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叫阿過
-
2 # 圈外扒姐
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
港片的型別非常多:武俠片、動作片、恐怖片、愛情片、倫理片、紀錄片等等。這些型別除了武俠片之外,跟其它國家、地區的電影題材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為什麼會有香港電影大部分都是打打殺殺的這種錯覺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歷史原因眾所周知,香港在1997年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電影就是在被殖民這段屈辱歷史中誕生的。關於香港電影誕生的起始眾說紛紜,扒姐記得有兩種:1.1909年美國傑明布拉斯基與香港人梁少坡合作的《偷烤鴨》;2.大致這個時間前後由京劇《定軍山》改編成的黑白默片。不管那種說法,我們都可以發現:香港電影誕生於最混亂、最屈辱的年代!藝術來源於生活,電影亦是如是——混亂的年代拍出的電影當然是打鬥比較多。
到了三四十年代,武俠小說開始逐漸興起。這種酣暢淋漓、快意恩仇的江湖為電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特別是邵氏更是將武俠電影推向了頂峰。但是別忘了,這時候的香港電影,風月片完全可以是說是和武俠片齊頭並進的存在。與此同時,其它很多型別的片子也拍了非常多,但是由於關注少的原因,我們往往就忽略了。
到了八九十年代香港黑幫題材的電影日益增多,這同樣是有歷史原因的。彼時的香港成立廉政公署以後,加大了對黑社會和貪汙的打擊力度。於是,大量的黑社會人員開始了洗白之路,因為當時的電影行業最賺錢,所以黑社會成員積極投身於電影行業。他們一邊賺錢,一邊美化自己,所以拍了大量洗白、美化黑社會的電影。比如大家熟知的《跛豪》、《雷諾轉》、《古惑仔》等等。本身拍的就是黑幫題材,所以自然感覺打打殺殺特別多。
但是這一時期其它型別的片子同樣很多啊,比如王晶、周星馳的喜劇片;林正英、午馬的恐怖片;王家衛、許鞍華的文藝片等等。再加上香港和內地意識形態和文化上的差異,還有很多片子我們連看的機會都沒有。
商業原因電影是工業化的產物,其本質只是一種商品。站在生意人的立場上來看,自然是怎麼賺錢怎麼拍。可打打殺殺的電影往往能夠更好地和商業結合,比如武俠片、動作片、警匪片等等。其中加入了這些鏡頭對觀眾有很大的吸引力。這一點,只要能夠明白王家衛和許鞍華的電影為啥大都是叫好不賣座就明白了。
電影本身的原因打打殺殺不管怎麼拍,都必須要為劇情服務,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從頭打到尾。一般打戲往往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對推動劇情至關重要。其實現在很多的打戲並不只侷限於武俠片、動作片、警匪片,甚至很多文藝片、恐怖片、愛情片中都有。
其實這應該跟商業原因結合來看——觀眾喜歡什麼,電影人就“生產”出什麼樣的片子;什麼樣的片子最賣座,那麼我們就拍什麼樣的片子。其實,我用一句話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香港一年能拍出500部左右的電影,打打殺殺的片子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
3 # 小小的港迷
首先影片分幾大類,喜劇,動作,愛情,劇情,恐怖,香港冷門的例如戰爭動漫科幻什麼的就不列舉了,而其中,大部分賣座的都被動作和喜劇瓜分了市場。
首先從我個人的角度開始分析,對香港電影的認知開始。
從獨臂刀開始,張徹的暴力美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
七十年代,李小龍,狄龍,姜大衛,末期的成龍和洪金寶,八十年代的洪金寶福星系列,袁家班,成龍,李連杰,徐克的鬼才,吳宇森的暴力美學,七小福等等,太多了,百花齊放,更重要的是喜劇和動作有一個很好的結合,九十年代,周星馳的喜劇模式更加獨霸市場,但動作片也沒有停下,更加多元化,黑社會不再是槍林彈雨,更多了街頭拼殺的古惑仔,李連杰的黃飛鴻一直延續,徐克的武俠片,新崛起的甄子丹,成龍的好萊塢之旅,劉偉強的動作視覺大片,更多的是還有很多大反派也被很多人牢記,周比利,盧惠光,鄒兆龍等等,千禧至今,少了很多了,斷層明顯,老的打不動了,鏡頭靠剪輯而不是一氣呵成了。
個人的看法,其實與其說很多打打殺殺,我覺得眾多種類來說,我覺得只有動作片是永恆的,比起喜劇來說,更耐看吧,打打殺殺更能吸引眼球,比如新聞頭版一個是xxx獲得諾貝爾,一個是xxx黑社會火拼,誰會更多人看呢?以前許冠文喜劇橫行七八十年代,終會被替代,周星馳橫行九十年代,到現在很多人都說他退步了,但成龍甄子丹吳京這些人都依然很打得,每次創意都挑戰新高度。
有點跑題了,但打打殺殺是很多人的誤解
-
4 # 福州禪武
格鬥是所有人類的最基本的安全需求,而香港當時在英國的統治下,以及我們的民族還沒開始昌盛期,還是比較壓抑,功夫片能夠宣洩我們的情緒,滿足我們精神需求。
其次,動作片,武打片拍攝的成本很低,人物對打尋仇復仇就可以達到非常大好的商業效果,賺錢又低成本。
中國的傳統武術估計有300多種流派拳法,這為拍攝武打片提供了非常多的素材。
回覆列表
這幾年出來很少的一些三不管地區還有點危險,沒啥事了,因為香港以前是英國皇家警察管理,迴歸這麼多年了,情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