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繁華正在遠去
-
2 # 愛體育的胖子
同在一片藍天下,都有一顆愛國之心,為什麼我們不能原諒他呢?
周琦在世界盃的失誤相信很多華人都見過了,一個年輕人犯一次錯誤怎麼了,為什麼不給他一次機會,二十出頭的小夥子誰還沒犯過錯誤,只是周琦的錯誤出現在了最關鍵的時刻。給他機會就是給我們自己機會,放眼全國,周琦這樣的內線屈指可數,我們也可以看見他在不斷的努力,在新疆隊他可以頂半邊天,沒有他新疆隊就像沒有了主心骨;同樣國家隊也需要他,雖然沒有阿聯那樣的內線統治力,但不可否認阿聯之後目前只有他可擔此重任。
“心中沒有一絲波瀾”這句話可能他曾在心中說了千萬遍,在那樣的舞臺上用一個看似笑話的語氣說出來,其一應該是為了迎合節目本質,其二也是表達自己的一個態度,但在這樣的舞臺上面對全華人民說出來也是需要勇氣的。周琦能為國家隊站出來說這樣的話,作為華人我們更應該支援他,雖然當時的失誤我們一樣捶頭頓足,但事已至此,只有前行我們才能看見希望。
加油!周琦!
-
3 # 紅小豆美喵喵
1、咋就用“恥”字來形容運動員?這本身就是不尊重我們的運動員!堅決反對!2、“業餘時間娛樂一下”與“為國爭光”,不衝突!
3、想起李寧退役前的比賽……競技體育本來就是殘酷的,我們的運動員和教練員非常辛苦!每天都在努力拼搏!
4、大家歡樂之餘,對足球、籃球有了更多的瞭解,更加知道了運動員、教練員的不容易!
5、關注中國足球⚽️和籃球,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
4 # 大嘴爵爺侃球
反正我是不會原諒周琦的,就算是道歉,怎麼等到世界盃結束後一年多才道歉?早幹嘛去了?
經歷過2019世界盃的人應該很清楚,周琦的那次傳球失誤,不僅僅是葬送了一場勝利,而是中國籃球整個戰略的失敗。
輸給波蘭,中國男籃兵敗如山倒,徹底無緣直通東京奧運會的資格,要想在落選賽中戰勝加拿大和希臘晉級東京,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知道嗎?這是中國男籃自1984年新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以來,第一次無緣奧運會這個大舞臺,這是罪人啊,紀錄從姚明那一帶斷掉了。
知道嗎?中國是這屆世界盃的東道主,分到的小組賽對手,是自認為是各大洲最弱的,最好打的,而且是在國慶節之前打,是準備為祖國生日獻禮的,結果呢,獻禮沒獻成,還給祖華人民添堵了。
關鍵在於,這次世界盃的失利,直接影響了姚明所有計劃的實施,以及改革,因為,一切都是要靠成績說話,畢竟是競技體育嘛,沒有成績做支撐,你連奧運會都進不了,憑什麼要給你政策?
因此,致命失誤的周琦,發揮極差的郭艾倫,用罪人來形容其實一點兒也不為過。
相信,也極少有球迷會去原諒他們。
另外,就像我開頭說的那樣,要道歉,早點道歉,何必以一種綜藝的方式來道歉?這是什麼操作?
另外,我認為,最好的道歉,就是不斷提高自我的能力,郭艾倫本賽季吃技術犯規是最多的,一被判罰犯規就追著裁判不停地說,還是那麼上頭,改進在哪裡?三分球提升了多少?周琦,打球還是那麼軟,低位技術並沒有多大提升,發揮依舊不穩定。
那麼,光嘴上說著道歉,身體卻很誠實,這樣的道歉誰會去接受呢?
-
5 # M茉莉
網友原不原諒有什麼意義嗎!他的表態是為了給網友看得嗎?
我確實覺得這事沒有必要上綱上線。足球籃球的困境,也不應該由一個兩個球員來背鍋。
我還是想說,能自黑,也是一種氣度和胸懷。看過那期吐槽大會,覺得哪怕是笑,他們也笑得很尷尬。要不還能怎樣?人家吐槽的對呀。
作為球迷,其實也懶得罵了,知道罵他們也沒用。我們足球籃球的土壤並不好。我家也有男孩,孩子踢個足球,打個籃球,都需要家長花費不少的銀子去培養。我的內心是放棄了。足球籃球沒有從青少年開始的長遠培養,只為了政績,球員能有什麼熱愛和激情。
唉,不值一提了。球迷,私下罵得更狠。
-
6 # 劉劍利1
這要看站哪個角度了?站在掙錢的角度,周琦上吐槽大會就是一份工作,為掙錢而來,沒有對錯之分。但正所謂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周琦這個使致我不看籃球很多年的一個元兇。我恨他,不是因為吐槽大會。
站在籃球的角度,我卻不怎麼恨周琦。中國的團隊競技都很垃圾,特別是中國足球,一直以來我都對足球籃球不抱太大的希望。所謂期望越低,失望就越低,把籃球的錯怪在周琦一人身上,不應該。
站在個人的角度,周琦就不應該上吐槽大會。你掙錢也好,籃球打得差也好,你不能以個人的名義丟中國籃球的臉,丟華人的臉,我都敢為他感到羞愧。
-
7 # 大學僧2020
正常人但凡有一絲廉恥之心都不會來上這個節目,他可能心中確實沒有一絲波瀾但我覺得他說的是那個傳球那場失利在他心裡沒有激起一絲波瀾,也就是他覺得失誤了輸球了無所謂,絕不是球迷們調侃他的波蘭國籍這個梗。說實話看這麼多年球,那場球是唯一一次讓我直接從沙發滾到地上的
-
8 # 福筱航
看了就是娛樂節目而已!
靠吐槽大會讓籃球進步
效果肯定沒有
也不要指望!
回覆列表
球場上的表現,比吐槽大會上的道歉,更實際,也更令人信服。雖然范志毅吐槽周琦,個人感覺有點菜鳥互啄的意思,但男籃已經步入男足的後塵,卻是不錚的事實。
既然與吐槽有關,個人也有幾句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國家投入巨資,長期在兩個肉眼可見的沒有發展前景的競技體育專案上,有何意義?拿這些錢用於全民健身,難道真的不香嗎?
環視國內外運動員,大機率把競技體育當做職業甚至是發財捷徑,而不是純粹的興趣愛好,永遠沒有希望,所以,自始至終對目前的男足、男籃不抱希望。勝是僥倖,敗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