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蛋娃爸爸
-
2 # 劉一千五
秦孝公到秦始皇,有六個君主。秦孝公,還不是王,他的兒子稱文惠君,不久稱王,為秦惠文王。之後是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政(建秦帝國後,為秦始皇帝)。
由君主尊稱,就可以看出秦國的君主地位的變化。秦公——秦王——秦皇帝。已經封頂了。秦國的土地,人口,實力劇烈膨脹,不想有所作為都不行。
所以,賈誼《過秦論》裡有"孝公既歿,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弱秦……″的敘述。
這裡面的六代君主,秦孝公用商鞅變法,打下堅實的物質,法治基礎,國力由比強盛。秦惠王時,庶長章與楚國大戰,斬殺八萬楚軍,攻取漢中郡;用司馬錯攻佔巴,蜀兩郡,使秦國擁有"天府之國″的四川糧倉。秦武王欲窺周鼎,雄圖大志,只是英年早失,半途飲恨。到了秦昭王,親政前宣太后,穰侯蠶食山東(崤山以東)六國,伐殘韓,魏,楚,置南郡,黔中郡。
秦昭王四十六,七,八年秦趙惡戰,由韓野王攻上黨,戰長平,圍邯鄲。使趙國損失近四十五萬。趙國一蹶入振。秦昭王掃除統一大業中最頑強的軍隊。秦昭王之後,孝文王當了三天秦王,莊襄王三年秦王。"孝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的秦王政開始施行厲化遠交近攻。先後用十年時間把韓,趙,魏,楚,齊,燕……滅掉,統一了天下。
-
3 # 狐筆春秋
需要說明的是,從秦孝公到秦始皇不能說個個都是雄才大略的君王,至少孝文王(在位三天)和莊襄王(在位三年,沒有建樹)就擔不起這種稱呼,另外,輕驃好勇,受傷而死的秦武王以及大半生形同傀儡,後半生昏招迭出的昭襄王,算不算雄才偉略還待商榷。如此算來,當的起雄才偉略四字的怕只有秦孝公、惠文王和秦始皇三人了。那麼,是什麼讓秦國雖無明君卻依然可以迅速崛起,發展壯大,並最終併吞天下,橫掃六合呢?
一:絕境求存,只能進不能退的客觀現實
西周時期,秦還只是有爵而無地的諸侯,而在平王東遷之際,由於秦仲表現出色,功在王室,周天子為了酬答功臣,於是將已經被西戎侵佔蹂躪的面目全非的豐、岐舊地全數送給了秦國。自此,秦國正式擁有自己的封地。
但實際情況卻是,這些封地全都掌握在西戎手中,要想獲得土地,秦國必須透過戰爭來獲取。自首任秦君秦仲開始,轟轟烈烈的國土兼併戰整整進行了五十多年,其中有四位君王戰死沙場。
毗鄰強敵的秦國為了救亡圖存,不得不時刻緊繃逸豫可以亡國的神經,戰戰兢兢如赴如履的經營這方寸之地,哪裡還敢像中原各國一樣縱享聲色犬馬之樂?此外,深知創業維艱守國不易的秦國君王,開始有意識的將中原文化和西戎制度進行融合,總結出符合秦國發展的道路。
二:母系氏族的流風遺韻
地處西戎的秦國,受少數民族影響極深,很大程度上還保持著部分母系氏族的傳統。這就保證了他在沒有賢主的情況下,雄長有力的女主能夠乘勢崛起,總理國政,制御天下。
和中原各國的政治相比,秦國政治顯得更加人性化一些,首先,世居西戎,漢夷混雜的秦王朝並沒有繼承西周“立嫡以長”的宗法制。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更加註重嗣君的德行和能力。所以統觀秦國曆任君王,兄終弟及、棄庸取賢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政治的穩定和國家政策的持續性。
此外,秦國是先秦時期為數不多的,女人可以名正言順堂而皇之的臨朝決策的國家。期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宣太后羋月”她憑一己之力,揀拔賢能、開疆拓土,使剛剛崛起的秦國能夠不斷壯大,一舉成為雄視天下的一方霸主。此外,還有後來的華陽太后和夏太后,無不如此。這種開明的政治體制,使秦王朝在確保專制的同時還能維持一定程度的民主。有利於國家政治的長足發展。
二:法制制度的確立保證了政治的穩固
自秦孝公變法圖強振興秦國以來,法制制度在秦國根深蒂固,即便後來惠文王車裂了商鞅,但也並沒有因此而廢黜法家的思想。
集國權王權於一人,君王即天下的思想在秦國成了正統以後,“擇君以賢不以嫡”的選拔制度也隨之確立。秦昭襄王和莊襄王的繼位就是這一制度的典型表現。
此外,在君權集中制度之外,秦國一定程度上還保持著類似於早期的部落長老制度。也許是先祖創業艱辛的遺傳,秦國王室始終都保持著高度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只要是有利於國家政權穩定的制度和決定大多能夠得到堅決的貫徹施行。
再加上,歷代秦君雖然也有昏聵不明的,但是特殊的地理形勢與政策卻能夠很好的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崤山函谷關的堅固是秦國天然的屏障,讓他們進可攻,退可守,如此一來,郭坤得賢能與否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綜上所述,秦國曆代不出昏君的原因也就可見一斑了,優秀的制度,加強獨特的地勢,再加上開明的態度和優良的傳統。想要出昏君也難啊~除非就是從內部攻破堡壘,比如,秦二世胡亥時期的趙高之亂。不然天下人往往只能望秦興嘆了。
回覆列表
秦國首先是傳承的堅韌不拔,忠君愛國,英勇善戰的品格。然後才有了秦孝公和商鞅打破階級固化,建立讓耕者有其田,讓人人有機會晉爵的制度。
激活了人民的力量,讓秦國獲得了民心,持續的強大起來。其實秦孝公之後,除了秦始皇,其餘幾位個人能力都不怎麼樣,否則秦國不需要後面那麼多代才實現統一。如果秦孝公和商鞅再多活十年,就一定能夠實現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