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高你為峰

    俗語常說“寫詩填詞”。詩是要“寫”的,寫就是詩人的主動行為。詩言志,詩人藉以直接抒發自己的感受。雖然詩也配樂演唱,如詩經,但配樂也大都是“雅正”風格的,稱之為“雅樂”。在莊重的場合,緣詞成頌。所謂“聞絃歌而知雅意”,稱道的就是這個。雅樂要求詩的句式十分規整,大都是四言詩,鏗鏘有力,節奏分明,頌唱時鼓樂齊鳴,以示肅穆莊嚴。“詩”字從言從寺,本身就具有宗教儀式感。所以寫詩歷來是很鄭重的事情,要求“發乎情,止乎禮”而又“思無邪”的。詩者,興觀群怨,存乎一心也。以我為主,顧盼風流,直抒胸臆,慷慨高歌,快何如哉。

    詞是要“填”的。何為“填”?量體裁衣,看碟下菜也。一個“填”字,就說明是被動行為,吟從曲,詠依聲,規行矩步。聲韻在先,曲調在前,作者也就必須亦步亦趨以適其所。最早的詞樂,稱之為“宴樂”或“燕樂”,就是宴會時所用的音樂。填詞原本就是為舞榭歌臺服務的。歌譜千姿百態化,歌者千嬌百媚,詞牌當然是形形色色,不拘一格了。古代歌伎優伶都是女流,填詞者也每每是依紅偎翠,俯仰由人。至於歌星如李龜年、念奴者流,身邊追聲造句的“詞粉”更是趨之若鶩。所以最早填詞者不是宮廷宴樂的御用墨客,就是勾欄瓦肆裡的失意文人。詞的“出身”就是取悅於別人的,這個“遺傳基因”就決定了“被動性”。因聲造句,按譜碼字,循製成篇,先有曲調後有情,幾乎成了填詞人的吟哦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雅思口語遇到不會答的問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