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客梁園
-
2 # 教海百科蟲
這個在地方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規範,比如縣區教育局或鄉鎮中心校會統一下轄各學校的領導課時標準,比如說我們這裡,縣直中學的領導課時析算是校長每週20節,副校長級16節,中層正級每週折算為12,中層副主任每週是折算為9節,團委書記享受中層副主任待遇,班主任折算課時是每週6節,如果身兼數職,享受最髙的級別待遇,不疊加。但各鄉鎮的小學,領導的課時就沒有明確的折算標準,只是依據學校的師資,領導適當少安排幾節課而已。因為小學也不發放課時費,所以折算標準也就沒有統一的必要。
但是,這些標準會不會形成檔案,倒是不確定的。不管怎樣,折算還是有一個地方性的規定的。
/
-
3 # 正方行
可以從檔案中找到依據。
山東省2020年度教師職稱評定檔案中,關於幹部課時量要求不低於標準課時量的三分之二。以初中為例,省定課時量標準為不低於每週十節課即為滿課時量,由此推斷,中層的課時量以外的工作量只能摺合佔標準課時量的三分之一,具體課時量因各校情況不同,課時數也會有所不同。
學校在涉及老師切身利益的政策規定的出臺方面,應該以法律法規為依據,結合學校實際,經教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透過,然後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才能發揮導向和激勵作用。
另外在課時量實際認定過程中,有的學校缺乏科學依據。出現了唯課時數現象,忽視學科差異;出現了只重課時,教案、作業均忽略現象;出現了因生源減少,很多老師不足課時量現象;出現了因病或事假導致課時量不足,而被排除職稱評審的現象。
在課時量問題上,應該堅持一線任教這個底線,其餘只要服從學校安排,即使課時量不足也應認定為滿課時量,這樣才能結合學校實際,使學校各個崗位能發揮作用,儘可能不為老師的職稱評聘設定障礙。
-
4 # 吾物
每個縣有每個縣的要求,我們這邊學校與學校也不太一樣,我所在學校,校長不少於總量的三分之一,副校長和主任(不包括年級主任)不少於總量的二分之一。
-
5 # 楚天959
男女可否結婚有法律規定,結婚後你可以幹什麼沒有法律規定你父母也從來沒有怎麼教會你,但你也做得很好。一個學校核定編制後課時怎麼分配那隻能依據實際情況而確定。校長和中層可以脫產也可以兼課,一個學校的中層可以是兼職的也可以是兼課的。兼職類如年級組長年級支部書記可能是滿課時的時候加兼職課時2一4節。兼課類如處室主任可以按語數外二分之一的課時計工作量,一些財務出生的總務保衛出生的德育主任可能全脫產也算滿工作量。兒子在一所重點本科(廳級)學校工作,目前院內人心不穩。因創“一流”各校互相高薪挖牆腳,正副院長(處級)踏在一定年齡線上職務再上不去就打算辭職走人。中小學校長和中層比起高校處級正副院長論官不算官,論職稱僅是人家的起步。人家都拿得起放得下,中小學倒要分清孰輕孰重嗎?30多年前我在一所聯村小學,400多學生一個校長上一班語文。我任命為主任教務總務現在的德育少先隊之類的都管,還上一班數學全校8個班音樂。現在那所學校只有不足200學生校長一正兩副脫產,主任按功能配齊上一個班語或數主課。而我到了一所省示範高中任中層,對口縣教育扶貧辦公室和學生資助中心,手下不配置幹事,上一班數學兼年級副主任。每年比任語數外兩個班課兼班主任的收入至少少2萬(不要問為什麼,在普通高中就知道)。比鄉村小學情何以堪!縱使校長都不是官,何況中層。當你糾結於學校中層比自己是否多一節課少一節課是否佔了自己便宜時,只能說自己品位太低。一個單位每個人都立足於各自崗位盡職盡責單位才興旺,單位興每個員工才舒暢。互相攀比患得患失,單位走不下去受傷害的是每一個員工。
-
6 # 木子88440886
學校中層折算課時的多少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如果完全由領導自有歸零,那領導可以給自己定的更多,但是他也要顧及大多數老老師的感受,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超出很多,各個地方,各個學校都會有不同,這個沒有具體的規定
-
7 # 紅日映春
2012年前後部廳局檔案《中小學教師周工作量標準(徵求意見稿)》和《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第十四條:班主任最多14節,科任18節,小校校長不少於12節。滿55周工作量減20%。哪個班主任八小時內工作量不超倍?其實行政人員當班主任也足夠!
-
8 # 宵雲187
從實際情況來看,教育部的工作量規定完全是錯誤的。也應該以時具進不斷修改。以目前來看中層和班主任不應該折算工作量了。首先中層到年底的績效工資有中層補貼約1萬,對於班主任費最近調整後,每年約有5千到9千,乘下來的教師每週多上課,卻又少拿錢。特別是老教師因為上課教師少了,臨退休大多還是足工作量上課,績效又比不上年輕人。
回覆列表
每個地方政策不一樣。福建省教師水平評價標準要求:
教師晉升職務須完成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單位)規定的教育教學工作量,且平均每學年教學工作量為中學不少於320課時、小學不少於480課時。中心小學、普通中學校級正職領導不少於上述標準的1/3;中心小學、普通中學校級副職領導及完全小學校長不少於上述標準的1/2;中心小學、在校生規模達540人的完全小學、普通中學中層幹部不少於上述標準的2/3。
一學年折算40周,一般老師每週不少於12課時,正校級4節,副校級6節,中層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