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將對外擴張侵略定為國策,也由此日本的陸軍、海軍經歷了不斷擴張的過程。至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本陸、海軍各有幾次較大的擴張,情況大致如下:
日本陸軍
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後,在薩摩、長州等西南強藩支援下,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社會改革。明治初年,日本全國的陸軍分散掌握在各藩手中,不僅服裝、武器不統一,甚至連軍制、訓練也都千差萬別,諸如薩摩陸軍學習英國,紀州陸軍學習德國等。
1、統一軍制·近衛兵、鎮臺兵的設立
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開始改革陸軍軍制,從薩摩、長州、土佐三藩徵召軍隊,組成近衛兵,隨後,全國各藩的陸軍被勒令解散,改建為東京、仙台、大阪、熊本4個鎮臺,所屬部隊稱為鎮臺兵。此後,無論是近衛兵還是鎮臺兵,均統一學習法國陸軍制度,是為近代日本陸軍的起始。
2、4鎮臺擴張為6鎮臺
(日本美術作品,1874年入侵臺灣)
1872年,明治政府設立陸軍省,並頒佈徵兵令,施行全民義務兵制度(常備兵役期三年)。1873年,日本陸軍原有的四個鎮臺擴張為6個鎮臺,即東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形成了後來甲午戰爭時日本陸軍6個師團的雛形。每個鎮臺下轄師管區、總營、分營等層級,總計6個鎮臺擁有14個步兵聯隊、3個騎兵大隊、18個炮兵小隊、6個輜重兵小隊、9個海岸炮兵隊,平時編制31680人,戰時動員後可以達到46350人。就在這次軍制擴張後,1874年日本挑起侵略中國臺灣的事件,近代日本陸軍首次邁出了侵略他國的步伐。
3、從鎮臺到師團
1878年,明治政府在陸軍省之外,新設參謀本部、監軍本部,形成了陸軍省總理軍務、參謀本部負責制定戰略規劃、監軍本部掌握軍令的三總部架構。
(1890年,以清軍入侵日本為假設背景的日本海陸軍大演習後,中國、北韓等各國駐日使節與日本陸軍軍官的合影)
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改革軍制,由原先最大編制為聯隊的模式,擴充套件為由多個步兵聯隊編成旅團級別的軍團。進而到了1888年,近衛兵以及6個鎮臺進行兵力擴充,改為師團,分別改為近衛師團和第一至第六師團,7個野戰師團總兵力平時擴張到了12萬3千餘人。再加上北海道屯田兵、要塞炮兵、對馬警備隊等部隊,總計日本陸軍在戰時可達到22萬人規模。此時,日本陸軍的軍制則已全面轉向德國,且在德國總教習梅克爾指導下對野戰戰術等進行了全面研究。
日本海軍
和日本陸軍的情況類似,日本明治政府成立時,其海軍部隊大多是從原幕府和各藩歸攏而來,軍艦數量少、型號雜亂。1872年,明治政府設立海軍省,初步統一全國海軍管理,此時日本海軍的實力是17艘軍艦(13艘戰鬥軍艦、4艘運輸艦)、總排水量13812噸。
第一次海軍擴張計劃
(日本第一次海軍擴張的標誌性成果——從英國訂造的鐵甲艦“扶桑”)
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臺灣的時間結束後,為了儘快加強海軍力量,日本海軍省於1875年獲准實施第一次海軍擴張計劃,其主要的內容就是向英國一口氣訂造了3艘二等鐵甲艦,即“扶桑”“金剛”“比叡”,同時在日本國內自造了炮艦“清暉”“天城”“磐城”和座艦“迅鯨”、練習艦“淺間”“石川”“館山”。
在此期間,日本海軍實施類似海軍軍區的制度,即鎮守府制度,在海軍省直轄下,於地方設立鎮守府,1876年在橫濱設立了首個鎮守府——東海鎮守府。
第二次海軍擴張計劃
(日本第二次海軍擴張計劃的標誌性成果——從法國訂造的“松島”艦)
1882年,以中國為假想敵,日本政府開始新一輪海軍擴張,計劃從1883年開始,以5年時間新增32艘軍艦(後又反覆修正)。其後向英國訂造了巡洋艦“浪速”“高千穗”“筑紫”“千代田”、魚雷艇“小鷹”,向法國訂造了巡洋艦“畝傍”“千島”“松島”“嚴島”,日本國內自造了炮艦“橋立”“葛城”“武藏”“高雄”“大和”“愛宕”“鳥海”“摩耶”“赤城”“八重山”“秋津洲”以及16艘魚雷艇。
在這一階段,隨著海軍艦船的增多、兵力的增加,日本海軍的鎮守府從最初的1個擴張到了3個,即橫須賀鎮守府、吳鎮守府、佐世保鎮守府。由各鎮守府所轄的軍艦中挑選精銳,日本海軍的戰備艦隊(此前稱為常備小艦隊)升格為常備艦隊。
第三次海軍擴張計劃
(日本第三次海軍擴張計劃的標誌性成果——從英國訂造的“吉野”艦)
1890年後,因為中國和英國關係不斷密切,日本海軍的假想敵從中國海軍擴充套件為中國海軍和英國海軍中國艦隊所組成的聯合艦隊,為此日本海軍省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計劃,意圖將日本海軍艦艇排水量提高到12萬噸規模。首先經議會透過,向英國訂造了巡洋艦“吉野”“須磨”和魚雷炮艦“龍田”等軍艦,隨後因為海軍省所提的方案規模太大,幾度被議會駁回,最終則在明治天皇的親自出面支援下得以推行,訂造了鐵甲艦“富士”“八島”,巡洋艦“明石”,通報艦“宮古”等。
此時,日本海軍的艦船兵力已經凌駕中國北洋海軍之上。
上述就是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陸海軍擴張的大致情況。
近代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將對外擴張侵略定為國策,也由此日本的陸軍、海軍經歷了不斷擴張的過程。至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本陸、海軍各有幾次較大的擴張,情況大致如下:
日本陸軍
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後,在薩摩、長州等西南強藩支援下,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社會改革。明治初年,日本全國的陸軍分散掌握在各藩手中,不僅服裝、武器不統一,甚至連軍制、訓練也都千差萬別,諸如薩摩陸軍學習英國,紀州陸軍學習德國等。
1、統一軍制·近衛兵、鎮臺兵的設立
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開始改革陸軍軍制,從薩摩、長州、土佐三藩徵召軍隊,組成近衛兵,隨後,全國各藩的陸軍被勒令解散,改建為東京、仙台、大阪、熊本4個鎮臺,所屬部隊稱為鎮臺兵。此後,無論是近衛兵還是鎮臺兵,均統一學習法國陸軍制度,是為近代日本陸軍的起始。
2、4鎮臺擴張為6鎮臺
(日本美術作品,1874年入侵臺灣)
1872年,明治政府設立陸軍省,並頒佈徵兵令,施行全民義務兵制度(常備兵役期三年)。1873年,日本陸軍原有的四個鎮臺擴張為6個鎮臺,即東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形成了後來甲午戰爭時日本陸軍6個師團的雛形。每個鎮臺下轄師管區、總營、分營等層級,總計6個鎮臺擁有14個步兵聯隊、3個騎兵大隊、18個炮兵小隊、6個輜重兵小隊、9個海岸炮兵隊,平時編制31680人,戰時動員後可以達到46350人。就在這次軍制擴張後,1874年日本挑起侵略中國臺灣的事件,近代日本陸軍首次邁出了侵略他國的步伐。
3、從鎮臺到師團
1878年,明治政府在陸軍省之外,新設參謀本部、監軍本部,形成了陸軍省總理軍務、參謀本部負責制定戰略規劃、監軍本部掌握軍令的三總部架構。
(1890年,以清軍入侵日本為假設背景的日本海陸軍大演習後,中國、北韓等各國駐日使節與日本陸軍軍官的合影)
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改革軍制,由原先最大編制為聯隊的模式,擴充套件為由多個步兵聯隊編成旅團級別的軍團。進而到了1888年,近衛兵以及6個鎮臺進行兵力擴充,改為師團,分別改為近衛師團和第一至第六師團,7個野戰師團總兵力平時擴張到了12萬3千餘人。再加上北海道屯田兵、要塞炮兵、對馬警備隊等部隊,總計日本陸軍在戰時可達到22萬人規模。此時,日本陸軍的軍制則已全面轉向德國,且在德國總教習梅克爾指導下對野戰戰術等進行了全面研究。
日本海軍
和日本陸軍的情況類似,日本明治政府成立時,其海軍部隊大多是從原幕府和各藩歸攏而來,軍艦數量少、型號雜亂。1872年,明治政府設立海軍省,初步統一全國海軍管理,此時日本海軍的實力是17艘軍艦(13艘戰鬥軍艦、4艘運輸艦)、總排水量13812噸。
第一次海軍擴張計劃
(日本第一次海軍擴張的標誌性成果——從英國訂造的鐵甲艦“扶桑”)
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臺灣的時間結束後,為了儘快加強海軍力量,日本海軍省於1875年獲准實施第一次海軍擴張計劃,其主要的內容就是向英國一口氣訂造了3艘二等鐵甲艦,即“扶桑”“金剛”“比叡”,同時在日本國內自造了炮艦“清暉”“天城”“磐城”和座艦“迅鯨”、練習艦“淺間”“石川”“館山”。
在此期間,日本海軍實施類似海軍軍區的制度,即鎮守府制度,在海軍省直轄下,於地方設立鎮守府,1876年在橫濱設立了首個鎮守府——東海鎮守府。
第二次海軍擴張計劃
(日本第二次海軍擴張計劃的標誌性成果——從法國訂造的“松島”艦)
1882年,以中國為假想敵,日本政府開始新一輪海軍擴張,計劃從1883年開始,以5年時間新增32艘軍艦(後又反覆修正)。其後向英國訂造了巡洋艦“浪速”“高千穗”“筑紫”“千代田”、魚雷艇“小鷹”,向法國訂造了巡洋艦“畝傍”“千島”“松島”“嚴島”,日本國內自造了炮艦“橋立”“葛城”“武藏”“高雄”“大和”“愛宕”“鳥海”“摩耶”“赤城”“八重山”“秋津洲”以及16艘魚雷艇。
在這一階段,隨著海軍艦船的增多、兵力的增加,日本海軍的鎮守府從最初的1個擴張到了3個,即橫須賀鎮守府、吳鎮守府、佐世保鎮守府。由各鎮守府所轄的軍艦中挑選精銳,日本海軍的戰備艦隊(此前稱為常備小艦隊)升格為常備艦隊。
第三次海軍擴張計劃
(日本第三次海軍擴張計劃的標誌性成果——從英國訂造的“吉野”艦)
1890年後,因為中國和英國關係不斷密切,日本海軍的假想敵從中國海軍擴充套件為中國海軍和英國海軍中國艦隊所組成的聯合艦隊,為此日本海軍省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計劃,意圖將日本海軍艦艇排水量提高到12萬噸規模。首先經議會透過,向英國訂造了巡洋艦“吉野”“須磨”和魚雷炮艦“龍田”等軍艦,隨後因為海軍省所提的方案規模太大,幾度被議會駁回,最終則在明治天皇的親自出面支援下得以推行,訂造了鐵甲艦“富士”“八島”,巡洋艦“明石”,通報艦“宮古”等。
此時,日本海軍的艦船兵力已經凌駕中國北洋海軍之上。
上述就是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陸海軍擴張的大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