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泉潺潺如雪
-
2 # 多肉不是肉CJ
對於拍照愛好者來說,防抖非常重要,這個牽涉成片的關鍵因素,就跟遊戲愛好者對陀螺儀的要求一樣,明明是步兵,拍成了騎兵,尷尬不
-
3 # 職場多媒體
手機防抖大有用處,現在的防抖技術很多:電子防抖、OIS光學防抖、4軸防抖……
為什麼要防抖?這就得從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開始講了
概念——【快門速度】 從你按下拍攝按鈕——相機停止曝光的這段時間,相機的感光原件要接受適量的光線保證拍出的照片曝光正常,決定快門速度的因素有現場光線強弱、光圈大小、ISO大小等因素,這裡不做贅述,這裡只需要知道一張照片不是記錄的某一瞬間,而是記錄的“一段”時間,雖然這“一段”時間足夠短。下圖是不同快門速度的拍攝效果圖。
這只是相機(手機)保持固定,而被拍攝物體移動的情況下的效果。試想:當你在街上遇到一個年輕貌美的妹紙(帥哥同理),懷著激動的心情、顫抖著小手,哆哆嗦嗦地掏出手機,按下拍攝按鈕,在相機拍照的那個時間段內,人在動、手在抖,回家後1:1放大後發現拍的很模糊,豈不惱火哉!
如何防抖1、電子防抖
電子防抖技術是市面上的手機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種,其一般無需任何元器件輔助,主要透過程式對感測器上的影象進行分析和採集,當照片被拍糊時,利用邊緣影象對模糊部分進行補償,從而實現“防抖”,其實現原理更像是對照片進行“後期處理”。
2、鏡頭防抖(OIS光學防抖)
鏡頭防抖又稱為OIS光學防抖,這種防抖技術的原理是透過在鏡片組中增加一個使用磁力懸浮的鏡片,配合陀螺儀工作,當機身發生震動時,能檢測到輕微的抖動從而控制鏡片浮動對抖動進行一定的位移補償,從而避免了光路發生抖動,實現光學防抖。
3、CCD(感測器)防抖(四/五軸防抖)
CCD防抖技術原理和鏡頭防抖差不多,其主要將感測器安裝在一個可自由浮動的支架上,同樣配合需要陀螺儀感應相機的抖動方向和幅度,進而控制感測器進行對應的位移補償。
這是小米5的鏡頭模組
綜述從通訊角度看,各個廠商手機都到達了現有技術能力的天花板,唯有在拍照效能上提升才能更好地抓住消費者,所以,手機防抖功能有用!且有大用處!
-
4 # 清晰的空氣6
懂攝影的人都知道防抖的重要性,相機有配套的三腳架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但是手機的話本身以便捷為出發點,為了避免抖動,在配上三角的的話,不免會有畫蛇添足的感覺。
隨著現在的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這幾年有些旗艦機甚至已經用上光學防抖技術,那麼手機光學防抖有什麼作用?在這裡為大家科普下。
手機拍照增加光學防抖主要有兩大好處,一個是提高成片率,第二個是拍夜景更清晰。
智慧手機有了光學防抖的加入之後,鏡頭就會透過抖動來抵消手的抖動,照片也就更不容易拍糊了,成片率大大提高。
對於普通的使用者來說,往往只能透過雙手來進行拍照,有時只會隨手一拍。在這樣的場景下,如果手機的快門過慢,就很可能出現成像很虛的情況,而如果手機擁有OIS光學防抖,就能夠起到穩定拍攝的作用,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情況,提升拍照體驗。
另外,沒有光學防抖的手機拍攝夜景的時候一般不會提高曝光時間,因為如果沒有三腳架來穩定的話,提高曝光時間後很容易把畫面拍糊,而不提高曝光時間拍出來的照片又很暗。而加入光學防抖之後手機會增加安全快門的時間,這樣鏡頭進光量增加,夜景拍照會更亮,畫面更純淨。
總的來說,光學防有利益提升拍攝穩定性、提升暗光拍攝品質、增強畫面亮度,提升暗部細節等三大作用,尤其是在暗光(夜間)環境下,對提升樣張品質效果顯而易見。
目前,由於成本原因,只有旗艦手機才會搭載光學防抖技術,而且大多數都只有主鏡頭才會使用,像榮耀20 PRO這樣直接上雙OIS光學防抖的更是少之又少。不僅如此,榮耀20 PRO還有目前業內最大的 f/1.4 光圈,這夜拍實力除了華為P30 PRO之外,估計友商手機中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圖為iphone XS Max和榮耀20 PRO的同一場景下夜拍對比,肉眼可見的差距。
看完這些,是不是就明白了手機加入OIS光學防抖對於夜拍的作用,OIS防抖對於手機拍照不是簡單的提升了,而是整張照片的重要性。對於喜歡拍照的小夥伴,在選擇手機時,要記得OIS光學防抖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回覆列表
當然重要了,因為很多時候你都是手持機器拍攝的,如果防抖功能不好的話,拍出的錄影就會顫抖模糊,而且當焦距變大時抖得越厲害. 光學防抖要比電子防抖好.現在在SONY的高階單CCD機中都用超級電子防抖,效果隨不及光學防抖,但比普通的電子防抖好很多.雖然SONY機器的光學變焦一般是10倍,但這也是防抖功能和光變的最佳組合,像松下的GS11,雖然是24倍光變,但真正到24倍的時候畫面會抖得很厲害.
防抖功能雖然可以保證錄影不會抖得讓人炫暈,但開啟防抖功能後畫面會損失些畫素值,變得稍微模糊.所以最好的防抖還是自己多鍛鍊手臂肌肉,多適應機器,在不開防抖功能時還能保持圖象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