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色膽縱橫

    朱標如果不死那肯定是明朝第二個皇帝,朱標從小受到比弟弟們好的多的教育,畢竟是太子嘛,以後要做皇帝的,如果朱標做皇帝那一定是個賢明的君主,不過可惜他對父親朱元璋的行事風格很不理解,從小受到儒家教育的他不能理解父親殘暴的性格,屢次謹言卻反被教育,雖明白老爹是為他好但那不是他想看到的,終於在父親強大的陰影下死去,朱元璋也是十分愛他這個兒子,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殊不知他從小寄人籬下,當和尚當乞丐,後投身革命事業,見識了多少殺戮和殘酷,不過老朱確實在馬皇后死後形事太過於偏激,沒人能阻止他殺人了,馬皇后雖然在他的屠刀下救過很多人,但到死也沒能感化朱元璋,不過朱元璋太愛自己的兒子朱標了,致使在朱標死後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太子,這個舉動不能說好,朱允炆還太小,也正是這個決定讓當時的四子燕王朱棣產生了奪權的野心,朱棣自認為自己能力比自己哥哥朱標強,不過長子做太子這非常合理,朱棣沒什麼可說的,但是讓朱允炆當太子那就太不講理了,兄終弟及,怎麼能讓自己晚輩當皇帝,以後都要跪拜這個侄子,心理的不平衡,加上姚廣孝的推波助瀾終於靖難獲得皇位,成為明朝第二位皇帝。

    如果朱標不死我覺得可能比朱棣做皇帝好,如果朱標做了皇帝朱棣也不會有造反的心,封地北平正好是明朝北方大門,朱棣可以發揮自己的愛好,幫哥哥守衛邊疆,這樣也挺好,對內應該也會提前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事實告訴我們朱棣沒有能達到這個目的,他太過於激進,比他老爹也不遜色,面對北方韃靼,瓦剌等蒙古分裂勢力時並沒有因為需要休養生息而能和平就和平能不戰就不戰,畢竟剛建國都要有恢復期儘量避免大的現役,朱棣卻反其道而行,北方有一點小動作他就故意擴大事端,大舉北征,雖然這也沒什麼不對,北方蒙古人也確實被打的很慘,不過大的戰爭對內沒有好處,如果換做朱標以他的性格應該不會這麼激進,有弟弟在北方守邊境也會放心,對內也會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

    至於如果朱標做皇帝明朝以後能走多遠那就不好說了,按照歷史規律王朝更替都是必然的,每個王朝除了開國初期比較勤儉務實外後面都會腐敗貪婪直至王朝滅亡,不過就朱標當時的情況而言不死好於死。

  • 2 # 張歡說故事

    明朝衰亡是歷史必然,只是時間長短而已。朱標死了明朝沒有滅亡,只是換了一個皇帝而已,不能說明明朝就會長治下去。

  • 3 # collyels

    偽命題,有可能不會出現燕王掃北,畢竟太子朱標做皇帝更有說服力,另外太子時年四十餘歲,從能力和處理事物上面更加從容。但不排除燕王仍有篡位的可能,首先燕王相比太子朱標更有能力和心機。但能否成功卻不一定。畢竟自己的大哥自小就跟隨在朱元璋的身邊南征北戰,在大臣和國家決策中更有信服力。對於朱棣的造反肯定有遠高於兒子朱允炆的戰略。所以朱棣肯定不敢輕易造次。即使朱棣想造反有可能就是朱高煦一樣的結局。

  • 4 # 開周說宋

    朱元璋立的太子,名叫朱標,他是嫡長子,出身正統,處事公平,禮賢下士,性情寬厚,從他爹朱元璋,到底下的文官武將,都挺喜歡他。

    但是朱標壽命太短,不到四十歲就一命嗚呼。朱標這一死,朱元璋秉承儒家理想國的皇位繼承原則,只好讓朱標的兒子來即位,這個繼承人就是後來的建文帝。

    建文帝像他爹朱標一樣性情寬厚,可惜寬厚得有點兒過了頭。大臣讓他削藩,他不好好削,既沒能削弱藩王的勢力,還給了藩王造反的理由——鎮守北京的怪叔叔朱棣以“靖難”為由,殺掉朝廷派駐在北京的官員,起兵造反,一路勢如破竹地打到南京,趕走了建文帝,自己當了皇帝。

    朱棣不但繼承了朱元璋刻薄殘忍的性格,而且將這一性格進一步發揚光大,他刻薄到了變態的地步,殘忍到了禽獸不如的地步。

    朱棣得位不正,所以如履薄冰,害怕百姓不服,害怕大臣背後說壞話,更害怕其他藩王走他的老路,把他或者他的後代子孫趕下臺去。

    為了讓臣民服氣,他窮兵黷武,五次親征蒙古,花光了財政收入,榨光了民脂民膏,而實際上的軍事效果呢?幾十萬大軍沒有遇到過一支蒙古軍隊,前前後後五次出征,總共俘虜和殺死的蒙古人加一塊兒不到一千人。

    為了讓附屬國服氣,他耀武揚威,讓鄭和的船隊七下西洋,花錢比親征蒙古更多,經濟效益一分錢也沒收回來,只收回幾批象牙、犀角、珍珠、沉香等奢侈品,而且還是用價值更加昂貴的絲綢和瓷器換來的。

    為了杜絕藩王模仿他造反,他制定了非常變態非常愚蠢的分封制度,禁止藩王經商、做官、參加科舉考試,禁止他們離開封地。在另一方面,他又立下祖宗家法,將藩王及其子孫們全部包養起來。結果呢,他把本來用於拱衛中央的藩王變成了一窩又一窩的豬。這些豬不事生產,不學文化,卻又殘忍好色,愚蠢自私,殺人放火,欺男霸女,跑馬圈地,白晝搶劫,無惡不作,無所不為,將老百姓與朱姓子孫的矛盾激化到了一把火就能點著的地步。

    朱棣的造反,朱棣的國策,朱棣的藩王制度,為明王朝埋下大爆炸的三根引線。他和他子孫的變態性格則將這些引線慢慢點燃,即使沒有李自成造反,即使沒有女真人入侵,被藩王制度掏空財政和傷透民心的明王朝也會在小冰期的大災荒中被遍地饑民砸得粉碎。

    而所有的這些結局,歸根結底都是朱棣一手決定的。假如朱標不死,他會為後來的明代皇帝立下一套相對寬厚的祖宗家法,後來的皇帝絕對不至於像朱棣那樣變態,明王朝應該可以從大饑荒中挺過去,一直堅持到鴉片戰爭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90後喜歡待在工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