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ing 120.260.14.8 每個資料包為32位元組:
應答 來自 120.260.14.8:位元組=32 延遲小於1ms 生存期=64
這裡應該好理解,ping包預設大小是32位元組,因為你ping的地址應該是你自己的電腦,所以延遲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小於1ms,TTL是網路專業術語,設定在一個數據包裡是為了防止一個地址錯誤的資料包在整個網路裡無限迴圈導致網路問題,每種系統預設的TTL值是不同的,win7預設64,每經過1臺路由器的轉發TTL就會減少1,當TTL的值等於0的時候,路由器就不再轉發這個資料包直接丟棄(這裡說的路由器是網路裝置,不是家用的那種),因為你是自己ping自己電腦,所以沒有經過路由器轉發,TTL還是64沒有變。
ping 狀態 對 120.260.14.8
包:發了4個,收到4個,丟包0個(0%丟失)
這句也好理解,你發一個包到目標地址,那個地址再回復一個包告訴你它收到了,這樣就是ping1次並且成功了,ping預設連續發4個包,所以正常情況也是收到4個包,沒有丟失,當網路環境有問題的時候ping經常會出現丟包的,這裡也就會反應出來,而上面解釋的那4行一樣的語句裡也會出現不一樣的表現。
每個ping一次來回需要的毫秒數(這裡是我自己的理解,照字面翻譯就不太好懂):
最小0ms,最大0ms,平均0ms
這裡都是0ms也是因為你ping的是自己,如果ping其他正常使用的網站什麼的,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統計了。
pinging 120.260.14.8 每個資料包為32位元組:
應答 來自 120.260.14.8:位元組=32 延遲小於1ms 生存期=64
應答 來自 120.260.14.8:位元組=32 延遲小於1ms 生存期=64
應答 來自 120.260.14.8:位元組=32 延遲小於1ms 生存期=64
應答 來自 120.260.14.8:位元組=32 延遲小於1ms 生存期=64
這裡應該好理解,ping包預設大小是32位元組,因為你ping的地址應該是你自己的電腦,所以延遲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小於1ms,TTL是網路專業術語,設定在一個數據包裡是為了防止一個地址錯誤的資料包在整個網路裡無限迴圈導致網路問題,每種系統預設的TTL值是不同的,win7預設64,每經過1臺路由器的轉發TTL就會減少1,當TTL的值等於0的時候,路由器就不再轉發這個資料包直接丟棄(這裡說的路由器是網路裝置,不是家用的那種),因為你是自己ping自己電腦,所以沒有經過路由器轉發,TTL還是64沒有變。
ping 狀態 對 120.260.14.8
包:發了4個,收到4個,丟包0個(0%丟失)
這句也好理解,你發一個包到目標地址,那個地址再回復一個包告訴你它收到了,這樣就是ping1次並且成功了,ping預設連續發4個包,所以正常情況也是收到4個包,沒有丟失,當網路環境有問題的時候ping經常會出現丟包的,這裡也就會反應出來,而上面解釋的那4行一樣的語句裡也會出現不一樣的表現。
每個ping一次來回需要的毫秒數(這裡是我自己的理解,照字面翻譯就不太好懂):
最小0ms,最大0ms,平均0ms
這裡都是0ms也是因為你ping的是自己,如果ping其他正常使用的網站什麼的,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統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