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節氣:
古人根據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把週歲太陽年365.25日分為立春、雨水、驚蟄等24個節氣。這些節氣先是平分的,平均每個節氣是15.22日。後代根據太陽移動的速度,有的規定為14日(如冬至前後),有的規定為16日(夏至前後)。24個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穀雨
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這套節氣名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驚蟄古名“啟蟄”,漢朝避景帝名諱改為“驚蟄”。24節氣和月份搭配,但具體日子不是絕對固定年年一致的。因為節氣跟著太陽年走,和朔望月沒有關係。
節氣,代表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執行的位置。每十五度設一個,共有24個,兩個節氣間平均差約15天,但因地球繞日速度隨距日運近而變化,所以節氣間距略有不同。古代天文家以24氣分配十二月,在月首的稱為“節氣”,如立春、清明,在月中的稱為“中氣”,二者又通稱“節氣”。
節氣的細分和置閏產生過一些關係。由於1個節氣加上1箇中氣的時間大約是30.5天,要大於一個朔望月,所以每月的節氣加中氣要經上月推遲1至2天,以致推遲到某月就只有節氣沒有中氣,後來就以這個月份置閏。所以古人說“閏月無中氣”。陽曆每月都有節氣和中氣,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節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節期。
我們看古人是怎樣論及“氣”的。如:
《文子·守弱篇》中說: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
《易·乾卦》中說:同氣相求。《繫辭》中說“精氣為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元者,始長大也。《九家易》說其“元者、氣之始也。”
氣,被古人認為是生養萬物的本源之物。春天到來,天地交泰,萬物始生並漸壯,那是因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就是陰陽同氣相求,互相吸引相交面生。
一年24節氣,其本質是24個“氣”的不斷接續,使歲月以及其間的萬物生生不息而至於永久。本質上24個“氣”都是天地之氣的合同體,都是同一個“氣”不斷運轉中的某一點。
二十四節氣中,是十二個節,十二個氣,對應於陰曆十二個月中,一月一節一氣,節在前,氣在後,節代表時間季節,氣代表氣候變化。在干支歷裡,節是代表月份時間的交接點。如立春既是干支年的交接點,又是月的交接點。具體二十四節氣是: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每月前者為節,後者為氣。節對應時間季節,氣對應氣候變化。節氣就是具有標識性的時間季節和氣候變化的關鍵節點。節氣也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照射形成的夾角。如春分秋分,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用黃經度量是0度,或180度,太陽直射赤道,陰陽晝夜都平分。從0度開始,太陽在黃道上向東移動,每15度為一節或一氣。這節氣反映時間季節及寒冷暑熱變化,是以地球繞太陽執行規律特點來確定的,與月亮運動無關。一節一氣稱為節月。因地球不是按正圓而是照橢圓軌道繞太陽執行,執行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每個節氣的時間長度並不是一樣相等的。在冬至前後,速度快,節氣時間就短些,不足15天,而夏至前後,速度慢,節氣時間就長些,起於15天。
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執行規律而創制出來的,反映的是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和冷熱寒暑氣候的變化,以方便於農耕農事,日常生活等等。
二十四節氣,是太陽曆,按一年365日,等分為24段,首日為“節”,中間一日為“氣”,也叫“中氣”,月中之氣。所以節氣的日期對應的公曆的日期基本固定。
下面就是二十四節氣,前面是“節”,後面是“氣”。
臘月 (醜) 小寒 大寒
節氣是用來指導農業的,因為太陽曆所對應的氣候、溫度、降水是比較固定的,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穫、什麼時候會下雨,能進行預估。如果用太陰曆就不行了。所以我們中國的農曆是“陰陽曆”,月份標定是完全按月亮的朔望而定,氣候標定則按太陽曆的節氣而定。
一、二十四節氣:
古人根據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把週歲太陽年365.25日分為立春、雨水、驚蟄等24個節氣。這些節氣先是平分的,平均每個節氣是15.22日。後代根據太陽移動的速度,有的規定為14日(如冬至前後),有的規定為16日(夏至前後)。24個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穀雨
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這套節氣名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驚蟄古名“啟蟄”,漢朝避景帝名諱改為“驚蟄”。24節氣和月份搭配,但具體日子不是絕對固定年年一致的。因為節氣跟著太陽年走,和朔望月沒有關係。
二、節氣和中氣:節氣,代表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執行的位置。每十五度設一個,共有24個,兩個節氣間平均差約15天,但因地球繞日速度隨距日運近而變化,所以節氣間距略有不同。古代天文家以24氣分配十二月,在月首的稱為“節氣”,如立春、清明,在月中的稱為“中氣”,二者又通稱“節氣”。
節氣的細分和置閏產生過一些關係。由於1個節氣加上1箇中氣的時間大約是30.5天,要大於一個朔望月,所以每月的節氣加中氣要經上月推遲1至2天,以致推遲到某月就只有節氣沒有中氣,後來就以這個月份置閏。所以古人說“閏月無中氣”。陽曆每月都有節氣和中氣,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節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節期。
三、什麼是氣?我們看古人是怎樣論及“氣”的。如:
《文子·守弱篇》中說: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
《易·乾卦》中說:同氣相求。《繫辭》中說“精氣為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元者,始長大也。《九家易》說其“元者、氣之始也。”
氣,被古人認為是生養萬物的本源之物。春天到來,天地交泰,萬物始生並漸壯,那是因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就是陰陽同氣相求,互相吸引相交面生。
一年24節氣,其本質是24個“氣”的不斷接續,使歲月以及其間的萬物生生不息而至於永久。本質上24個“氣”都是天地之氣的合同體,都是同一個“氣”不斷運轉中的某一點。
200 贊 踩 17評論分享舉報 樹德漢碩 文化領域創作者 04-11 13:58 關注二十四節氣中,是十二個節,十二個氣,對應於陰曆十二個月中,一月一節一氣,節在前,氣在後,節代表時間季節,氣代表氣候變化。在干支歷裡,節是代表月份時間的交接點。如立春既是干支年的交接點,又是月的交接點。具體二十四節氣是: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每月前者為節,後者為氣。節對應時間季節,氣對應氣候變化。節氣就是具有標識性的時間季節和氣候變化的關鍵節點。節氣也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照射形成的夾角。如春分秋分,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用黃經度量是0度,或180度,太陽直射赤道,陰陽晝夜都平分。從0度開始,太陽在黃道上向東移動,每15度為一節或一氣。這節氣反映時間季節及寒冷暑熱變化,是以地球繞太陽執行規律特點來確定的,與月亮運動無關。一節一氣稱為節月。因地球不是按正圓而是照橢圓軌道繞太陽執行,執行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每個節氣的時間長度並不是一樣相等的。在冬至前後,速度快,節氣時間就短些,不足15天,而夏至前後,速度慢,節氣時間就長些,起於15天。
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執行規律而創制出來的,反映的是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和冷熱寒暑氣候的變化,以方便於農耕農事,日常生活等等。
展開全部103 贊 踩 6評論分享舉報 易就是簡單 北京大燦文化公司講師 文化領域創作者 04-14 17:24 關注二十四節氣,是太陽曆,按一年365日,等分為24段,首日為“節”,中間一日為“氣”,也叫“中氣”,月中之氣。所以節氣的日期對應的公曆的日期基本固定。
下面就是二十四節氣,前面是“節”,後面是“氣”。
月份 地支 12節 12氣正月 (寅) 立春 雨水二月 (卯) 驚蟄 春分三月 (辰) 清明 穀雨四月 (巳) 立夏 小滿五月 (午) 芒種 夏至六月 (未) 小暑 大暑七月 (申) 立秋 處暑八月 (酉) 白露 秋分九月 (戌) 寒露 霜降十月 (亥) 立冬 小雪冬月 (子) 大雪 冬至臘月 (醜) 小寒 大寒
節氣是用來指導農業的,因為太陽曆所對應的氣候、溫度、降水是比較固定的,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穫、什麼時候會下雨,能進行預估。如果用太陰曆就不行了。所以我們中國的農曆是“陰陽曆”,月份標定是完全按月亮的朔望而定,氣候標定則按太陽曆的節氣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