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尼古拉斯憶心

    李清照。她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曲,婉約靈動,意蘊深長;她的人格,率真灑脫,閃耀千古。在一個女性生存空間極其狹小的時代,她活出了自我,活出了尊嚴,活出了很多女人連想都不敢想的炫酷人生。

    對於這一切,世人多驚歎於她非凡的才華和個性。卻常常忽視了她背後——那些頂著世俗壓力,為她的成長成才成功創造機會的男人們。

    他在詩中表達了對於唐朝中興的讚頌—— 玉環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潼關戰骨高於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鐵馬從西來,郭公凜凜英雄才。 舉旗為風偃為雨,灑掃九廟無塵埃…… 李清照看罷,若有所思。在父親的鼓勵下,十六歲的李清照附和了《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以批判反思的視角回望這段歷史——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 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蘇軾本來也想寫類似題材,但讀罷他的文章,感嘆了一句:“我可以擱筆了!” 晁補之結識李清照,還是通過其父李格非。晁李二人不僅師出同門,還是山東老鄉,而且都在太學任過教。因此兩人私交甚密,經常一起談詩飲酒。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晁補之認識了李清照,並對這個小女子的才情文章大為欣賞,甚至多次當著“直男癌”氾濫的士大夫的面,稱讚李清照。 而李清照也對這位長輩懷有特別的敬意。在那篇著名的《詞論》中,李清照“歷評諸公歌詞,皆指摘其短,無一免者”,把包括蘇軾、晏殊、歐陽修在內的主流詞家全部數落了個遍,卻唯獨沒有數落晁補之。 而且,細讀《詞論》會發現,李清照的很多觀點,都跟早年晁補之在《評本朝樂章》中的觀點不謀而合。晁補之作詞強調音律諧婉、語言圓潤,而這恰恰也是李清照所主張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晁補之既是她的知音,也是她的老師。作為晚輩,她即便沒有拜師,至少也有“偷學”—— 晁補之有“醉猶倚柔柯,怯黃昏,這一點愁,須共花同瘦。”(《洞仙歌》) 李清照有“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晁補之有“為何事、年年春恨,問花應會得。”(《歸田樂》) 李清照有“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點絳脣》)…… 猛地一看,是不是一脈相承?不過令人服氣的是,李清照學著學著,就把老師超越了。 李清照的丈夫 第三位重要的男人,也是大家最熟知的——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

    趙明誠是御史中丞趙挺之的三子。初識李清照時,他是太學生,而李清照已經是京圈有名的詞人。 1101年,21歲的“迷弟”趙明誠把18歲的“女神”李清照娶進了門。二人婚後甜蜜融洽,即便兩個家庭出現政治矛盾,也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婚姻。 最難能可貴的是,夫妻二人志趣相投。趙明誠是金石學家,熱衷收藏古玩文物,李清照對此也頗有興趣。

    因為他是發自內心地尊重和欣賞愛人的才華。在愛情的感召下,李清照也文思泉湧,一首首佳作紛至而來,她的詩詞創作進入成熟期。 當然,婚姻後期,二人還是爆發過一些衝突的。而且趙明誠去世三年,李清照又走進了新的婚姻。對於這樣的結局,很多人深表遺憾。其實後人不必苛責。在充滿意外的人生旅途上,他們陪伴彼此走過了三十年。一路上,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最終,一個成了名震天下的金石家,一個成了驚豔千古的女詞人,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完美呢?

  • 2 # 麋鹿的酒館

    01、李清照其人

    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是標準的白富美,常年生活在不知煙火味的後花園裡,日子是標準的官家小姐,只是,她比普通的官家小姐通透的多,思考的多,她要的哪裡只是這一星半點兒的富貴生活呢?自然而然的多了幾分才情。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活潑可愛、天真爛漫,尤愛喝酒,有詞為證: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活脫脫的鬼靈精怪一姑娘,若這就是她的日常,那未免不是一段佳話。

    動盪不安的時局背景使她的後半生註定不能平和安穩。

    公元1129年8月,丈夫趙明誠剛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帶著沉重的書籍文物開始逃難。她基本上是追隨著皇上逃亡的路線,但是這個可憐而且可恨的高宗趙構並不代表國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條小命。

    她從建康出逃,經越州、明州、奉化、寧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過海到溫州。李清照一孤寡婦人眼巴巴地追尋著國君遠去的方向,自己僱船、求人、投親靠友,帶著她和趙明誠一生蒐集的書籍文物,這樣苦苦地堅持著。

    身為一個已經不再年輕的女人,她的日子過得艱難而心酸。

    第一段感情即使最終沒有得一個好結局,可兩個人好歹知根知底地扶持相愛過,他們擁有相同的喜好,是愛人亦是知己。可是後來趙明誠死後,李清照行無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

    對於李清照改嫁,史說不一,但一個人生活的艱辛恐怕是主要原因。這個張汝舟,剛接觸也李清照是個彬彬有禮的君子,結婚之後張對她照顧得也還不錯,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來他是想佔有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這些東西李視之如命,而且《金石錄》也還沒有整理成書。兩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權上鬧矛盾,漸漸發現志向情趣大異,真正是同床異夢。無奈之中,李清照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

    封建社會裡的女人是不能主動和自己的丈夫離婚的,如果有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發生,女人會被千夫所指,受到刑罰。可驕傲如李清照,他寧可坐牢也不願意忍受和卑鄙的小人同處一屋簷之下。

    可能是李清照的名聲太大,當時又有許多人關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幫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了。但這件事在她心靈深處留下了重重的一道傷痕。

    02、孤獨的李清照,是時代精神的先驅。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已將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但如果只是這兩點,還不算最傷最痛,最孤最寒。本來生活中婚變情離者,時時難免;忠臣遭棄,也是代代不絕。更何況她一柔弱女子又生於亂世呢?

    問題在於她除了遭遇國難、情愁,就連想實現一個普通人的價值,竟也是這樣的難。已漸入暮年的李清照沒有孩子,守著一孤清的小院落,身邊沒有李清照一個親人,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

    她有一孫姓朋友,其小女十歲,極為聰穎。一日孩子來玩時,李清照對她說,你該學點東西,我老了,願將平生所學相授。不想這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她覺得一陣暈眩。童言無忌,原來在這個社會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餘啊。而她卻一直還奢想什麼關心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託,學無所專,別人看她如同怪異。

    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裡,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她的心。

    那是一種超越時空的孤獨感,無以寄懷。

    03、即使半生孤苦寥落,但還是劉芳千古。

    她腹有詩書自是無可非議,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寫過《聲聲慢》開頭連用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十四個疊字,具有獨創性,做到了自然樸素,不見鑿痕。她胸有家國,吟出了《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既有小女兒心思,又嚮往像個大英雄一樣,壯志凌雲,氣概過人,實是個性情中人。

    李清照的悲劇就在於她是生在封建時代的一個有文化的女人。作為女人,她處在封建社會的底層,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她又處在社會思想的制高點,她看到了許多別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著許多人不追求的境界,這就難免有孤獨的悲哀。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愛情之尊。無論對待政事、學業還是愛情、婚姻,她決不隨波,決不湊合,這就難免有了超越時空的孤獨和無法解脫的悲哀。

    她揹著沉重的十字架,集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之難於一身,凡封建專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衝突、磨難都折射在她那如黃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可是不得不承認她就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強者。真正的強者,如水般柔軟、海納百川,能坦然地面對苦澀,也能隨時準備迎接生活中的甜。在人生漫長的旅程中,唯有保持一顆高瞻遠矚的心,才能具有愈發堅韌、持久的生命力。

  • 3 # 使用者39087135041

    一提到李清照,就想起李清照的詞《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寫這首詞時李清照歷盡坎坷。

  • 4 # 韓其潭5296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2、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3、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4、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5、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 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6、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7、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9、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10、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輯有《漱玉集》《漱玉詞》。今有《李清照集》輯本。

  • 5 # 一葉孤帆行萬舟

    說起李清照,就想起“賭書消得潑茶香”的詩句,曾經如此恩愛有佳的兩個人,千百年來令多少人羨慕和追逐的境界,此典出自李清照《〈金石錄〉後序》。指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婦倆都喜好讀書藏書,李清照的記憶力又強,所以每次飯後一起烹茶的時候,就用比賽的方式決定飲茶先後,一人問某典故是出自哪本書哪一卷的第幾頁第幾行,對方答中先喝,可是贏者往往因為太過開心,反而將茶水灑了一身。此故事成為流傳至今的千古佳話。常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空空蕩蕩無主張,冷冷清清好淒涼,悲悲慘慘好心傷。一時覺暖一時覺涼,身子如何得休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不認當年舊同鄉。菊花委地盡枯黃,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採摘?守著窗前挨時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麼能說的夠?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李清照不愧為千古第一女詞人!

  • 6 # 詩詞宇宙歷史神話

    一提起李清照,我就會想起她在南渡之後所做的一首詩:《題八詠樓》。

    《題八詠樓》 【宋】 李清照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當年避難逃到金華,投奔了當時趙明誠的妹婿,看到八詠樓,有感而發,便借用八詠樓和十四州兩個典故,抒發了自己心憂‍國事,渴望收復失去的國土,哀嘆宋朝興衰的情感,更是表達出了她對割地賠款的宋朝朝廷的諷刺之情。

    因為對邊疆戰事的關注,以及貫休所表達出來的精神氣節,從而引起了李清照的興趣,詩的最後兩句“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也正是李清照借鑑了貫休的《獻錢尚父》中的一句詩“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食十四州。”

    危峰帶北阜,高頂出南岑。中有凌風謝,回望川之陰。岸險每增減,湍平互淺深。水流本三派,臺高乃四臨。上有離群客,客有慕歸心。落暉映長浦,煥景燭中潯。雲生嶺作黑,日下溪半陰。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並在此基礎上又增寫了八首詩歌,稱為《八詠》詩,是當時文壇上的長篇傑作,傳為絕唱,故從唐代起,遂以詩名改元暢樓為八詠樓。北宋至道年間定今名。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擴建,將沈約的八詠詩勒於石碑。元皇慶年間(1312一1313)樓毀於火,碑亦不存。明洪武五年(1372)重造寶婪觀,八詠樓廢址建玉皇閣,後玉皇閣毀。萬曆年間(1573一1620)重建八詠樓。現存八詠樓為清嘉慶年間(1796一1820)重建,1984年大修。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錚錚有聲的字句裡,那愁豈是悠悠的婺江水所能承載的!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登臨吟誦過八詠樓。但真正把命運與這座樓真正融合的,只有悲憤的詞人和愁苦的逃難者——李清照!不知道是這座樓成就了她,還是她成就了這座樓。

  • 7 # 跛翁

    提到李清照,我最先想到的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然後想到了她的"尋尋覓覓……"、"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人比黃花瘦",等等?

  • 8 # 雄哥14505

    她的情真意切和愛國情懷的詩詞

    李清照是婉約派詩詞大家。特別她的詞,清新、委婉、情真、意摯。如“醉花陰”,寄託對新婚不久又在外做官的丈夫的思念:

    薄霧濃愁永晝,瑞腦銷金瘦。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還有那難忘的詞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後金兵入侵,她隨難民南遷。見到金兵暴行,心中充滿愛國情懷,揮毫寫道:

    生當作人傑,

    死亦當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 9 # 文尖領先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君住長江頭,吾住長江尾,終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少時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這都|是宋代第一代傑出女子李清照的詩和詞。每當提到她,我心裡很沉重,她真是一個命苦的人,不該有的事都發生在她身上。國破,家亡,喪夫,倒黴的事都讓她攤上了,最後,流浪街頭,含恨而死。真是命苦啊,老天爺太不公平了。

  • 10 # mayan2518

    唉,才女總被多情誤,生不逢時塵事擾!還好變壓力為動力了,愛國情懷,人生境界,入世格局...淬鍊後昇華了!所以,不愧得‘千古才女’為我們留下千古絕唱...

  • 11 # 小晉說事

    李清照。她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曲,婉約靈動,意蘊深長;她的人格,率真灑脫,閃耀千古。在一個女性生存空間極其狹小的時代,她活出了自我,活出了尊嚴,活出了很多女人連想都不敢想的炫酷人生。

  • 12 # 聲聲慢youngman

    一提到李清照,我的腦海馬上浮現一個情景:一夜狂風驟雨後,第二天清晨天放晴。李清照“濃睡不消殘酒,”還慵懶的躺在床上,“被掀紅浪”。這時丫鬟在卷門簾。門外Sunny明媚,百鳥鳴叫。李清照懶懶地問:“昨夜大雨是不是把海棠花吹掉完了?”丫鬟回答“好著呢。”李清照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起床後,在丫鬟陪同下,在庭院賞花。看到雨後紅花散落一地,花葉樹葉綠油油胖乎乎,生長旺盛。再看看自己,還比憔悴的黃花不如。心中悠然而生一句:“人比黃花瘦”,自己何其相像!“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偉大的詩詞其實就是這樣來源於生活,來源於作者的心路歷程!

  • 13 # 茉莉花香001

    提到李清照,我最先想到的是她在落魄潦倒時寧願低聲下氣去求助於亡夫趙明誠的遠房親戚,也不去找她那在當時炙手可熱的親表姐——秦檜的老婆,現今跪在杭州岳飛墓前,供後世萬代唾罵。在女性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的宋朝,她能有如此堅定的心志、風骨,很是令人佩服!她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是我學習、生活以及教育女兒的參考標準。

    我專門購買了有關李清照的書,一邊看一邊跟女兒分享所看內容,我的這些行為,其背後另有一番動力,那便是大女兒很巧合地與李清照的別名重名。大女兒的名字是我起的,當時給寶貝起名字時壓根沒想過會跟中國歷史上最富盛名的大才女重名,雖然知道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可當時根本沒去想這一點,後來才猛然發覺,我想這絕對是緣分!

  • 14 # 雲隱

    《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兩首詩,最能體現李清照的英雄氣概、家國情懷。這就是千古第一女詞人的風采,也是我喜愛李清照的緣由。多想和她把酒對談,吟詩月下,談古論今。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用詞清麗,節奏協調 ,用字典雅,認為詞 “別是一家”。明楊慎曾稱讚 “宋人中填詞 ,李易安亦稱冠絕”。其詞 “使婉約派發展到了最高峰,從此也沒有人能夠繼續下去”。而這首《聲聲慢》就是最好的明證。

    詞中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句,聯用七對疊字,在中國的詩詞史中獨佔鰲 頭。其以少有的仄韻,在首句連用十個齒音 :“尋尋”、 “清清”、 “悽悽”、 “慘慘”、 “慼慼”,五組重疊難讀的齒音連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七對疊字更是巧妙地將詞人所見、所思、所感相糅合在一起,別具風味。 “尋尋覓覓”是動作、神態,也是孤寂、空虛之感; “冷冷清清”是身體所感,也是心裡所感。在乍暖還寒時則倍感清冷。 “悽悽慘慘威威”,是體悟,是淒涼、慘淡和悲慼。

    十四個字雖無一個愁字,卻字字含愁,聲聲是愁。宋詞是用來演唱的,而且音調和諧,極富節奏韻律。此詞如反覆吟唱,恰似徘徊低迷 ,婉轉淒涼之傾訴,似有似無,似聚似散 ,難以名狀。難怪詞評家們對此讚歎不止,稱它 “創意出奇”,“用字奇橫” ,“句法奇創 ”。

    這首《漁家傲》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此詞的氣勢磅礴、氣韻豪邁,完全不同於詞人的婉約之調,可以說是李清照作為女性,而具有豪放心性的直接寫照。

    梁啟超評此詞:“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 。”可謂一語中的,道破天機。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戶,多寫閨中女兒情;南渡以後,“飄流遂與流人伍”,流離失所、喪夫失偶,餓殍遍野、讓女詩人的視野和體驗不得不接受現實的殘酷,而一步步開啟。

    如“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路長日暮”,如屈原在《 離騷》中:“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李清照“路長日暮”句的出處,這也是詩人的心路歷程和追求。

    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詩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特別是一個“謾”字,流露出詩人特有的“倔強”。這份倔強還飽含了女性特有的堅韌和耐性。

    清陳廷焯 《詞則別調集》 卷二評這首詞作雲:“有出世之想,筆意嬌變。” 黃蘇《蓼園詞選》 對這首詞的評論是:“此似不甚經意之作,卻渾成大雅,無一毫釵粉氣,自是北宋風格。” 這個“謾”字太有味道了。

    整首詞中,我最喜歡“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之句。

    此句用典於《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九萬里風將大鵬託舉,獵獵寒風,颯颯吹起,直上雲霄,萬千世界一入眼中。“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詩人不以常人為念,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

    這種一片鵬飛高舉的氣勢,這種豪邁的想象和理想,已然突破了現實中一切性別文化的拘束,呈現出詩人精神境界中高遠飛揚的超越。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巧妙用典,讓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相融合,讓讀此詞的人,感嘆其作為一名女性詩家的氣度恢巨集、格調雄奇,讓人一覺其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而這也是李清照內心最真實的一面。

  • 15 # 水吉子

    一提到李清照,我最先想到的是她的感情婚姻的不幸和顛沛流離悽苦的一生!

    她出生名門,兼長於詩詞文書畫,18歲嫁與工部侍郎趙挺之子、太學生趙明誠為妻。夫妻倆生活過得優渥又和諧。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時候個人的命運總是和國運拴在一起。靖康之變後,他們夫妻南逃,而丈夫在途中病逝,當時她才46歲。她寫的《聲聲慢》《永遇樂》都是抒發悼亡之悲和懷舊之思的。情真意切,如泣如訴。

    她的易安體的主調就是一個“愁”字,幾乎所有的詞都是在向整個社會敞開心扉,傾吐自己的歡樂、憂愁、痛苦和追求,描繪自己在風雲變幻中的步履艱難。作為一個女人,雖然她才華橫空絕世,宋史留名,但她孑然一生,飽愛國破家亡之痛,在輾轉流離中度過悽苦的晚年總是讓人意難平。

  • 16 # 墨韻淺月0312

    提到李清照,最先想到的或許是她年少時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的活潑可愛,還是因為電視劇而火的那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她的一生,從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到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從簡單的極幸福,到曲折的大不幸。

    作為一個女子,生在 “女子無才便是的德” 的時代,因為有比較開明的父親,她可以讀書,作詩,成為 ”一代才女“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說半生歡喜,半生憂。她與丈夫趙明誠有著共同的愛好,婚姻生活可以說還是比較幸福的。但丈夫去世後,她的遭遇可以用不幸形容了。

    少年花事心頭繞

    她生於一個 ”女子無才便是德“ 的時代,卻不被傳統的三從四德所約束,少年的她,活潑可愛,自由自在。她可惜因為下雨被摧殘的花,可以感嘆秋天。這是的她,還沒有嚐到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的刻骨相思,還是一個單純活潑的少年。

    心悅君兮願君知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她在鞦韆架下情竇初開。清照的詞,是將她和趙明誠牽到一起的紅線。婚後,易安和趙明誠一起吟詩作賦,研究文物金石,十分幸福。

    別情愁濃負佳期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易安看到了美景,鬥草之樂,柳枝生綿;也看到美的稍縱即逝,江梅已過,春已接近黃昏。易安將時光的殘酷清楚地點名,從不曲意逢迎。此時的愁,大多是閨怨。

    至親至疏夫妻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直截了當,深閨的仇怨。她的趙明誠若說待她不好,也不盡然。兩人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畢竟兩人志趣相投,趙明誠曾說,易安之於他,亦師,亦友,亦妻房。若說待她不好,納妾這件事,確實傷了易安的心。易安這麼驕傲的女子,怎能忍受和其他女子共享一個丈夫。

    半死梧桐傾城殤

    八月十八日,“取筆作詩,絕筆而終” 。丈夫的死太突然,這個意外的後果,只能由清照一人承擔。幫丈夫料理完後是,大病一場,又聽到金兵壓境,又拖著還未痊癒的身子四處打聽金兵在何處,千方百計只為守住丈夫視為生命的文物。後來碰到張汝舟,他的甜言蜜語可能真的曾給過易安一絲安慰。但這個偽君子覬覦的是清照的文物,甚至婚後對易安拳腳相加。心高氣傲的易安哪裡受得了這樣的委屈,費勁千辛萬苦和張汝舟離了婚。張汝舟被判流放,而自己獲刑兩年。好在在好友的幫助下,她在獄中過了九天便可以自由了,但,“居囹圄者九日,豈在人為!”

    “窗前誰中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李清照晚年寓居南方,生卒年未知,去世時間、地點都未知,後世只能含糊地說 “她寂寞地死在江南” 。一代才女,傳奇的一生!

  • 17 # 太平洋上的飛魚

    一提到李清照,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其實不可能有很多,因為你最先想到的東西不可能太多,有的人寫上很多,其實是有點離題。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她寫的一首抒發愛國情懷的小詩,因為這首詩已經深深印在我腦海裡。

    生當作人傑,

    死亦當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身為一個女子,卻能夠寫出如此有豪放有氣魄的詩句,她的胸懷可能比一般男子還要廣闊的多。

  • 18 # 靜靜聽秋雨

    一提到李清照,自然就會想到她寫的詞。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看見的是少女的貪玩與可愛。“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感嘆的是春光易逝。“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寫出了少女的純情可愛。“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並看”夫妻恩愛,幸福的婚後生活。“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兩地分隔的相思之苦。“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女子也有豪氣干雲。“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感嘆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更有那“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晚年的悲悽讓人暗自陪淚。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有“千古第一女詞人”的稱號,是我喜歡的女詞人,也是我們女性的傑出代表。喜歡她的詞,源自喜歡她的真性情,沒有華麗的詞藻,樸實自然的詞卻能表達出清新,柔麗,可愛,傷感,豪情,沉重與悲悽。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世家,前期的生活優越順意,所寫的詞歡樂,明麗,多表現的是生活的悠閒。後期家國淪落,流離失所,夫君病死,境遇比較悲苦,所寫的詞多是感嘆物是人非,悲嘆感傷的詞。

    李清照,映襯的是每個女人內心裡都希望擁有的快樂,美麗與優雅!

  • 19 # 緣來星期八

    一提到李清照,筆者最先想到的,當然是後人評價她的標籤,“千古第一才女”,相信很多人與筆者是一樣的想法,同時結合她本人一生的經歷,筆者彷彿看到能看到她,待字閨中時的明眸善睞,初嫁人婦時的琴瑟和鳴,以及亂世逃亡時的半生悲苦。

    李清照的少女時期還是比較幸福的,其父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進士出身,說來也是極有文學涵養的人,其母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同樣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從小生長的家庭和環境,造就了李清照一身的才華。

    初嫁人婦的那些年,雖然生活清貧節約,但是因為與丈夫趙明誠有共同愛好,也算是覓得良人,夫妻二人生活十分幸福。

    然而上天賜予了她一身才華,卻也給了她半生的磨難。先是父親因朝黨之爭而落難,後又是夫家因朝政問題被陷害,丈夫趙明誠也因為此次磨難而離世。也正是從這時起,李清照開始了顛沛流離、悽苦無助的生活。

    所以一提到李清照,筆者先想到的是天真無邪的少女,正因為有著少女心性,才能寫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歡快之意。

    然後又想到她和美幸福的婚姻生活,正是因為夫妻生活美滿,二人感情甚篤,才能寫出“人比黃花瘦”的思念之意。

    最後又想到她後半生飄零悽苦的生活,本來以為嫁與趙汝舟,會是另一段幸福婚姻的開始,沒想到卻是墜入磨難的深淵。但是李清照是個剛強的女子,為了離婚,不惜忍受三年牢獄之災,也要告發張汝舟的惡行。

    在當時那種封建時代,身為女性的李清照敢於提出“休夫”,這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勇氣和抉擇,筆者也是深感敬佩和讚歎。

    所以一想到李清照,筆者想到的不僅僅是“千古第一才女”,更多的是對她的仰慕之情。如果她只是一個頗有名氣的才女,也就罷了,但是她不僅有才華,還有一種愛國情懷,不然怎麼能夠寫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麗詩篇,其中表達的豪情壯志,任何一個愛國之人,讀起來都會熱血沸騰。

    所以世人對李清照的印象是端莊的、是清雅的、是美麗的、是悽苦的,但是筆者卻認為,除了這些特質,她是一個“劍膽琴心”的女子,既有雅緻的情趣,又有過人的膽識,除了“才女”的標籤和身份,她也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女中豪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