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薄文簡志
-
2 # 聰明的四休
一般面試官分為兩種,一種是HR面試官,還有一種是專業面試官,專業面試官主要負責面試你有沒有工作能力,這種面試官很少會說謊,HR面試官是主要看你是不是在生活上時候公司的人,比如你是不是會穩定的來公司,你好多少薪資,很多HR都會把公司誇的非常好,各種福利待遇等等,所以HR說些小慌還可以理解,正常的公司都是這樣。
-
3 # 打雜小組第一副組長
題主所說的問題,在小公司有,但是正規一些的公司基本上不會做這種事情的。一面專業能力這塊基本上不會出現,二面HR的時候會有一些誇大成分,但是不會很誇張。如果是很誇張的那種那麼直接走人
-
4 # 志青
職場招聘,欺騙有多種,一一道來。
1. 原則性欺騙,絕對不能接受
什麼是原則性欺騙?
就是那種已經承諾的,不論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不論是面試官承諾的還是大boss承諾的,在和你沒有就變更進行商量的情況下,卻沒能執行到位的。
例如:承諾薪資稅後10k,實際發放卻8k,當然要排除特殊情況如請假、業績未達標等;承諾你是副總經理的,實際到崗卻給一個部門經理;承諾不會有出差任務的,實際卻三天兩頭把你往外地派,還美其名曰只有你有能力能搞定。
原則性欺騙,說直接的就是這個公司沒信譽。商業環境,信譽乃生存之根本,不光是公司與公司之間,還有公司與人之間(員工及客戶)。如果介紹這種欺騙,說宏觀點叫縱容不良企業發展;說微觀點就是自己的問題了,周瑜打黃蓋的事,除了說自己笨怪不得別人。
如何鑑別原則性欺騙?
面試前多瞭解,多準備。 對要面試的公司默默清除,比如大致的薪資水平、公司的規模發展情況、員工的離職率等等。自己沒準備被忽悠了,賴不得別人。比如同行業,你瞭解到同類公司,同類崗位,職責要求大體類似的情況下,薪資是10k,你去面試人家告訴你15k,那你就要掂量了,就需要就職責範圍什麼的多問問清楚。
有關承諾類的內容要求寫入勞動合同。比如崗位職責,薪酬標準等,你具體對什麼在意,就要提出寫入勞動合同,如果面試官有明確的理由,可以商量,如果沒有明確理由,顧左右而言他那種,你就要掂量了。
2. 規劃性欺騙,視欺騙的幅度, 酌情考慮
什麼是規劃性欺騙?
就是假設某種條件達成的情況下,做出的承諾,最終無法實現。 比如:面試官給出的條件是當你完成多少業績的情況下,薪資可以達到10K,可最終呢,業績是達到了,只給了你8k,然後一大堆理由,什麼業績不是獨立完成了,公司現在發展情況不如意了等等。
規劃性欺騙,有些是有預謀的,這種就堅決不能忍。 有些確實是客觀條件影響了,如果對自身影響不大,可以接受。 比如題目中提到的,如果面試時候說清楚,這麼多事情就是由你來做,才能拿到高的薪酬,這就正常。 如果沒告訴你這些事情必須由你做,最終卻以這些事情沒做 ,當成藉口降低你的薪資,那就是典型的有預謀的規劃性欺騙了,忍他作甚?
有些客觀條件影響了,比如:確實大環境、政策等沒預估到,導致公司發展受阻,或者團隊核心走了,影響了業務的進度等等,必然會有些承諾的做不到了,這種情況你就要酌情考慮了。
如何鑑別規劃性欺騙?
面試的時候一定要談清楚。比如:做哪些事情、出哪些成果、專案到什麼進度、團隊組建到什麼程度……你對應得到的回報是什麼?一定是一對一的,忌諱的就是核心的東西不說清楚。
和原則性欺騙的鑑別一樣,建議承諾放入勞動合同,看面試官怎麼說。
3. 發展性欺騙,看公司情況
什麼是發展性欺騙?
這種其實是公司面試人員過程中的一個常態,潛規則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誇大事實。比如公司的規模有100人,面試時候告訴你有150人。 公司現在正處在生存階段,未來還都沒想清楚的,就告訴你3年內上市,你會持多少多少股票之類。
發展性欺騙,目的都是好的,目的就是透過描繪宏偉藍圖,美好未來,吸引你這個優秀人才加盟。
所以建議就是:只要不過分,不要有賣藥的公司說自己能造坦克這種極度誇大的描述,自己去判斷是否能接受吧,因為這種欺騙只要是公司面試都避免不了。
綜上所述:
原則性欺騙,不接受。 規劃性欺騙,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斟酌。發展性欺騙,分辨。
回覆列表
要是我肯定不能接受,公司選擇我,與我選擇公司都是相互的,如果面試官是採用欺騙讓我進公司,那還讓我有什麼動力和心情待在這個公司,給這個公司效勞。
面試官代表的是公司的層次, 如果他不講誠信也就代表了公司不講誠信,那這個公司從一個小事上都可以看出公司的整體形象如何。即使不上升到公司層面,單從面試官個人來說,以後在公司總要接觸,抬頭不見低頭見,既然讓我知道他的欺騙那豈不是每見一次讓我加深一次對他的埋怨,同時也不利於團結同事,影響整體公司的氛圍。
對於這樣的公司,如果你覺得可以在這裡學到知識,獲得經驗,提升自己,那可以先在這這個公司學習一段時間,等學到所有該學的,炒了老闆就好。如果這個公司,這個不適合那也沒前途,學也學不到東西還累死累活的工作,趁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