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因為肺的下部是與膈肌相貼的,利用手掌疊加拳頭衝擊上腹部,快速推動膈肌,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衝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於氣管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
具體方法
●受害者站著或坐著:
救護者站在受害者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受害人的肚臍和兩側肋骨之間的部位(即上腹部);另一手為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擠壓(即向腹後、向上擠壓),反覆衝擊性擠壓,直至阻塞物被吐出為止。
●受害者躺倒在地,由於缺氧而不省人事:
使受害者仰臥,兩腳左右分開跪於受害者臀部兩側,一手以掌根按壓肚臍與兩側肋骨之間的部位(即上腹部),為加強力量,另一手掌疊加在這手掌之上,雙手反覆迅速用力、衝擊性的擠壓、推動上腹部,直至咽喉、氣管異物排出。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無援:
用自己的拳頭按在上腹部(同上述位置),為增加力量,另一隻手掌按在該拳頭上,此時,頸部、喉部及胸部肌肉放鬆,手掌握拳頭貼緊上腹部並快速向上向後衝擊(推擊),推動膈肌擠壓肺部,使氣體透過氣管衝出異物。也可用圓角或椅背代替拳頭,快速擠壓腹部。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鈍的物件都可以用來擠壓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受害者是1歲以下的嬰兒:
救護者坐在地上,將嬰兒仰臥於大腿上或堅固的表面上,或者讓嬰兒坐在大腿上,面朝救護者,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擠壓器”(使用拳頭就太大了),迅速向裡向上擠壓(注意輕柔一點)。
●受害者溺水後被噎:
應託扶其背使之臉朝一側臥躺,救護者兩腳分開跪在受害者臀部兩側,雙手成掌疊置於受害者膈下部(即上腹部),向腹後上方快速推按,可以擠出肺裡的進水,使受害者心肺易於復甦。
原理
因為肺的下部是與膈肌相貼的,利用手掌疊加拳頭衝擊上腹部,快速推動膈肌,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衝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於氣管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
具體方法
●受害者站著或坐著:
救護者站在受害者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受害人的肚臍和兩側肋骨之間的部位(即上腹部);另一手為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擠壓(即向腹後、向上擠壓),反覆衝擊性擠壓,直至阻塞物被吐出為止。
●受害者躺倒在地,由於缺氧而不省人事:
使受害者仰臥,兩腳左右分開跪於受害者臀部兩側,一手以掌根按壓肚臍與兩側肋骨之間的部位(即上腹部),為加強力量,另一手掌疊加在這手掌之上,雙手反覆迅速用力、衝擊性的擠壓、推動上腹部,直至咽喉、氣管異物排出。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無援:
用自己的拳頭按在上腹部(同上述位置),為增加力量,另一隻手掌按在該拳頭上,此時,頸部、喉部及胸部肌肉放鬆,手掌握拳頭貼緊上腹部並快速向上向後衝擊(推擊),推動膈肌擠壓肺部,使氣體透過氣管衝出異物。也可用圓角或椅背代替拳頭,快速擠壓腹部。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鈍的物件都可以用來擠壓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受害者是1歲以下的嬰兒:
救護者坐在地上,將嬰兒仰臥於大腿上或堅固的表面上,或者讓嬰兒坐在大腿上,面朝救護者,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擠壓器”(使用拳頭就太大了),迅速向裡向上擠壓(注意輕柔一點)。
●受害者溺水後被噎:
應託扶其背使之臉朝一側臥躺,救護者兩腳分開跪在受害者臀部兩側,雙手成掌疊置於受害者膈下部(即上腹部),向腹後上方快速推按,可以擠出肺裡的進水,使受害者心肺易於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