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南小郎中

    經常失眠多夢,控制不住想發脾氣,在中醫上屬於不寐,也就是失眠,在門診當中也是經常遇到的,一般是三個病因引起,與朋友們淺談如下。

    一、症狀分析:

    1、經常失眠多夢:

    這是失眠,中醫上稱之為“不寐”,是一種疾病。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種病症,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病名首見於《難經·四十六難》,在《內經》稱為“不得臥”、“目不瞑”。

    2、控制不足想發脾氣:想發脾氣就是心煩、發怒,身不由己。

    有關失眠的重要文獻記載:

    《黃帝內經》雲:“怒傷肝”。

    《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中指出“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古今醫統大全·不寐候》中指出不寐的病因病機為“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熾痰鬱,而致不能寐者多矣。有因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

    有以上文獻可以看出,鬱怒傷肝化火,痰熱,陰虛火旺,都可以熱擾心神,心神不安而失眠。指出了失眠的病因病機以及治療方藥。

    二、病因病機:

    1、肝鬱化火:在中醫上講,肝為剛髒,喜調達而惡抑鬱,怒傷肝,肝疏洩氣機異常,形成氣滯,肝鬱氣滯,日久化火,肝火熱擾心神而失眠。

    2、痰火擾心:平素飲食不節,嗜食辛辣油膩之品,酗酒,宿食停滯,內生痰熱,痰熱上擾而失眠。

    3、腎陰虛火旺:久病傷陰,年老體衰,真陰不足,或內火灼傷腎陰,腎陰虛火旺,火擾心神而失眠。

    失眠總的病機是:屬於陽盛陰衰,陰陽失交。一為陰虛不能納陽,二為陽盛不得入於陰。心主神明,神安則寐,神不安則寤(失眠)。此症狀失眠時有兩種情況,一是肝鬱化火、或痰熱擾心,熱擾心神,是實證,是陽盛不得入陰;二是真陰不足,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心神失養,屬於虛證,是陰虛不能納陽。

    三、控制不住想發脾氣引起的失眠,可以作以下辨證來調理:

    1、肝火擾心證:

    主症:失眠多夢,脾氣急躁,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苦口乾,小便黃,大便幹,兩脅作痛,善嘆氣,胸悶不適,噯氣頻作,舌淡紅苔薄黃,脈弦數。治則:清肝瀉火,寧心安神方藥:龍膽瀉肝東加減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梔子金花丸、解鬱安神顆粒、百樂眠、丹梔逍遙丸、加味逍遙丸。

    2、痰熱擾心證:

    主症:失眠多夢,心煩不寧,時醒時寐,胸脘滿悶,痰多,頭暈目眩,頭重如裹,惡夢紛紜,舌苔黃膩,脈滑數。治則:清熱化痰,和中安神方藥:黃連溫膽東加減中成藥:安神溫膽丸。

    3、陰虛火旺證:

    主症:虛煩不眠,心慌健忘,五心煩熱,口乾咽燥,頭暈耳鳴,腰痠夢遺,雙目乾澀,舌紅苔薄黃,脈細數。治則:滋陰降火,養心安神方藥:補心丹合酸棗仁東加減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交泰丸、養血安神膠囊、補血安神膠囊等。

    四、養生注意事項:

    1、保持心情舒暢:平素少生氣,少憂慮,以免肝鬱化火,熱擾心神而失眠。

    2、注意飲食:少吃辛辣之品,少飲酒,少吃油膩之品,以免內生痰熱,熱擾心神而失眠。

    3、睡前不宜:睡前不宜過度興奮,不喝濃茶或咖啡,不宜過飽,不抽香菸,不喝酒,以免影響睡眠。

    4、睡前適宜:可用溫水洗腳,按摩湧泉穴,有利於交通心腎,臥室安靜,光線柔和。

    5、積極鍛鍊身體: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有助於睡眠。

    6、煲粥食療:可以用大棗、蓮子、百合適量煲粥喝,有助於睡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珠落玉盤,來形容的是什麼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