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景之治的核心是“無為而治”
想要弄清楚漢武帝為什麼進行變革,首先要搞清楚在漢武帝之前的“文景之治”到底是什麼。“文景之治”是西漢文景兩代皇帝在繼承漢初劉邦所制定的休養生息的大背景下所進行發展和延伸的,其核心是道家所提倡的“無為而治”。
所謂“無為而治”,出自先秦道家代表老子的《道德經》中,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而且強調“無為無不為”。老子所提倡的是透過道的無為而達到民的有為,放到統治階級這裡運用,便是統治者在治理國家時不違背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不給老百姓以過多的負擔,從而得以充分發揮老百姓的生產力和創造力。而文景之治興盛便是在這一核心指導思想下統治者繼續減輕老百姓的壓力,輕徭薄賦來積攢國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的綜合國力得到恢復,便出現了司馬遷《史記》中的那番景象
二.盛世之下的巨大隱患
漢武帝即位伊始,西漢這一繁榮景象的背後,已經潛藏著巨大的隱患,社會矛盾異常尖銳。
1.政治:無為而治
2.經濟:金融混亂
秦滅六國之後對國家貨幣進行了統一,漢代秦後,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對秦的這一政策進行了放鬆,允許私人鑄造貨幣,漢文帝時最富有的兩個人鄧通和吳王劉濞靠的就是鑄錢發家。而劉濞也靠著鑄錢和曬鹽積累了大量財富,從而有底氣發動七國之亂。
同時,由於放任民眾進行生產,客觀上雖然農作物產量得到提高,但與此同時帶來的社會問題是土地兼併的日益嚴重,在漢武帝即位初期,地方已經發展到“富者連田阡陌,而窮者無立錐之地”的地步,大批平民淪為奴隸。
3.軍事:和親防禦
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後,也想一鼓作氣解決邊境的少數民族問題,於是趁著清除韓王信的叛亂帶領數十萬大軍北上,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冒頓單于的四十萬騎兵圍困了七天七夜,最後靠著陳平和劉敬的美人計才最終得以脫身。
自此,漢朝對匈奴採取防禦和親策略,可匈奴為了財富依然時常侵略邊地,漢文帝時期甚至一度打到距離京城長安七百里的地方,國家安全遭到了長時間嚴峻的考驗。
4.地方:諸侯割據
劉邦在總結秦朝和項羽滅亡的經驗時錯誤的進行了分析,選擇以大封同姓諸侯王來護衛中央,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靠血緣紐帶來維繫的關係日漸淡薄。
漢文帝時期爆發了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的叛亂,漢景帝剛剛即位三年便爆發了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一度動搖國本,雖然在七國之亂平定後中央集權得以加強,但諸侯王割據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一.文景之治的核心是“無為而治”
想要弄清楚漢武帝為什麼進行變革,首先要搞清楚在漢武帝之前的“文景之治”到底是什麼。“文景之治”是西漢文景兩代皇帝在繼承漢初劉邦所制定的休養生息的大背景下所進行發展和延伸的,其核心是道家所提倡的“無為而治”。
所謂“無為而治”,出自先秦道家代表老子的《道德經》中,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而且強調“無為無不為”。老子所提倡的是透過道的無為而達到民的有為,放到統治階級這裡運用,便是統治者在治理國家時不違背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不給老百姓以過多的負擔,從而得以充分發揮老百姓的生產力和創造力。而文景之治興盛便是在這一核心指導思想下統治者繼續減輕老百姓的壓力,輕徭薄賦來積攢國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的綜合國力得到恢復,便出現了司馬遷《史記》中的那番景象
二.盛世之下的巨大隱患
漢武帝即位伊始,西漢這一繁榮景象的背後,已經潛藏著巨大的隱患,社會矛盾異常尖銳。
1.政治:無為而治
2.經濟:金融混亂
秦滅六國之後對國家貨幣進行了統一,漢代秦後,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對秦的這一政策進行了放鬆,允許私人鑄造貨幣,漢文帝時最富有的兩個人鄧通和吳王劉濞靠的就是鑄錢發家。而劉濞也靠著鑄錢和曬鹽積累了大量財富,從而有底氣發動七國之亂。
同時,由於放任民眾進行生產,客觀上雖然農作物產量得到提高,但與此同時帶來的社會問題是土地兼併的日益嚴重,在漢武帝即位初期,地方已經發展到“富者連田阡陌,而窮者無立錐之地”的地步,大批平民淪為奴隸。
3.軍事:和親防禦
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後,也想一鼓作氣解決邊境的少數民族問題,於是趁著清除韓王信的叛亂帶領數十萬大軍北上,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冒頓單于的四十萬騎兵圍困了七天七夜,最後靠著陳平和劉敬的美人計才最終得以脫身。
自此,漢朝對匈奴採取防禦和親策略,可匈奴為了財富依然時常侵略邊地,漢文帝時期甚至一度打到距離京城長安七百里的地方,國家安全遭到了長時間嚴峻的考驗。
4.地方:諸侯割據
劉邦在總結秦朝和項羽滅亡的經驗時錯誤的進行了分析,選擇以大封同姓諸侯王來護衛中央,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靠血緣紐帶來維繫的關係日漸淡薄。
漢文帝時期爆發了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的叛亂,漢景帝剛剛即位三年便爆發了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一度動搖國本,雖然在七國之亂平定後中央集權得以加強,但諸侯王割據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