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公說歷史

    我是越南語母語人士,通過了JLPT N3考試(免費線上考試:P,因此不是官方語言),並且我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經過認證的半韓文),所以這裡是我的兩分錢:

    沒有

    對此有非常好的理由。

    指令碼和間距問題對於初學者來說,日語有3個指令碼,每個指令碼都保留有不同的用途。這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每個指令碼的一般目的是平假名用於語法單詞,日語日語單詞,轉錄等。漢字是 對學術和技術的話,地名,道路標誌,... 片假名是 為了強調,實際上,國外(主要是西方)的話,做的話“冷”,......。

    漢字用法 ; 翻譯:禁止穿越

    橫斷禁止[ JP: Oudan kinshi / 國語: Heng2 duan4 jin4 zhi3 / 廣東話: Waang4 tyun5 gam3 ji2 / VN: Hoànhđoạncấmchỉ/ KR: Hoengdan geumji]

    平假名用法 ; 日文和韓文語法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IMO,韓文語法更難。

    片假名用法

    這三種指令碼都被使用,不僅是日語作為一種語言,而且作為文化特徵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將在稍後討論文化方面,但是從日語中刪除漢字的最大問題是READABILITY。漢字除了是可以代表獨特思想或含義的符號外,還可以充當逗號和分隔符。

    這是同一句話,但最下面的一句話完全用平假名寫。我希望,漢字 - 移除主義者可以不再將漢字視為不必要的挑戰,而更多地看作是語言上的便利,尤其是對於眼睛而言。

    跨語言理解

    如果你能,例如中國字和我一樣,我只需要大約2-3秒理解上面的句子的意思。當我快速瀏覽以下句子時,這是我的逐步思考過程: 1.漢字=漢字(識別和理解為0.3秒)2.混=混合或混合(0.2秒)3.書=寫作或書籍( 0.2s)4.現代=現代(0.3s)5.日本語=日語(0.4s)6.特徴=特徵或區別(0.3s)

    再用0.5秒將所有內容拼湊在一起。總計長達2.2秒。為了解決可能的錯誤,我將慷慨地將其花費3秒鐘。因此,假設我對日語一無所知,但是我會讀漢字,我已經理解了這句話的60-80%。這對於文化的相似性,(與移民特別是在華人社群中的)移民的文化融合的便利以及與東亞人的旅遊非常有用。我回想起當時的某個地方,越南,南韓和日本的學者過去經常用古漢語相互交流。

    日語翻譯: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代日語的鮮明特色。不懂日語的理解:混合書寫中的漢字是日語的現代區別。

    [ 旁註:越南語也可以理解。而6個字將是100%可以理解的,中中國人,越南人有略微不同的變化或瞭解一些的那些話,如:1. “聲日本tiếng山一禁”比“禁止新山一NGU日本語”更受歡迎2.混通常意味著越南人“困惑”而不是“混合”。]

  • 2 # 舊時樓臺月

    北韓,位於東亞北韓半島北部的一個國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北韓與中國在很早之前就有交往,比如在中國古代戰國時期到秦漢時期的史籍資料《山海經》、《尚書大傳》、《管子》中,陸續出現了有關“北韓”的記載。

    1948年八月,大韓民國在美國的支援下成立,加入了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對抗。1970年南韓宣佈廢除漢字,首先是因為南韓是為了與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劃清關係,其次,南韓是為了保持自己的民族獨立,宣稱自己的民族具有獨立性,不是中國的附庸,不用中國的漢字。

    原因其實很簡單,中國在古代建立了封建王朝中央集權制度,國力強盛,中國在東亞地區一直屬於強國,以儒家為代表的文化也非常興盛,在東亞地區廣泛傳播,並在中亞各個國家都成為了主導文化,許多東亞小國都成為了中國的附屬國。

    而在二戰後民族獨立運動興起,東亞各民族為了保持自己民族的獨立性,紛紛宣佈廢除漢字,掀起了一場漢字廢止運動。北韓作為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也不例外,它不想承認自己曾經是中國的附庸,因此宣佈廢除漢字。

    北韓和南韓雖然分裂,但他們都是北韓族國家,在古時候他們曾經都是中國的附庸。而到了近代,當他們看到曾經強大的中國被列強肆意宰割時,他們對曾經強大的中中國產生了懷疑,他們不願意再做中國的附屬國,因此在二戰結束後,他們也都紛紛廢止了漢字。

  • 3 # 君麟天下

    自古以來,中國都相當的強悍,震撼得周邊的國家都不敢輕舉妄動。就是因為中國太強大了,周邊一些小國們開始紛紛的向中國學習。在公元三世紀的時候,北韓半島的人開始從中國這裡學習到了漢字,然後回國推廣。那個時期,當地有著語言,但是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文字系統。漢字的出現正好彌補了他們這一個空缺,因此漢字開始備受人們喜愛。

    不過漢字比較的複雜,學起來花時間和精力,普通的平民們根本沒有那麼多錢來學習。這就使得漢字成了北韓貴族們壟斷的文字,只有他們才能夠學習。其實這和我們國家古時候是一樣的,只有有錢人家才能夠學習。除了學習漢字的形式和中國古代相似以外,他們還借鑑了我們的科舉考試製度,通過考試的形式選拔官員任用。這樣一來,漢字在北韓半島的地位不斷上升。

    但是到了北韓四宗大王統治期間,他突然間覺得一直使用漢子對於北韓的發展並沒有好處,這會使得北韓不斷的推崇中國,從而缺乏了自主探究的本能。因此他當時下了一個決定,想要廢除這種文字,建立新的北韓文字。不過這一個決定被大臣們紛紛否決,他們認為這樣不利於國家的發展。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由於當時漢字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對於這位國王的舉動,下面根本沒有多少人響應。無奈之下,廢除漢字的想法只能被迫終止。

    不過後來到了1895年,日本侵略了北韓,他們為了更好地統治這片地方的人們,想到了文化入侵的策略。日本人是覺得,若是不廢除漢字,那麼北韓人們心中依然會對中國抱有著極大的熱愛之情,這樣就不利於他們統治北韓。所以為了鞏固地位,他們不斷提倡日文,廢除漢字。可能是這些日本人們灌輸的思想太過成功,北韓人們突然間就醒悟了,使用別國的文字都不對,還是要有自己國家的文字才行。所以他們後來推出了北韓文,漢字的使用就逐漸減少了。

    而南韓在1970年會廢除漢字,理由其實和北韓是差不多的,所以兩者是存在著共性。南韓是受到了美國文化的入侵而覺醒的意識,知道了文字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因此他們開始進行廢除漢字運動,大力推出韓文。

  • 4 # 貓眼觀史

    中國漢字自古以來都對世界有著很大影響,特別是鄰邊的國家,在以前沒有發明出自己的文字的時候,採用的都是中國漢字,並且在很早的朝代中就已經引入各種漢文化,一直髮展至今。當中的南韓受到中國漢字影響更為深遠,因此南韓人在1970年開始廢掉漢字,雖然使得他們諸多不便,但是作為南韓民族需要自己的文化,因此也在情理之中。那麼與南韓接壤的北韓又是什麼時候廢除漢字的呢?他們為什麼跟南韓一樣有這方面的共識?

    古代的北韓處在一個沒有文字的社會狀態,自從中國漢字流入後,北韓百姓才開始接觸到文字,並且以此來傳遞資訊、記載歷史。具體傳入時間大概在公元3世紀左右,由北韓使者從中原王朝帶回北韓半島,並且很快成為北韓官方文字,開始廣泛使用,這一用就用了上千年。

    北韓使用漢字的情況,一直到清朝滅亡才被改變。當初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韓迅速成為日軍的殖民地,因此被日本人親手廢掉那裡的漢字,改而讓北韓人們學習日文。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抗日結束後,由於北韓長時間被日本人統治,所以使得漢字對北韓人的影響也慢慢減退。改革解放後,北韓開始受到南韓的韓語影響,逐漸廣泛使用韓語,該語言對韓鮮與南韓來講,是一種體現國家獨立的有力象徵。

    還有一些原因是,當初日本對北韓殖民期間,由於各種暴力鎮壓,使得喚發北韓半島人民的民族意識,北韓人也在這個時期開始產生微妙的心理變化,而曾經被自己廢棄的北韓文“諺文”被逐漸重視,並且開始成為北韓民族的希望寄託。在日本人的侵佔中,北韓人奮而起義,發起一場場喚醒北韓民族主義的活動,該活動同時也針對了漢字,並且萌生了廢除漢字的意識。直到後來,北韓半島被割裂成兩個國家,南韓跟曹縣,但是他們始終都是同一個民族,擁有一樣的血緣跟民族文化。

    南韓建立以後,由於受到美國的影響以及當地人民的民族意識甦醒,就開始排除漢字,最終由南韓總統親自下令正式廢除漢字,並且改而使用韓文。北韓因為美國對其侵略,對其十分敵視,幸虧當年中國出兵“抗美援朝”,才免遭美國的毒手,所以北韓人民對中國甚是感激,但是感謝歸感謝,民族主義還是高於一切。

    自從1970年南韓廢除漢字後,北韓身為同一民族國家也受到了影響,其為了實現民族獨立,發揚北韓民族主義精神,最終選擇了逐漸廢除漢字。不過,廢除漢字對南韓、北韓來講,後遺問題一大堆,使得他們看不懂歷史文獻。為此現代又有一些南韓人站出來提議希望恢復漢字的教育。

  • 5 # 世界史圖鑑

    早在1948年南韓就提出廢除漢字的議案。在1949年北韓緊隨其後提出了廢除漢字的決議。其實兩個國家都有同一個原因,那就是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和民族意識的覺醒。廢除與自身文化體系不符合的東西或者說是外國文化烙印太重的東西一定會被提上日程當中來。不僅僅是北韓日本南韓越南包括蘇聯解體以後很多人都開始去蘇聯化。這都是民族覺醒的過程,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文化民族的自信,不自信的問題。

    尤其是進入20世紀日本開始對外侵略建立殖民地在教育上,日本就在北韓半島普及日語,加速日本化,儘可能的實行一系列的文化高壓政策,使北韓的殖民化進一步加深,直到日本戰敗這一過程才停止。但是對於朝韓兩中國人民來講,本民族文化的發揚才是他們的任務。隨後南韓在美國的統治之下開始以英語教學,而北韓則在蘇聯的掌控之下,開始了俄文教學。這種文化上的不獨立持久存在。直到八九十年代才被真正的本民族的文字取代。對於被周邊大國所深深影響的這兩個國家而言,本民族的獨立化被他們看的很重要。

    在政治和軍事上,他們做不到,但至少在力所能及的文字語言等等方面他們是做足了功夫。丟擲殖民的問題不談,近代總體而言是西方領先於全球,在這種情況之下東亞的漢字文化圈也遭受嚴重的挑戰。不僅僅是南韓北韓,就連民國時期的很多文人包括魯迅在內都主張去漢字化。雖然文化的優秀與落後與其所掌握的文字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在那種大環境之下很難有人能冷靜思考,漢字對於本民族和國家的意義,尤其是朝韓兩國官方不停去漢字,結果使得現實生活當中民眾的生活受到一定影響。

    今年也有很多民間團體支援恢復漢字,其實漢字文化圈並不僅僅只有中國。尤其是近代由於日本最新強盛起來,所以在漢字文化圈當中日本的地位也不容忽視,我們現在的很多詞彙,至少有30%都是通過日文翻譯過來的。也正因如此,日本雖然也是去漢字化,但是他們的漢字是十分尊重的。保留了大量的漢字,並沿用至今。其實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和標準直接決定了其文化是否能夠發揚。只有經濟發達,文化才能昌盛,民眾對自己的文明和語言以及文字才會有繼承下去的慾望。對於小國來講尤為重要,一個民族被外族長期控制,民族自尊心在獨立之後陡然間增強對各種外來因素都會產生抵制。

    無論是好是壞在這一期間一定大力發揚本民族的文化並進行深入挖掘。甚至有些時候牽強附會。但是一段時間之後,當大家歸於冷靜,還會重新理智的去審視自己曾經拋棄的文化,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又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還會重新出現海納百川的情況,當然這是處在民主環境下,而不是專制獨裁。如今的南韓也是這樣,南韓現在已經不再明確提出去漢字化反而在民間大力推進漢字。雖然並不是政府行為,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漢字對於北韓和南韓的影響,並不會因為官方的去漢字化而真正成為歷史。

  • 6 # 歷史飛揚

    一、開門見山,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漢字在北韓半島的大概歷史1.漢字傳入

    北韓半島很早就誕生了高度的文明,但是卻長期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三世紀左右。漢字傳入北韓,此後的1000多年曆史,漢字一直是北韓半島的唯一書寫文字,然而,在封建社會中,漢字作為一種特權,只有士大夫和貴族才能學習,至於普通民眾,則大多淪為文盲。

    2.訓民正音

    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發現自己治理下的普通民眾既無法讀寫複雜的漢字,更無法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進行對話,於是召集了一些著名學者,經過幾年努力,在公元1466年頒佈了北韓半島最早的表音文字:“訓民正音”,但是這些文字當時主要是給庶民以及婦女兒童使用,北韓王朝的統治階級還是選擇使用漢字,一直排斥這種新的文字,把它鄙稱為“諺文”。

    3.韓漢文混合

    “訓民正音”出現後的400多年,漢字人在北韓半島佔據主流地位,直到1894年之前,政府的法律、政令等公文還是一律使用漢字,按照古漢語的形式書寫的。但在1895年的一月,北韓政府規定政府公文全改用韓文或韓韓文混合書寫,此後的很長時間內,社會上基本通行韓漢文混合體。

    4.去漢化

    1948年,南韓製憲國會通過了“韓文文字專用法” 1949年,北韓政府規定廢除漢字,1970年,南韓總統朴正熙,下令在公文中禁止使用文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字。

    那麼,北韓半島使用漢字將近兩千年,為什麼想到要廢除漢字呢? 廢除漢字又有哪些弊端?

    二、北韓半島廢除漢字的原因1.中國國力的衰落——崇漢心理的減弱

    踏歌認為,當初漢字在北韓半島傳入與普及,一部分是由於漢字本身的優越性,一部分是當時中國國力的雄厚以及傳統文化的優秀。而自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國力日漸衰落,中國隊韓朝的向心力減弱,使得北韓民族昔日對漢文化的崇拜心理也開始減弱,尤其是甲午戰爭以後,曾經的天朝帝國居然淪為與李氏王朝同病相憐的夥伴,1895年,李氏王朝進行了被稱為“ 甲午更張”的改革,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其官方文書從專門使用漢字過渡到漢字與表音字結合使用。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在別國的文化傳播,與其本身的國力情況密不可分。南韓對於中國漢字的態度簡單來說,就一句話:國勝,則崇漢;國衰,則去漢。

    2.國難時民族意識的覺醒

    1910年8月,日本政府通過一系列武力脅迫和政治訛詐使得北韓半島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奴役北韓半島的30多年的時間裡,日本帝國主義企圖通過文化殖民政策達到同化北韓民族的目的,讓日本人沒有料到,他們這種試圖消滅民族意識的做法,反而更加激發了北韓人民強烈的民族意識,正是由於日本的壓制,反而促使曾經受冷落的“諺文”收到了大力的提倡和推廣。使用本國的表音文字成為南韓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弘揚民族精神的象徵。漢字,逐漸被取消、淡化。

    3.韓朝狹義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

    使用漢字並不等於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附庸。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手段和方式有很多,並非一定要通過去漢化,漢字代表的不僅僅是漢族使用的文字, 它已經成為處於“漢字文化圈”各國的共同文化財富。韓朝應當正視歷史事實,承認漢文化對本國文化的影響並不丟人。

    三、廢除漢字帶來的弊端

    如今,南韓廣泛使用的文字是諺文,漢字在一部分特殊情況下才會使用,但廢止漢字之後,還是存在許多弊端。

    1.韓朝古文化無人傳承——文化危機

    想要真正的會南韓的文化傳統,首要門檻便是漢字,南韓的歷史典籍幾乎都有漢字書寫,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百年以上歷史的文物,無論是書法、繪畫,還是瓷器、石碑……無一不是漢字,若不認識漢字,即使圖書館和博物館裡有汗牛充棟的文獻,對於南韓人來說,也將只會是一堆廢紙。去漢學諺,活生生的把現在的南韓與歷史的南韓一刀兩斷。如此下去,南韓的古文化將葬送在下一代人手中。

    2.生活中的尷尬與不便

    “去漢字化”過程的矯枉過正,也給南韓人的現實生活帶來了很多麻煩。在導遊用古詩、成語和典故介紹名勝古蹟時,其它漢字文 化圈的遊客都知道其古文化淵源,聽得興致勃勃,而南韓人卻聽得 一頭霧水,呆若木雞,相當尷尬。我們更是常常聽到警察因看不懂 身份證上用漢字書寫的姓名而放走了犯罪嫌疑人這樣的笑話。

    讀史有感

    看到韓朝的經歷,踏歌不由得生出一種自豪感,原來能看懂文言文和古詩,,,,的字,也不容易呀,不得不由衷地感謝一代偉人——秦始皇,統一文字的舉措實在是太偉大了,有木有!當然,這也是我們“母語”——漢字本身的優越性所帶來的,它的超時空性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承“無阻”,它的超空間性使得南北方人雖然講不同方言但仍然可以交流。(當然還有普通話的普及功勞)

    題外話:事實上,除了漢字以外,中國的許多傳統文化都對韓朝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對待不同的文化形式,他們卻有著不同的態度,比如之前的“端午節申遺”事件,倒是鬧起不小波。

    文丨踏歌 圖丨網路

  • 7 # 蘇綻

    南韓和北韓在二戰以前是一個國家,在二戰結束前的半個世紀裡,是日本的殖民地。而在此前的幾百年歷史中,朝韓都是一個整體。

    二戰以前,北韓半島使用的是漢字,古代北韓也以使用漢字為榮,其官方文獻都是漢字書寫的。不過,由於古北韓識字率低,一般只有貴族或名門望族,才認識和能夠順利地使用漢字。一般的平民百姓,只是能夠說北韓話,但是不會書寫文字,更不會書寫漢字。

    日本投降以後,北韓半島不再受日本控制,同時追求民族覺醒。在這個情況下,改良文字,成為了北韓半島的一致認同。當時的南北兩方雖然都分別建國,但在建國前的文化認識中,兩國是一致的,且當時南北聯絡的紐帶也非常密切。因此,北韓和南韓在對待漢字上,有著驚人的一致。

    南韓在1948年宣稱廢除漢字,北韓在緊隨其後的1949年宣稱廢除漢字。而兩國廢除漢字的兩個最基本因素:其一,兩國的識字率都非常低,廢除漢字的阻力小,適應快;其二,北韓王朝在15世紀的世宗時期,發明了韓文,這個韓文在發明後的幾百年裡雖然沒有得到普及,但是卻為二戰後朝韓兩國廢除漢字找到了替代基礎。

  • 8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漢字不僅曾是北韓半島的官方文字,而且是整個大中華區的官方文字,而後發明的韓文則是一種表音不表義的文字,這種文字是北韓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1397—1450)發明的,當時就是為了給北韓老百姓用的,精英階層還是用的漢字。當時世宗在宮中設定“諺文廳”來傳授新字, 這種表音文字又被稱為“諺文”。因為表音文字的固有缺陷(北韓字就像中國拼音一樣,一個拼音對N個字,而且還是沒有聲調的拼音,所以寫的北韓字一般不結合片語和段落,根本不知道是指哪個字,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和精英階層的強烈抵制,所以在古代社會諺文只流傳在北韓社會底層。

    還有另一個原因,1910年,日本吞併北韓,南韓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實行文化奴化殖民主義政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消滅文字,漢字和諺文都在其中。日本強迫南韓必須採用日本學校的課程,諺文漢文所有課程必須取締,有私下傳授諺文漢文的直接問罪。1945年,南韓光復,擺脫日本殖民統治,這時候民族主義抬頭,很多民族主義者主張愛國者應全部使用韓文,必須使用韓文,只能使用韓文。 1948年,南韓頒佈《韓文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全部使用韓文,只有公文的附加條款允許漢字與表音字並用。1968年,南韓總統朴正熙下令在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從1970年起,南韓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字。

    不管歷史如何演變,都是在跌跌撞撞的往前走,漢字在韓文中的廢立以後依然是一個巨大的爭議,但是有一個共識,就是漢字對曾經的北韓半島產生重大的影響,漢字對北韓民族產生了不可忽略的影響。

  • 9 # 花木童說史

    最早提出漢字廢止論的是日本,1842年,鴉片戰爭大清戰敗後,日本文化界就對漢字文明產生了質疑,於是紛紛提議廢除漢字。

    但由於漢字在日本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對日本文化影響至深,要完全廢除漢字談何容易?所以最後也無疾而終。

    日本真正落實廢止漢字是在二戰後,由於日本的戰敗,日本國內對日本的傳統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語言文字。

    不過由於漢字對日本的歷史影響太深,所以日本採用了漢字和假名字混合使用,至今在使用的漢字還有1000多個。

    南韓和北韓都是在二戰後,受民族主義和脫漢運動的影響,在1948年開始用彥文替代漢字。北韓在金家父子的鐵血統治下,廢止漢字的政策得以徹底執行,但南韓卻幾經周折。

    1948年南韓開始推行廢止漢字運動,但遭到了民間一致反對,在1960年被迫終止計劃。朴正熙上臺後,在1970年,又開始推行廢止漢字,並廢除了漢字教育。

    最後政府被迫增加了中學和高等院校的漢字教育,不過由於不是必考科目,慢慢漢字也就沒人學了。

    到了近些年,隨著漢字的使用率越來越低,南韓人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南韓沒幾個人能看懂他們的古代書籍,年輕人更是連南韓的名勝古蹟名字都不認識。

  • 10 # 無筆

    自秦以來,秦皇一統六國以後,北韓歷朝歷代都受著中國王朝的巨大影響。如果說遠一點,殷商時期箕子遠赴北韓,就已經開啟了影響北韓的第一步。而北韓是在1446年的時候(當時的南韓被北韓統一),北韓世宗大王派遣使者十幾次到中國來學習漢字的起源、結構、精髓,歷時多年,於1446年發明北韓文字,於是北韓終於創造了屬於自己民族的文字。

    此種做法在南韓、北韓身上得到了延續。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周邊各個中小國家在長期受到中國文化、經濟、制度的影響下,各國逐漸在文化上變的自信、經濟上變的富有、制度上不斷革新。

    南韓這個國家,有時和北韓統一,有時又彼此分開。雖然說,南韓1970年就廢除漢字了,以此來彰顯民族的獨立性。但是在90年代時候他們又恬不知恥的進行漢字申遺,想把漢字申請為南韓的文化遺產。

    不過, 不論北韓還是南韓,在廢除漢字的外在原因與內在原因上大致相同。一是脫離中國影響時日尚短,民族自信心還是很缺乏的,需要自我創新來自立。二是被當時強大的國家所征服,效仿當時強大的國家。日本在清朝末年對北韓的強行征服,並長達大半個世紀的統治。這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一個民族想要長久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文字來傳承自己的文化,用自己的文字來記載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的戀愛物件什麼時候介紹給家長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