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島村落:中國歷史發展的縮影
在中國歷史文化長廊中,村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劉公島歷史上先後有東村、西村、新莊和英國駐華艦隊“海軍村”四個村落。由於劉公島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戰艦”之稱,重要的戰略位置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劉公島村落不情願地被裹挾到風雲變幻的歷史之中,歷經明代抗倭、甲午戰爭、英國殖民、日軍佔據等重要歷史節點,始終與中國歷史脈搏共振。時過境遷,現存有東村、西村和英國駐華艦隊“海軍村”,東村還是目前劉公島上惟一有村民居住的村落。負載著特殊厚重歷史資訊的劉公島村落,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縮影……
從劉公島東村1978年發掘出的陶器文物可以考證出,早在戰國時代,齊靈公滅萊(公元前567年)後,齊國國土擴充套件到東海邊,齊國一部分人遷移到島上居住和開發荒島。這也是劉公島最早居民的考證,距今已有2500多年。
據記載,劉公島上最早有兩個村落,因兩村東西相對而得名東村、西村,形成於明代。明代倭寇屢犯中國沿海,處於中轉站的劉公島首當其衝。為避倭寇侵擾,魏國公徐輝祖將島上居民遷至陸地城郊。東村居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自此與戰亂聯絡起來。嘉靖年間,人稱“海賊王”的王憲五率農民軍佔島種田,威震朝廷,後遭官府清剿而撤走,島上又荒蕪人煙。
清光緒年間,沉寂多時的劉公島突然熱鬧起來,從1881年至1895年,清政府在此經辦北洋海軍。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裡,劉公島上大興土木,萬人進駐,戰艦雲集。此時島上居民除軍人家屬外,多數為軍人服務,少數務農或從事近海捕撈。由於居民增多,島上形成了西村、新莊和東村三個村莊。濟遠艦管帶方伯謙等北洋海軍貪腐將領在島上大肆置辦房產,其中方伯謙就在新莊購地10畝,自蓋房屋110餘間,用於出租。新莊大體位置在今天劉公島甲午戰爭博物院後面偏東一帶,上世紀八十年代還能在現場隱約看到一些房基遺蹟,現已不存。
1898年至1940年,在英國租借劉公島42年間,殖民當局在劉公島上襲佔原官產308畝土地後,又公然違背租約規定,為把劉公島建成英國海軍專屬軍事控制區,徵用了島上的4811畝民用土地和所有用房,甚至遷出島上大部分居民,併發布禁令,嚴禁華人隨意上島。
為了改善島上的衛生狀況和居住環境,殖民當局還作了一個建設規劃,將原來的中國房屋全部拆毀,並按照英國衛生建築標準,改建東村和西村,以供為基地提供服務的苦力和低階僱員、商人居住。但該計劃並未完全實施,只有東村基本完成改建計劃,改造始於1918年,1920年竣工。這批建築共有50多棟,分三排,主要租給基地的普通僱員使用,如今大都儲存了原有風貌。
西村位於海軍公所西側,改建於1920年,除建了三棟商業樓(西摩爾街上的三棟樓)外,只改建了兩排10戶民宅,基本按中國的傳統風格而建,西方元素很少,主要租給島上的巡捕和商人使用。2013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市級文保單位,現閒置。
1920年,殖民當局又在東村南面海邊上建設了“海軍村”,與東村為鄰,共有5棟,每棟都有獨立的後院,主要供英國海軍中國艦隊香港籍和廣東籍華人高階僱員暑期度假使用。2013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市級文保單位,現閒置。
1945年威海解放後,將劉公島設為一個鎮,轄東西兩村。據1949年9月統計,島上東村和西村,共計151戶、701人、土地376畝。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近海捕撈為副業。
1953年修建鐵碼頭時,東西村合併,東村就成了島上惟一的村落。因劉公島是軍事禁區,在備戰備荒的特殊年代,為確保劉公島海防要塞安全,島上居民開始“大換血”,那些“土著居民”因背景和經歷複雜被分期分批疏散到島外,另外從郊區農村挑選了一批“苦大仇深、根正苗紅”的村民遷移島內。
東村村民共有三次規模較大的遷移,:一次是在1953年,東村成立了一處農業生產合作社,有10餘戶農家遷入。第二次是在1956年,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劉公島部分居民遷到陸地,同時從內地調進與遷出數量相等的農戶到島上定居。第三次是1960年,村裡大部分村民遷走,同時遷進7戶居民。當時東村有居民68戶,共245人,村民們分別從事農業生產和漁業生產勞動。
上世紀60—70年代,東村大道北面增建了一排房屋,道南增加部分房屋,現村落格局呈長方形,由東西兩排房屋構成,南北各兩排,中間東西大道貫通,街區間路相互貫通,房屋結構獨門獨院,磚石構建,有房屋69棟,其中英租建築45棟,整體村落儲存完好。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島上居民68戶,245人。1984年,島上居民戶口全部“農轉非”,村裡不僅通了電,還從島外接上了自來水。1985年1月,成立了只管轄劉公島東村不到70戶、二百四五十人的劉公島辦事處,4月1日,劉公島正式對外開放,東村村民也由此告別了“與世隔絕”和顛簸流離的歲月。上世紀90年代初,住房制度改革出臺後,劉公島東村的建築全部由出租變“出售”,歸所住居民所有。
如今的東村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老年公寓”。村上的年輕人都到島外創業,留在家裡的大多是老年人。
劉公島村落:中國歷史發展的縮影
在中國歷史文化長廊中,村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劉公島歷史上先後有東村、西村、新莊和英國駐華艦隊“海軍村”四個村落。由於劉公島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戰艦”之稱,重要的戰略位置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劉公島村落不情願地被裹挾到風雲變幻的歷史之中,歷經明代抗倭、甲午戰爭、英國殖民、日軍佔據等重要歷史節點,始終與中國歷史脈搏共振。時過境遷,現存有東村、西村和英國駐華艦隊“海軍村”,東村還是目前劉公島上惟一有村民居住的村落。負載著特殊厚重歷史資訊的劉公島村落,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縮影……
從劉公島東村1978年發掘出的陶器文物可以考證出,早在戰國時代,齊靈公滅萊(公元前567年)後,齊國國土擴充套件到東海邊,齊國一部分人遷移到島上居住和開發荒島。這也是劉公島最早居民的考證,距今已有2500多年。
據記載,劉公島上最早有兩個村落,因兩村東西相對而得名東村、西村,形成於明代。明代倭寇屢犯中國沿海,處於中轉站的劉公島首當其衝。為避倭寇侵擾,魏國公徐輝祖將島上居民遷至陸地城郊。東村居民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自此與戰亂聯絡起來。嘉靖年間,人稱“海賊王”的王憲五率農民軍佔島種田,威震朝廷,後遭官府清剿而撤走,島上又荒蕪人煙。
清光緒年間,沉寂多時的劉公島突然熱鬧起來,從1881年至1895年,清政府在此經辦北洋海軍。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裡,劉公島上大興土木,萬人進駐,戰艦雲集。此時島上居民除軍人家屬外,多數為軍人服務,少數務農或從事近海捕撈。由於居民增多,島上形成了西村、新莊和東村三個村莊。濟遠艦管帶方伯謙等北洋海軍貪腐將領在島上大肆置辦房產,其中方伯謙就在新莊購地10畝,自蓋房屋110餘間,用於出租。新莊大體位置在今天劉公島甲午戰爭博物院後面偏東一帶,上世紀八十年代還能在現場隱約看到一些房基遺蹟,現已不存。
1898年至1940年,在英國租借劉公島42年間,殖民當局在劉公島上襲佔原官產308畝土地後,又公然違背租約規定,為把劉公島建成英國海軍專屬軍事控制區,徵用了島上的4811畝民用土地和所有用房,甚至遷出島上大部分居民,併發布禁令,嚴禁華人隨意上島。
為了改善島上的衛生狀況和居住環境,殖民當局還作了一個建設規劃,將原來的中國房屋全部拆毀,並按照英國衛生建築標準,改建東村和西村,以供為基地提供服務的苦力和低階僱員、商人居住。但該計劃並未完全實施,只有東村基本完成改建計劃,改造始於1918年,1920年竣工。這批建築共有50多棟,分三排,主要租給基地的普通僱員使用,如今大都儲存了原有風貌。
西村位於海軍公所西側,改建於1920年,除建了三棟商業樓(西摩爾街上的三棟樓)外,只改建了兩排10戶民宅,基本按中國的傳統風格而建,西方元素很少,主要租給島上的巡捕和商人使用。2013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市級文保單位,現閒置。
1920年,殖民當局又在東村南面海邊上建設了“海軍村”,與東村為鄰,共有5棟,每棟都有獨立的後院,主要供英國海軍中國艦隊香港籍和廣東籍華人高階僱員暑期度假使用。2013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市級文保單位,現閒置。
1945年威海解放後,將劉公島設為一個鎮,轄東西兩村。據1949年9月統計,島上東村和西村,共計151戶、701人、土地376畝。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近海捕撈為副業。
1953年修建鐵碼頭時,東西村合併,東村就成了島上惟一的村落。因劉公島是軍事禁區,在備戰備荒的特殊年代,為確保劉公島海防要塞安全,島上居民開始“大換血”,那些“土著居民”因背景和經歷複雜被分期分批疏散到島外,另外從郊區農村挑選了一批“苦大仇深、根正苗紅”的村民遷移島內。
東村村民共有三次規模較大的遷移,:一次是在1953年,東村成立了一處農業生產合作社,有10餘戶農家遷入。第二次是在1956年,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劉公島部分居民遷到陸地,同時從內地調進與遷出數量相等的農戶到島上定居。第三次是1960年,村裡大部分村民遷走,同時遷進7戶居民。當時東村有居民68戶,共245人,村民們分別從事農業生產和漁業生產勞動。
上世紀60—70年代,東村大道北面增建了一排房屋,道南增加部分房屋,現村落格局呈長方形,由東西兩排房屋構成,南北各兩排,中間東西大道貫通,街區間路相互貫通,房屋結構獨門獨院,磚石構建,有房屋69棟,其中英租建築45棟,整體村落儲存完好。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島上居民68戶,245人。1984年,島上居民戶口全部“農轉非”,村裡不僅通了電,還從島外接上了自來水。1985年1月,成立了只管轄劉公島東村不到70戶、二百四五十人的劉公島辦事處,4月1日,劉公島正式對外開放,東村村民也由此告別了“與世隔絕”和顛簸流離的歲月。上世紀90年代初,住房制度改革出臺後,劉公島東村的建築全部由出租變“出售”,歸所住居民所有。
如今的東村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老年公寓”。村上的年輕人都到島外創業,留在家裡的大多是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