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語老師覃冠平
-
2 # 英語學人
我自己的路徑是讀原版書和聽有聲書,和網上聊天。
在過了六級之後,考研英語及格的難度也不大。所以,在這個階段,學英語不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娛樂自己了。
讀原版書除了在網上能買到原版書和英漢對照版, 很多閱讀app如Kindle都提供免費公版書。我們通常所謂的名著如《傲慢與偏見》, 《雙城記》,《白鯨》,《國富論》,《夢的解析》等,都有免費公版。
一檢查,我的書架內,竟然連美國語文都有。
聽有聲書很多書都有audio版本,不但名著,還有流行書,通常是配音演員閱讀,質量很高。很多audio book流入了中國。我聽過Kate閱讀的《傲慢與偏見》,聲音裡有濃厚的英格蘭風情。
網上聊天最不耗耐心和毅力的就是網路聊天了。很多玩過Facebook的都知道,願意和中國人溝通的老外都是東南亞那邊的,比如越南、印尼和菲律賓。交一個真正的歐美老網路友比進入一個外資(歐美)企業還難。我的辦法是,在一些對熱點事件進行評論的老外的評論下進行有見地的評論。透過這種辦法,我加了好幾個歐美的老外。
下圖是我Facebook裡申請加我好友的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東南亞的。英語比我都差,我加他們幹嘛。。。
我也試過透過看美劇學英語,然而故事情節太吸引人,對於某些聽不懂的橋段,我按捺不住看下去的衝動,沒有回去仔細聽。透過看美劇學英語,於我不通。
-
3 # 彭斯斯
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必須熟練使用英語,如果從事國際業務而不會使用英語,完全靠英語翻譯來協助你開展工作,那一定沒有自己能看,能讀,能寫,能譯,能談來的更自在靈活,工作效率一定會更高。
非英語專門類的本科生獲得大學英語四級是基本要求,六級是較高要求。其實,獲得四,六級,真正參加工作後,要熟練地使用英語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艱難的去走,大學英語所學的內容依然很淺,很短,何況以應試為主的今天,大學英語把聽力及考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生活中,英語的重點是聽、說、讀與寫。與學生期的要求不一致。因而,工作後,要花大力氣來補習說,讀與寫的能力。
為了獲得這四種最實在的能力,可以透過一定的方法和途徑來達到。
1.聽力。英語電視節目,短影片純正英語節目,英語電影或紀錄片等。實踐中,多參加外方出席的會議,聚會,參觀考察等。
2.說。母語為英語的外華人在中國從業者多,找機會結成好友,互相幫助與交流。參與同外方的會議,談判或議事。敢於大膽地說。
3.讀。原版英美作品,原版英美期刊雜誌等。或由英美人編輯書寫的檔案,方案等。合同範本,招標檔案,澄清檔案,可行性研究書等。
4.寫作。加強與外方商務英語信函寫作以及日常郵件溝通寫作。
回覆列表
怎樣“英語閱讀”,決定你“後46級英語”走向
都是為了“提高”英語而做英語閱讀(排除那些不是為了“提高”英語,而是為了“提分”的應試英語閱讀),現在的問題是:你拿到一篇英語文章(原版英語文章或者非原版英語文章)後,你是“怎麼閱讀”?
一、Put English into Chinese:做把英語“翻譯”成中文的“英語閱讀”。
而所謂的“提高英語”又是指“用翻譯”過來的中文做“英語閱讀”時,是用中文“提高”(擴大)英語詞彙量,用中文“提高”分析英語文章中“長句難句”的能力,用中文“提高”英語語法分析的能力,“提高”用中文“翻譯”的能力。
這就是多數人對“用英語提高英語水平”的最常見“理解”。
把讀到的英語“翻譯”成中文理解可能還算容易,把讀到的英語“翻譯”成英語來理解,你會嗎?你做的到嗎?
二、 Put English into English:做把英語“翻譯”成英語的“英語閱讀”。
我們更深層的問題是:當我們“用一門外語(中文)”去學習和掌握“另外一門外語(英語)”的時候,我們能掌握這門“外語”嗎?
我們只有用這門外語去掌握這門外語,我們才真正有可能掌握這門外語。
學英語、讀英語是需要“翻譯”的。不過,我們這裡說的英語學習和英語閱讀中的“翻譯”,不是指把它“翻譯”成中文(語外翻譯),我們說的“翻譯”是指把它“翻譯”成英語(語內翻譯)。
比如,讀到She walked into the bathroom,不是把walk into“翻譯”成中文:走進(語外翻譯),而是把walk into“翻譯”成英語go into, enter等等(語內翻譯)。
對於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是高年級課程中的一項能力基本功和訓練。
對於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卻從來沒接受這樣的訓練,也不具備這樣的“語內翻譯”能力。
對於“都是為了提高英語,或更好更快提高英語”的共同目標而言,其實,學英語並不分什麼“英語專業學習”和“非英語專業學習”:專業不同,但通往共同目標的手段卻是相同的。也必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