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於兒淼
-
2 # 沈關榮1
有很多作業是教科書的附加印刷作業,病根在教學大綱編的超難,為執行教學大綱,大量作業輔助執行。編教科書的專家腦子進水了;把孩子們難道顯出他們水平。向誰反映,都是馬屁精,唱讚歌,倒黴的是孩子們,燬了一代或幾代孩子的健康
-
3 # 大唐唐王老唐
這有什麼好反應的,你可以直接找孩子任課老師溝通下,跟老師說清楚你孩子不需要或者沒能力完成那麼多作業,讓老師查作業的時候別查你孩子就是了。當然,與此同時有必要給學校和老師寫一份承諾書,承諾你孩子的學習成績全部由家長負責,與老師無關。
-
4 # 小熊簡筆畫
這種具體的事情找具體的老師溝通,向孩子班主任反應應該會有些效果。
孩子作業多目前仍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國家從1993年在教育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中小學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的素質教育,至今已經發展了二十多年。我們國家的教育也在全面的推行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心素質,力爭讓孩子們全面的發展。但是最終的升學率仍然是一個金字塔狀,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大學這些升學的過程中,仍然要透過考試。
教育資源的問題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學校有公辦有私立,大學有大專有一本二本有211和985。生源的優質與否,師資力量的好壞都有區別。
而對於學校來說,升學率仍是關鍵,關乎到自己的知名度和生源問題。而升學的問題目前仍然是透過考試來解決,不置可否自然要透過一定量的作業來提高考試能力。如果一所學校大膽的不做學生應試的準備,不考慮升學率的問題,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所學校和優質也掛不上鉤了,除非是職業技能學校。
如果假設完全取消應試升學的制度,常規來看,擁有更多社會資源的家庭能上好學校的機率會更高,貧窮人家的孩子能跳出成材的通道就更窄了,相對來說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成材的機率會更大。
可能回答的有些假大空,目前教育問題的現狀就是如此,教育資源教育制度的問題是比較複雜的社會問題,素質教育發展了很多年,學生仍然要升學,學校仍然要考慮升學率,要給學生們佈置大量的作業來練習應對考試,這是個大環境的問題,目前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
5 # 清奢姐
那得看是主觀還是客觀的。如果是自身因素做作業慢的話,或效率不高,而覺得作業多,就得自己想辦法養成好的做作業習慣;如果是報的課外班的作業,而增加作業量太多,完成困難,那得克服了,因為課外作業部分是自己額外加的;如果僅僅是學校作業多,那得了解班上同學對作業量的反應了,如果都覺得多,那找班主任和校長都可以反應。學校解決不了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反應。
-
6 # 吾家囡囡初長成
反應沒什麼用,但是比不反應好。
縱觀作業多的班級,孩子普遍成績不上不下。當然這裡指的是小學。初高中應該不存在作業多少的問題,反正天天都在做題。
我們學校有兩個典型班級,四年級有個班,每天都要延遲一個小時左右放學,晚上孩子最快完成作業在十點鐘。家長集體來學校鬧,班主任發了很大脾氣,完全沒有改善。
有個孩子反應,有天做完作業,直接刷牙洗臉就上學了。如果沒有完成,第二天去罰抄。但是班級成績總體在學校排名較低。班主任比較負責也很辛苦,事實上小學生這樣疲勞戰術效果不大。
而且只要孩子漏寫一項,就讓家長在學校陪孩子讀一個禮拜的書。最後因為有個女孩子因為罰抄二十遍只抄了10遍,胳膊被老師掐出血了,家長鬧大了,被迫離職。班級整體水平不高。
我們學校有個老師,是學校的典範,我們經常向她取經,她每天佈置作業極少,越是大考之前,越是作業少,孩子們成績出奇的好。而且孩子們非常喜歡她。四年級已經帶著班級孩子出了詩集。
刷題有用嗎?當然有用,不然學霸一天都泡在題海里。但是為什麼小學生不行呢?因為高中生主觀意識強,老師不讓熬夜,學生也會自覺熬夜。小學生還不具備,這種意識,所以效果很差。
既然改變不了現狀,家長不如引導孩子思想。我同事兒子因為沒有本地戶口,所以讀的私立學校,作業特別多,每次她媽媽見到我就抱怨:“以後絕對不要讀私立學校了!”每次抱怨時,孩子都聽著在。
所以導致孩子每次在辦公室做作業,只要遇到難題就在那大吼:“我為什麼要讀這個學校,這個學校這麼變態!”你看,這就是受家長的影響。
所以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學校以及老師,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不如從孩子的作業效率上去提高,甚至讓他愛上作業會更好!
-
7 # 永恆之輪迴
毛病太多了。寫作業的時候嫌多。考試的時候嫌分數少。平常你不練習,到時候能考高分嗎?不付出努力,你能有收穫嗎?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難道你一份耕耘還想獲得十份收穫嗎?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
回覆列表
孩子作業多不多,不能光看自己家孩子,要綜合全班孩子來衡量,畢竟每個班級四十多個孩子,老師不可能參照某一個孩子,會綜合中間水平,取決於自家孩子掌握知識如何,做作業有沒有三心二意或者拖拖拉拉!
現在老師很難做,孩子說不得,打不得,要哄著孩子,還得和家長打交道。我不是老師,只是一名小學生家長,我會尊重老師的意見,在孩子面前擁護老師的尊嚴,對老師有任何意見不會再孩子面前說老師不好,家園共育,需要家長支援老師,老師在學校教育孩子做人,學習知識,家長在家注重家庭教育,培養一個三觀正,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