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藩之亂是怎麼回事
三藩之亂是清朝內部的一次大內亂,同時也是聖君康熙大顯身手的一次戰爭。三藩之亂,從本質來說,就是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在滿族剛剛入關的時候,實力並不強大。尤其是政治實力。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對於一個泱泱大國,並沒有什麼統治經驗。尤其是漢人的統治方式,滿人必須適應和學習,這樣才能在這個古老的帝國生存。基於這一點,滿清的最高統治者,就不得不拿出部分權力,與漢人中的地主階級分享。三藩就是漢人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攻打天下的時候,滿清貴族願意和他們共同分享權力。但是等到天下平定的時候,權力的相等性卻導致了一個很重要的矛盾。就是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由於事先除了在名份上有高低之分外,權力的相等性使得中央王朝倍感威脅,不得不時時注意這些“漢人功臣”的動向。
2.三藩之亂的原因
民族矛盾是三藩之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滿族和漢族之間,由於兩者交融時間並不是很長,再加上滿人在入侵之時,製造了大量駭人聽聞的屠殺。使得南方的漢人對滿人的憎惡情緒很大。滿漢不平等的現狀,也使得民族矛盾日益突出。而三藩之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吳三桂的野心擴大,想與清王朝平分天下,而康熙的一紙撤藩詔書,拉開了這一場大戰的序幕。最大的藩王,即是雲南吳三桂。吳三桂是明朝將領,1644年引得清軍入關,終究致使明朝完全消亡。因為吳三桂軍事實力巨大,且在清軍入關的程序中立下了不容忽視的功績,因而吳三桂被清王朝冊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兼管貴州。靖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可是尚可喜在三藩之亂還未開端之前就已病逝了,他的兒子尚之信繼承了尚可喜的衣缽,世襲了靖南王。所以在三藩作亂中,尚之信是首要參與者。三藩中實力最弱的應是平南王耿精忠,他鎮守福建,手裡只有六萬兵力。在三藩作亂 的程序中,平南王和靖南王相繼屈服了清朝。而吳三桂終究在清軍的攻勢中落敗而亡。
3.三藩之亂的過程
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吳三桂起兵叛亂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吳世璠自殺,清軍進入昆明,三藩之亂歷時八年。其演變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起兵江南
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戰亂不斷擴大,吳三桂兵出三省,進據湖南澧州、常德、嶽州、長沙;清軍雲集荊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迎其鋒。孫延齡叛於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四川,耿精忠叛於福建,臺灣鄭經渡海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提督王輔臣又叛於寧羌,擊殺清陝西經略莫洛。四方震動,人心動搖。康熙帝欲親征,經議政內大臣密議諫止。清軍東征西討,顧此失彼。隨後尚之信又叛於廣東,總督、巡撫俱附之,清廷增兵兩江。
天下響應
清政權統一大陸後,民族矛盾在全國範圍內依然普遍存在;階級矛盾這時已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繼續存在。因此,當吳三桂剛一舉起反清旗幟,明皇室以及鄭經集團、部分漢宮、漢兵和少數民族上層人士,一些地區的農民、奴僕都迅速做出反應。此外,三藩舉起反清旗幟後,四川的幾個土司、苗民、察哈爾蒙古布林尼、青海墨爾根臺吉等少數民族也相繼響應。
相持階段
1676年(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輔臣敗降平涼為轉機,形勢向有利於清軍發展。隨後,鄭經部佔據福建漳、泉、興、汀等地,後耿精忠腹背受敵,倉促撤兵請降。尚之信也相繼投降。孫延齡又被吳世璠殺於桂林。於是,清軍集中兵力進逼長沙、嶽州,吳三桂聚眾固守。兩軍在江西吉、袁二州、廣東韶關、永興和廣西梧、潯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圍要地反覆爭奪。
平定雲南
1679年(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叛軍的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清軍趁機發動進攻,從此叛軍一蹶不振,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攻陷。但馬寶、胡國柱等叛軍仍困獸猶鬥,節節頑抗;滿洲將帥仍多輪換,以致時逾兩年,清軍才進逼雲南,康熙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4.三藩之亂的結果和意義
清廷在平叛戰爭結束後,沒收藩產入官充當軍餉,撤藩回京師。除吳三桂部調往邊區服役外,其餘各部重新編入八旗。福州、廣州、荊州派八旗兵駐防,廣西、雲南派綠營兵鎮守,徹底消除了藩鎮制。此外,這次平叛戰爭的勝利,意味著受“三藩”割據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給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從而有利於邊疆和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之後,又於公元1683年滅亡了臺灣的南明政權。至此徹底消滅了南明的抗清實力。從此有組織的反清復明運動不復存在。此後,清廷才開始從事行政和財政經濟的調整改革,然後致力於解決邊疆問題。這次平叛戰爭的勝利,清除了地方割據勢力,避免了一次國家大分裂,有利於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同時中央集權制力量得到加強,提高了抗禦外敵的能力。
1、三藩之亂是怎麼回事
三藩之亂是清朝內部的一次大內亂,同時也是聖君康熙大顯身手的一次戰爭。三藩之亂,從本質來說,就是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在滿族剛剛入關的時候,實力並不強大。尤其是政治實力。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對於一個泱泱大國,並沒有什麼統治經驗。尤其是漢人的統治方式,滿人必須適應和學習,這樣才能在這個古老的帝國生存。基於這一點,滿清的最高統治者,就不得不拿出部分權力,與漢人中的地主階級分享。三藩就是漢人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攻打天下的時候,滿清貴族願意和他們共同分享權力。但是等到天下平定的時候,權力的相等性卻導致了一個很重要的矛盾。就是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由於事先除了在名份上有高低之分外,權力的相等性使得中央王朝倍感威脅,不得不時時注意這些“漢人功臣”的動向。
2.三藩之亂的原因
民族矛盾是三藩之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滿族和漢族之間,由於兩者交融時間並不是很長,再加上滿人在入侵之時,製造了大量駭人聽聞的屠殺。使得南方的漢人對滿人的憎惡情緒很大。滿漢不平等的現狀,也使得民族矛盾日益突出。而三藩之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吳三桂的野心擴大,想與清王朝平分天下,而康熙的一紙撤藩詔書,拉開了這一場大戰的序幕。最大的藩王,即是雲南吳三桂。吳三桂是明朝將領,1644年引得清軍入關,終究致使明朝完全消亡。因為吳三桂軍事實力巨大,且在清軍入關的程序中立下了不容忽視的功績,因而吳三桂被清王朝冊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兼管貴州。靖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可是尚可喜在三藩之亂還未開端之前就已病逝了,他的兒子尚之信繼承了尚可喜的衣缽,世襲了靖南王。所以在三藩作亂中,尚之信是首要參與者。三藩中實力最弱的應是平南王耿精忠,他鎮守福建,手裡只有六萬兵力。在三藩作亂 的程序中,平南王和靖南王相繼屈服了清朝。而吳三桂終究在清軍的攻勢中落敗而亡。
3.三藩之亂的過程
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吳三桂起兵叛亂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吳世璠自殺,清軍進入昆明,三藩之亂歷時八年。其演變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起兵江南
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戰亂不斷擴大,吳三桂兵出三省,進據湖南澧州、常德、嶽州、長沙;清軍雲集荊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迎其鋒。孫延齡叛於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四川,耿精忠叛於福建,臺灣鄭經渡海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提督王輔臣又叛於寧羌,擊殺清陝西經略莫洛。四方震動,人心動搖。康熙帝欲親征,經議政內大臣密議諫止。清軍東征西討,顧此失彼。隨後尚之信又叛於廣東,總督、巡撫俱附之,清廷增兵兩江。
天下響應
清政權統一大陸後,民族矛盾在全國範圍內依然普遍存在;階級矛盾這時已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繼續存在。因此,當吳三桂剛一舉起反清旗幟,明皇室以及鄭經集團、部分漢宮、漢兵和少數民族上層人士,一些地區的農民、奴僕都迅速做出反應。此外,三藩舉起反清旗幟後,四川的幾個土司、苗民、察哈爾蒙古布林尼、青海墨爾根臺吉等少數民族也相繼響應。
相持階段
1676年(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輔臣敗降平涼為轉機,形勢向有利於清軍發展。隨後,鄭經部佔據福建漳、泉、興、汀等地,後耿精忠腹背受敵,倉促撤兵請降。尚之信也相繼投降。孫延齡又被吳世璠殺於桂林。於是,清軍集中兵力進逼長沙、嶽州,吳三桂聚眾固守。兩軍在江西吉、袁二州、廣東韶關、永興和廣西梧、潯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圍要地反覆爭奪。
平定雲南
1679年(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叛軍的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清軍趁機發動進攻,從此叛軍一蹶不振,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攻陷。但馬寶、胡國柱等叛軍仍困獸猶鬥,節節頑抗;滿洲將帥仍多輪換,以致時逾兩年,清軍才進逼雲南,康熙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4.三藩之亂的結果和意義
清廷在平叛戰爭結束後,沒收藩產入官充當軍餉,撤藩回京師。除吳三桂部調往邊區服役外,其餘各部重新編入八旗。福州、廣州、荊州派八旗兵駐防,廣西、雲南派綠營兵鎮守,徹底消除了藩鎮制。此外,這次平叛戰爭的勝利,意味著受“三藩”割據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給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從而有利於邊疆和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之後,又於公元1683年滅亡了臺灣的南明政權。至此徹底消滅了南明的抗清實力。從此有組織的反清復明運動不復存在。此後,清廷才開始從事行政和財政經濟的調整改革,然後致力於解決邊疆問題。這次平叛戰爭的勝利,清除了地方割據勢力,避免了一次國家大分裂,有利於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同時中央集權制力量得到加強,提高了抗禦外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