防著他,但是如果義大利是隊友德國卻需要拿出十個師的兵力去幫助他,德國這二個隊友一個誰也打不過,一個

    誰都敢打

  • 6 # 君馨看世界

    先研究幾個問題:

    1、德國到底有多強?前期摧枯拉朽,橫掃歐洲。到與蘇聯死磕後,明顯戰力出現不支。當然,西線也有防守壓力。我們姑且認為。德國戰力等於略大於蘇聯。所以德國會被釘死在歐洲大陸。

    2、義大利,義大利主要的戰略目標是非洲。確實義大利在二戰的表現太一般了。以至於拿著近代的武器幹原始人都不如。

    如果義大利=德國戰力,那麼在非洲戰場,似乎可以橫掃非洲。然而,英法聯軍,非洲土著,其他盟軍勢利加一起,似乎也可以在非洲抗衡。

    3、日本,日本的戰力遠小於美國。這點毋庸置疑。從毛爺爺的論持久戰來講,及時美國不對日宣戰,那麼當時的中國依然可以把小日本釘死在亞洲大陸。假設日本戰力等於德國,那麼在亞洲戰場,美國加中國依然完勝。

    終上,及時3個德國,二戰依然會是盟軍勝利的結局。

    其實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三個彈丸小國,想於世界為敵,可一時得勢,不可能持久。

  • 7 # 戰史說書人

    這要從哪個水平來看,是戰術戰略素養,還是工業能力,如果日本具備和德三一樣的工業能力,那麼海軍造船業到底會不會和德三一樣呢?如果一樣算不算是削弱了呢?義大利除了那幾個著名部隊外,其他部隊在作戰精氣神上會和德三一個水平嗎?義大利國內的黑手黨問題有擺平嗎?所以這個假設其實很難回答,況且就算義大利和日本陸軍具備德三的工業水平和戰術戰略素養,在進攻蘇聯和亞洲時所面臨的的爛泥地也照樣會像歷史上一樣削弱機械化部隊的行進能力,而且歷史不容假設,如果給軸心國刷BUFF,萬一世界線修正給蘇美英也刷BUFF呢?現實世界裡蘇聯從1939年開始就在烏拉爾和哈薩克,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擴建工業,增加技術裝備產能備戰。美國更是擁有蘇英德日意工業產值總和的工業能力。而且從戰略上來說,德三就純粹是運氣好,巴巴羅薩計劃構思縝密,甚至設計了所謂的戰爭經濟學來透過殖民地懷柔政策以戰養戰,對蘇聯的所有公路鐵路漕運系統進行了充分的調查並打算將其利用起來。就結果來說德三在巴巴羅薩行動不久之後就脫離了原定計劃,就連一開始歡迎德三的烏克蘭,都被德三殺得冒出來一堆游擊隊,德三被迫抽調20多萬部隊來維持治安。唯一一個嚴格按照書面計劃嚴格執行佔領區懷柔政策的將領——舒伯特離奇死亡(疑似被自己人幹掉),德三佔領區裡公路鐵路漕運系統利用率也非常低,希特勒和軍官團日常戰略戰術上無法達成一致,就這戰略水平怎麼也不可能戰勝美蘇英。另一方面來說德國自身沒被BUFF,依舊要在東線戰場的泥潭裡摸爬滾打,只要蘇聯不犯蠢,英美依舊提供支援,把軸心國拖入消耗戰也是必然會發生的,除非是高堡奇人世界線裡原子彈多如牛毛,好似不要錢一般把烏拉爾以東整個炸成廢土的德三。

  • 8 # 開心生活靜心前行

    歷史沒有如果了。就拿二戰來說,如果日本只佔領東三省和臺灣,不全面侵華,歷史會走向哪裡呢?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好好經營一下歐洲佔領區,歷史又會走向哪裡呢?

  • 9 # 奔跑三十年

    還是很難,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還是很難完全搞定的。

    三個軸心+美英,可能會出現不一樣世界格局。蘇聯沒法融入。

  • 10 # 有書有閒萬事足

    不必有三個德國的實力!

    只要有兩個納粹德國的戰鬥力,蘇聯必然失敗。那時的軸心國,根本就沒有短板了。

    孤立無援的英國只能和德國議和。而沒有了橋頭堡的美國,肯定不會登陸歐洲去和德國一爭短長。

  • 11 # foxfool

    前提就不成立,軸心國三國中只有德國是真正基本擺脫了29年全球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實際可以不用挺而走險發動大戰。但希特勒等人鼓動起的極端民族主義也反向促使其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意方則是不擴張就會死,必須不斷透過武力從海外獲取利益,日方則更加窘迫,擴張慢都是死路一條,後兩個都是渣,連帶把德國也玩死了。不過像德國這樣還非要戰爭的也真少見,像弗朗哥那樣混著不香嗎

  • 12 # 冬瓜小

    當年如果日本配合德國侵佔中國的東三省後然後朝西伯利亞進軍(而不是南下佔領整個中國的想法),那麼蘇聯非常大機率會失守,然後奪取蘇聯的陸軍裝備和人力再揮師南下侵佔整個中國,那麼中國也非常大機率被全佔領,利用這整個洲的資源再進攻中東、非洲,然後切斷供應美國的資源,那麼世界應該是德、日的。

  • 13 # 時永卿

    我的觀點是不會!但軸心國會對世界秩序 和被侵略國家造成更嚴重的破壞,戰爭也會持續更久的時間,而想要擊敗他的美蘇中英等國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大!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義大利和日本都擁有德國那樣的國力,那麼在東方戰場, 日本會將這部分冗餘的國力用於發展海軍,擴充聯合艦隊,但是無論日本如何努力,其始終受制於有限的資源,即便是日本擁有德國那樣的工業實力和軍工產能,日本也不可能打造出一支在質量和規模上比肩美國的艦隊!

    事實上,日本從來都沒有能夠從大陸和東南亞的佔領區獲得足夠的資源,以供給和維持戰爭。在大陸戰場,儘管日本始終維持著軍事優勢,但到戰爭後期,駐防各地的日軍士兵甚至已經混的慘到需要向百姓討飯的程度。而在東南亞戰區,日本雖然佔領了英國和荷蘭的油田,但卻始終未能完全恢復其戰前的生產規模,且因為美軍潛艇和飛機的打擊,幾乎沒有船隻能夠將這裡出產的原油運回日本本土!加之美軍沿著日本海岸線大量佈設水雷,可以說日本很大程度上是被困死的。

    所以,日本可能會在太平洋戰區堅持更久的時間,但卻絕對不可能抗住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打擊,一旦海軍戰敗,日本本土被圍困,那麼失敗是遲早的事情!

    而在歐洲戰場,如果義大利擁有德國那樣的實力,那其很可能會將北非戰區和中東戰區英國軍徹底趕出去,但是因為缺乏日本的配合,軸心國不可能實現所謂的中東會師。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必然會徹底的破壞中東地區的所有油田,而以當時的技術條件,一下子是很難完全恢復原本的石油產能的。對比我們可以參考蘇聯對於高加索油田的破壞,當時蘇聯人向高加索的每口油井中灌注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哪怕是德華人組建了專業的技術部隊也僅僅是產出了少量的石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如果義大利有德國那樣的實力,其不僅可以獨立在中東和北非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甚至可能會有餘力幫德國進攻蘇聯,給蘇聯造成更大的破壞。一個德國就險些打垮了蘇聯,那麼1.5個德國很可能會真的擊敗蘇聯,但是哪怕德國擊敗了蘇聯,他們也不可能完全征服這個國家,會一直被游擊隊和蘇聯殘餘力量騷擾。同時,蘇聯的礦業、石油產業和工農業也必將遭到蘇聯人自己的徹底破壞,德國是不可能將當地的資源和生產能力有效轉化為自身實力的。

    一旦這樣,德國的戰爭機器就不能獲得足夠的能源和物資的供給,遲早會遲鈍下來,一旦遲鈍下來,便意味著坐困孤城,遲早被英美耗死。事實上,直至戰爭末期,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仍然非常強大, 扼殺德國的不是軍隊不能打,武器產量不夠,而是缺乏足夠的油料和戰略物資供給,這才是德國戰敗的根本,畢竟德國的回血能力 照比英美差得實在是太遠了!

    所以基於以上的考慮,我認為哪怕是義大利和日本都有德國的實力,他們也不可能獲勝,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戰爭的非正義性,同樣也因為他們的家底兒太薄,和美英那樣的狗大戶沒法比!

  • 14 # 涵蓋塌

    假如小日本二戰和德國一個水平,咱說的水平是指武器裝備、兵員素質,經濟、資源、指揮藝術來說。三個月打敗中國太輕鬆了。之後在以中國為跳板佔領東南亞和印度,北上和德國夾擊蘇聯,基本上亞歐大陸就剩它倆了。義大利在把非洲一佔領,全世界基本就剩老美還能抵抗一下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 15 # 哂視之

    只能說有了小機率贏得最終勝利的希望。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你要明白美國當時冠絕世界的強大生產力!

    毫不誇張的說,二戰期間的美國,戰爭潛力跟戰爭儲備和動員能力真的讓人歎為觀止。那個時代的“基建狂魔”稱號是美華人的!

    假如義大利也硬實力飛起(畢竟當時的義大利是出了名的外強中乾),並且國內喊戰呼聲高漲(義大利國內反戰情緒是很嚴重的),義大利的作用也無非就是幫助德華人拿下北非,德意聯盟不完全的掌控了地中海。

    日本這邊,陸軍實力得到空前加強,東南亞跟中國甚至印度都是他們的,可是北上跟蘇聯開戰能不能佔上風猶未可知。石油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美華人的大飛機✈(遠航程重型轟炸機)早晚會把日本本土炸的稀巴爛。別說日本海軍也被強化了,僅次於美帝的海軍而且已經遠超德國海軍了,按德三的標準沒法再提升了。那麼,你不得不承認的是,太平洋戰場日本人節節敗退是註定的!

    我們再來說說歐洲戰場,被強化後的義大利和日本,對蘇德戰爭的幫助真的影響有限。既然你只談軍事實力被強化,我們就不能再假設“小鬍子”不犯各種戰略錯誤。那麼,蘇聯戰場,戰線會穩定在莫斯科附近以後,蘇聯人如歷史上的一樣轉入反攻。只是,第二戰場的開闢可能會難度上升,蘇聯戰場不一定能有西線盟軍頂上分擔壓力。所以,東線戰況會膠著,因為德華人不需要抽調裝甲部隊到西線去。至此,兩邊比拼的就是耐力了,完完全全的民族意志力跟資源積累的消耗比拼。一邊是自古能打的日耳曼人,一邊是戰鬥民族,這個大家五五開。

    那麼,德華人能不能拿下高加索油田,來支撐後續的石油消耗就至關重要了。強化後的義大利依然指望不上,它能在地中海一代以及歐洲的大西洋沿岸抵禦英美艦隊就實屬難得了。也不要說什麼日本西進,在中東跟德華人勝利會師。真要歷史上日本陸軍和義大利海軍得到強化,盟軍肯定要抓住石油資源不鬆手的啊!而且那個時候的中東油田開發的還真不多,短時間內很難說大量開採。並且日本運回國內,只能走海路運輸,美華人的潛艇肯定會針對油輪、貨輪啊!

    東亞這塊,如果中國真的整個淪陷了(如果中部整個沒了,只剩下西南和西北,那和亡國了也差不多),美國佬估計直接就把援助物資弄到外興安嶺蘇聯那邊去了。畢竟如果蘇聯的遠東地區沒了,日本人搞不好就走阿拉斯加那塊侵入了,並且援助蘇聯抵抗德國又少了一條路線。

    我們來說說黑科技,德華人將繼續研開發生產他們的噴氣式飛機、虎式坦克、各種改良型潛艇。日本這邊,我總覺得再被強化,也沒潛力可挖了啊!不同於德國,歐洲列強被打下來後,立馬可以提高德華人的軍工實力。小日本佔領的地區,有的只是有待開發的各種初級資源,礦產、糧食啥的,軍工廠需要的油料、燃氣、鐵煤這些,它都需要時間去投資建廠。甚至於改造初期,投入是大於收益的,這對於迫切需要以戰養戰的新興帝國,無異於沉重的負擔!不要說什麼五年、十年不就好了嗎?歷史上的整個二戰才打了幾年?希特勒打斯大林,就是覺得等不了了,再等個五年、十年,蘇聯的五年計劃再執行個兩次,斯大林就該主動發起蘇德戰爭了!美華人二戰前,軍工產能也就那樣,軍事實力也就那回事,結果美國這邊宣佈參戰,那邊就可以福特、通用、美孚這些巨無霸企業介入軍工生產,一兩年的時間立馬產能爆表了!飛機一年十幾萬架,符合飛行員標準的就有幾十萬人。軍艦一天下海幾艘,你這邊收穫大捷擊沉了它十艘艦船,它那邊就四五十艘的新款戰艦下海了,拿什麼打?

    看過一篇紀文,中國境內的日戰區,發生了饑荒,日本人還要走國內調集本就有限的糧食發給中國難民吃。為什麼?還不是因為人口也是資源的一種!再一個,你把佔領區的人都逼到反抗亦死,不反抗亦死的地步,你的維穩成本絕對會成倍上升。就是偽軍,你逼急了它還跳反來!

    二戰輸贏,盟軍這邊基本也就是靠著有廣大海外殖民地的英國、綜合實力獨冠絕頂的美國、堅決不投降一直在抵抗的中國、喝著伏特加喊著烏拉衝鋒的蘇聯在戰鬥。只要中國戰場能始終牽制大量日本陸軍,蘇聯戰場能保住高加索的工業區一步步展開反攻,英國就算本土淪陷了,它的政權也會跑到美國接著號召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人參軍、提供資源,美華人只要能保證如歷史上的那樣東西兩面出擊,源源不斷的給中、蘇、英輸血。軸心國拿什麼贏?

    跟美華人講和嗎?美華人會接受一個只有美、德、意、日的新世界秩序嗎?不一鼓作氣打敗軸心國,給他們時間讓他們憋科技樹、憋產能,然後再一打三跟他們拼個你死我活嗎?

    得益於一戰,美華人的做大做強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只是它那時候只管賺錢的孤立主義,讓人覺得它好像也沒多厲害一樣。

    軸心國只能打閃電戰跟以戰養戰,跟英美比積蓄和資源真的沒法看。一旦打成僵持戰,就真的是在比看誰先撐不住認輸了而已。

    原子彈什麼的,都還沒提及。

  • 16 # 劍鋒過了不留痕

    當然贏。

    看看日軍的凝聚力與德軍的凝聚力,兩者平起平坐。

    再看看二戰時期日本坦克與德國坦克,日本坦克不僅數量少其質量類似農用小型柴油車,德國坦克不僅數量多其質量類似賓士大型大貨車。

    從現實上來推理:如果日本坦克數量和質量能與德國一模一樣,中國真會守不住。

    接下去,日本就可用日軍及大量汪精衛的和平軍,在新疆用成吉思汗攻入蘇聯的路線進攻蘇聯協助德國作戰,蘇聯也守不住了。然後,日軍再轉戰中東就能獲取石油。

    若真是那樣,世界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美國最多也只是一隻哈巴狗。

    關鍵是日本的武器裝備火候還不足,就蠢蠢欲動了,結果是輸得一塌糊塗。

    最想想,就按照當時那樣的情況,如果當初日本海軍不是去打珍珠港,而是將海軍調往英吉利海峽,首先幫助德國拿下英倫三島,英國皇室就會逃到加拿大,諾曼底登陸戰也無從談起,西西里島登陸戰也會被德國打敗,二戰的結局也有可能會是軸心國贏。

    說來說去,這個軸心國還是逃不出“各自掃盡門前雪”的怪圈。

  • 17 # 春江花月夜688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失敗而告終,在富麗堂皇的凡而賽宮裡,以英法為首的老牌帝國主義,提出極盡苛刻的巴黎條約,強加給戰敗後滿目蒼夷的德國,

    從此德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工廠紛紛倒閉,大量工人失業,國內矛盾尖銳。在這個大背景下,以極富表演,演講,鼓動宣傳見長的希特勒,深受社會底層特別工人階級的支援擁護,最後脫穎而出,成為德華人民眾盼所歸的元首。

    1934年,希特勒執政以來,到1939年,德國悍然閃擊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几年時間,德國工業加速發展,特別是軍隊和軍事工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一雪前恥,收復失地的呼聲高漲。

    自鐵血首相一統德國以來,德國工業經濟持續加速發展,1939年,基本恢復和超越戰前水平,如果三個軸心國各方面和德國水平相當,在短時間,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席捲歐洲大陸,紅色蘇維埃接接敗退,日本在亞洲也是戰果非凡,處處以高傲征服者的姿態,環顧四周,籌處滿志,野心勃勃,強烈佔有慾達到極點,北非熱帶沙漠地區,義大利重創英國部隊。

    戰線在短短几個月,綿延幾千公里,這種爆炸式的軍事發展勢頭,後勤保障和後勤及養越來越跟不上前線戰場需要,無奈之下,不得不再國內大量徵兵,然而三個軸心國國內人口加起來不足兩億人,面對當時二十億的世界人民,倍感力不從心,不得不從前線抽調大批部隊充實後方。

    隨著戰爭的緩慢退進,大批將士戰死在異國他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英,美,法等國同命相連,團結一致,加上地廣人稀,以戰鬥民族著稱的蘇聯加入,同盟國大本營士氣高漲。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徹底摧毀敵方軍事工業的戰略大反攻,馬不停蹄的迅速展開,熟悉的地形地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軸心國補及線不斷襲擾,大批軍用物資破壞和粉焚燒。軸心國部隊石油和鋼鐵,橡膠空前緊缺,許多飛機大炮形如虛設。

    在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中,軸心國越來越被動,精疲力盡,後勁不足愈發明顯。不可挽回的敗局以定。交械投降只是時間問題。

  • 18 # 腳上的弟弟

    這個就真的是說不好了,如果軸心國都是德國一樣的水平,最起碼在中國日本會推進的更加迅速,侵華日軍當年的水平也就跟一戰時期的德國相比。德國在當時妥妥的歐洲第一世界第二,二戰前期是老大美國沒有出手,直到協約國小弟日本把美國拖下水,世界二次大戰進一步擴大了。當時德國是橫掃歐洲的,哪怕是斯大林格勒戰役阻擋了它進一步侵虐俄國。反觀亞洲戰場,日本到了中後期完全是以戰養戰了。

  • 19 # 歷史的星塵

    假如當年三個軸心國國力及軍隊素質都是德三水平,幕後黑手會不會給他們機會發動二戰?

    我們從雙方陣營所擁有的資源來作對比

    1939年德國煤產量世界第二,40000萬噸,美國46491.4萬噸,相差不大;1939年德國鋼產量2373.3萬噸,美國鋼產量4789.8萬噸;發電量德國613.8億千瓦時,美國1613.1億千瓦時;原油產量德國17094.6萬噸,德國70萬噸,在校大學生數德國5.64萬人,美國135.1萬人。

    其它資料不需要一一列舉了,如果對比法西斯陣營和反法西斯陣營的戰爭潛力及資源,三個德國和反法西斯陣營都有不小的差距,最關鍵一點是,工業的血液——石油。三個軸心國都是貧油國,石油都需要大量進口,所以,即使都有德三的實力,戰爭開始後,能不能順利取得羅馬利亞油田及中東油田是左右戰爭的勝負手。同樣,美國提前參戰, “民主的兵工廠”會大量向盟國出售武器,因為只要英國無力維持全球霸權,美國取代英國全球霸權的目的達到,他不會允許到手的全球霸權落入軸心國手裡。

    所以,即使三個軸心國都有德三的水平,軸心國都很難贏得戰爭。正義必勝!

  • 20 # 海中巖hahaha

    勝利是不難,難的是不自己打起來。英國從來沒想過會和日本成為敵國,一直是把日本當成盟國來設定的,日俄戰爭,第一次大戰日本進攻青島都是符合英國利益的。英國一直都是設定德國和俄國會來爭奪霸權,從來沒想過小日本會和英國打起來。但日本實力強了以後野心也就上來了,最終進攻了東南亞來搶英國的地盤。假定日本和義大利實力增加非常快,達到德國的水平,打挎英國沒什麼問題,再打敗蘇聯美國也是有可能的。這時三強就該打起來了,因為三國的野心都是沒有止境的。只是因為距離太遠,遠交近攻,德國和日本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合作,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和蘇聯友好,德國對美國處處忍讓,不敢和美國打起來,日本去打美國,完全沒有協同。三個軸心國裡也就是德國要不斷的給義大利和日本讓步,才能讓合作繼續下去。如果德國和日本一樣精明的話,美國對日本宣戰後,德國不對美國宣戰,和日本蘇聯那樣相處,美國國會也不同意美國對德宣戰的。德國出於道義的責任去美宣戰才讓日本撿了便宜。而日本從來沒想過為德國負擔什麼,如果日本對德日同盟有責任心的話,就不會對美開戰而是去進攻蘇聯。

    德意日的同盟關係本來就是三心二意的,只要他們夠強大勢力範圍能碰上就會打起來。就象德國本來和蘇聯合夥打了波蘭,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的話,丁歐就是德國的,東歐是蘇聯的,但德國不滿意就要打蘇聯。假如三個軸心國把同盟國都滅了,就該他們打起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火燒司馬懿,上方谷卻突下大雨,是孔明失策還是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