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白雲g3

    神霄派的創始人,為北宋末道士王文卿。據《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語》稱,王文卿,字予道(或曰字述道),號沖和子,江西建昌南豐人。自稱早年遇火師汪君於揚子江,授以飛神謁帝之道,後遊清真洞天(或曰在水澤),遇一老嫗(據說是電母),授以噓呵風雨之文,再經汪君指點,乃能役鬼神,致雷電。此後,除旱治疾,濟人甚眾,名聞江湖間。據趙與昔《賓退錄》卷一《林靈素傳》載,永嘉道士林靈素曾向宋徽宗推薦王文卿。該《傳》雲:政和六年(1116年),京師大旱,上命林靈素乞雨,未應。蔡京奏其妄。林靈素奏請徽宗急召建昌軍南豐道士王文卿,謂文卿是神霄甲子之神兼雨部,與之同告上帝,可以奏效。文卿既至,執簡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喜,拜文卿太素大夫、凝神殿侍宸,賜號“沖虛通妙先生”。徽宗末年,王文卿數以修政練兵為請,徽宗不納,乃拂袖還南豐。高宗即位於江南,聞文卿猶在世,累遣使徵召,不赴。於紹興二十三年(1153)卒。

    在神霄派建立過程中,林靈素對該派亦有建樹。據稱,他遊西洛時,路遇一道人,姓趙,與之交遊數載。一日,道人去世,遺囊中有書三冊,名曰《神霄天壇玉書》,或稱《五雷玉書》,寫明“付與林某”。後復見趙道人,告之曰:“予乃漢天師弟子趙升也。曏者所受《五雷玉書》,謹而行之,不可輕洩,即日為神霄教主雷霆大判官”云云。據說該書“有神仙變化法言,興雲致雨符咒”,林靈素得此書後,“豁然神悟,察見鬼神,誦咒書符,策役雷電,追攝邪魔,與人禁治疾苦,立見功驗。”政和六年(1116),因徐知常引薦,被徽宗召見。為了迎合徽宗私意,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號長生大帝,陛下是也。”

    徽宗大喜,詔將福寧殿東所建之玉清和陽宮,改名玉清神霄宮,諸州之天寧觀改名神霄玉清萬壽宮,中祀長生大帝君(實為徽宗)、青華大帝君像。由是神霄派聲勢益盛。

    張陵第三十代孫張繼先亦對建立神霄派有貢獻。張宇初《道門十規》稱:“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陳、白、薩、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其中的張,即指張繼先。張繼先撰有《明真破妄章頌》,以闡發雷法理論。

    神霄派為了標榜其教之古遠,稱其教源出於神霄玉清真王,或玉清聖境元始法王,火師汪真君則為闡教之祖師。宣稱王文卿之法術即為火師汪真君親傳。但火師汪真君何許人也?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卷五《火師汪真君傳》載,汪真君,名子華,字時美。唐玄宗開元二年(714)生於蔡州汝陽縣(今屬河南)。年四十,而三舉不第,乃棄儒學道,與顏真卿同師白雲先生李約,再師赤城先生司馬承禎。後遇安祿山之亂,棄家南遊,住南嶽祝融峰下修道,九年不出山。再遇紫虛元君幸南嶽,授以至道。再修二十八年,丹成道備,於德宗貞元五年(789)飛昇。據此,火師汪真君雖有其人,但無傳習神霄雷法之事蹟;然而有關王文卿之傳記皆雲其於北宋末親授王文卿劾召雷雨之術。但此時去枉真君逝世已三百餘年,何得親授?由此可見主文卿輩劾召雷雨之術,並非出於火師汪真君,實乃王文卿輩之自創,因而神霄派之歷史,也只能始於王文卿。

    特色道派

    神霄派人物神霄派以傳習五雷法為事,謂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災。這是神霄派區別於其他道派的主要特點。其理論基礎是天人感應與內外合一說。謂天與我同體,人之精神與天時、陰陽五行一脈相通,此感必彼應;而其基礎又在於行法者平時的內修(內丹修煉),行法者內修功行深厚,風雲雷雨可隨召而至。王文卿雲:“斬勘五雷法者,以道為體,以法為用。內而修之,斬滅屍鬼,勘合玄機,攢簇五行,合和四象,水火既濟,金木交併,日煉月烹,胎脫神化,為高上之仙。外而用之,則新除妖孽,勘合雷霆,呼吸五氣之精,混合五雷之將,所謂中理五氣,混合百神。以我元命之神,召彼虛無之神,以我本身之氣,合彼虛無之氣,加之步罡訣目、秘咒靈符,斡動化機,若合符契。運雷霆於掌上,包天地於身中,曰暘而暘,曰雨而雨,故感應速如影響。”

    繼王文卿之後,有薩守堅者,以神霄雷法聞名於兩宋之際。倪嶽《青溪漫稿》和《明史·禮志》謂其為蜀人,在宋徽宗時,從王文卿、林靈素學法;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五十九則謂其為山西汾陽人,自稱汾陽薩客。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稱他“見侍宸(王文卿)於青城山,而盡得神秘,遊東南,禱祈劾治,其神怪有過於侍宸者。”他撰有《雷說》《內天罡訣法》《續風雨雷電說》等文,以闡述神霄雷法。其《雷說》雲:“法本諸道,道源諸心。能以吾之精神,融會一氣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適量五行之造化,則道法妙矣!”“學者無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夫五行根於二氣,二氣分而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氣,運五行之氣為五雷,則雷法乃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以氣合氣,以神合神,豈不如響斯答耶?”“會此之道,參此之理,則二氣不在二氣,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為風,運而為雷,噓而為雲,呵而為雨,千變萬化,千態萬狀,種種皆心內物質之。”因此神霄派道士都非常重視內丹修煉,以之作為行法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就算福特領界是馭勝330換標的作品,入手值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