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蔬菜植物doctor

    番茄細菌性葉斑病,顧名思義,就是細菌侵染造成的,又被稱為細菌性斑疹病,是番茄主要的病害之一。

    番茄細菌性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莖、果實,沒有成熟的果實尤其容易發病。番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番茄葉部受害,初期水漬狀小點,隨後擴大成不規則斑點,深褐色至黑色,無輪紋,溼度大時,病斑後期可見發亮的菌膿。

    番茄果實染病,初現稍隆起的小斑點,果實快成熟時,斑點周圍的組織仍保持較長時間綠色。後期病斑周圍呈黑色,中間有輕微凹陷。

    番茄莖部和葉柄受害,首先形成米粒狀的水浸狀斑點,病斑逐漸增多,擴大,隨著病斑的擴大顏色由淺到深,最後形成黑褐色,形狀由斑點擴大為橢圓,最終導致莖部乾枯死亡。

    番茄細菌性葉斑病傳染性強,整枝打杈和果實採摘是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及時放風排溼,打杈以後及時噴施藥劑,防止二次感染。

    番茄細菌性葉斑病一般在低溫高溼時有利發病。因此澆水儘量採用滴灌和膜下澆水,行間鋪設地膜,操作行間鋪設稻殼或者碎秸稈,降低棚內溼度,及時清除病殘體。

    在發病初期防治前應先清除掉病葉、病莖及病果,然後再噴藥。

    番茄細菌性葉斑病發病初期,可以噴施以下藥劑:

    2%的春雷黴素350倍+80%烯醯嗎啉1500倍;

    33.5%喹啉銅750倍+70%烯醯霜脲氰750倍;

    3%中生菌素500倍+60%氟嗎錳鋅500倍;

    80%克菌丹1000倍+69%烯醯錳鋅500倍;

    77%氫氧化銅500倍+72.2%霜黴威750倍。

    以上藥劑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1~2次。

  • 2 # 鄉村4哥

    葉斑病分為斑枯病和斑疹病。

    在農業生產上,我們經常會遇到極為相似的病害,但由於致病病原不同,必須採取不同的藥劑和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害以降低損失。這就要求我們對症狀相似的不同的病害有一定的區分能力,這樣才能在生產上選擇適合的藥劑,不錯過最佳防治時期地進行有效防治。

    番茄細菌性斑疹病又稱細菌性微斑病,病原物為丁香假單孢菌番茄葉斑病致病型。病菌在種子上、病殘體上及土壤裡越冬,透過雨水、灌溉水以及整枝打杈等農事操作傳播,並具有多次再侵染。潮溼、冷涼以及低溫多雨的環境條件有利於該病的發生。噴灌的田間病害發生較重,種子帶菌是幼苗發病的主要原因。

    症狀表現以及識別要點:

    該病為細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發病,以葉緣和未成熟的果實發病較重。

    葉片發病出現褐色和黑色斑點,稍隆起,外部有黃色暈圈。

    莖部發病出現黑色斑點。幼果發病發病,果面隆起小斑點,果實近成熟時斑點周圍的組織仍保持綠色。

    田間識別這一類的細菌病害,可取葉片對著在太Sunny觀察病斑及周圍部分,看是否呈現油膩狀透明,輕輕撕開病斑及周圍部分,觀察是否有半黏稠菌膿流出。

    番茄斑枯病又稱番茄白星病,是番茄常見葉部病害。此病在番茄各生育期都有發生,是真菌性病害。病原物為無性菌類番茄殼針孢菌。病菌在病殘體、種子上或者田間茄科雜草上越冬,借風雨以及農事操作傳播,並具再侵染。光照不足、溫和潮溼的氣候條件有利於該病的發生。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過度密植、通風透光差的地塊發生嚴重。

    症狀表現以及識別要點:

    該病可危害葉柄、莖、花萼、果實等部位。葉片染病,先從植株下部老葉開始發病,初期背出現水漬狀小圓斑,後葉兩面都出現圓形和近圓形病斑。

    該病病斑邊緣深褐色,中央灰白色,略凹陷,病部表面散生稀疏、隆起的小黑點(後期可見明顯病徵,這是區別於細菌性病害的主要判斷依據)。發病嚴重時,葉片佈滿褐色或黑色病斑、逐漸枯黃、脫落,並形成穿孔(前者細菌病害往往不形成穿孔)。在該病害侵染前期出現症狀時,可透過病斑是否有菌膿溢位確定是真菌還是細菌病害。必要時一定要進行鏡檢或者分離培養確定病原物,以期在發病初期確定病原並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這裡主要說明兩種病害的藥劑選擇,但有效防治各種病害必須配合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可參考之前的文章,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番茄細菌性斑疹病:

    發病初期施藥,可選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72%新植黴素,可殺得水劑,絡氨銅水劑,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劑等細菌藥劑,一般每7-10天防治一次,防治1-2次。

    番茄斑枯病:

    發病初期施藥,可選用多菌靈、百菌清可溼性粉劑、甲基託布津、代森錳鋅、甲霜錳鋅、福美鋅、葉黴淨、絡氨銅水劑等真菌藥劑,每7-10天防治一次,防治2-3次。

  • 3 # 專注農業E輩子

    番茄葉斑病只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面佈滿暗色圓形或不正圓形小斑點,後沿葉脈向四周擴大,到後期會破裂,穿孔甚至脫落。 可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6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1500-2000倍液、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10%苯咪甲環唑1500倍液、64%防毒礬400倍液、52%抑快淨水劑1800倍液、75%達科寧可溼性粉劑600倍液、80%大生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貌似“老實人”的蜀漢重臣蔣琬是如何執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