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子860815

      在中國,人們對管理會計物件的認識大致有以下幾種:(1)資金運動;(2)現金流量;(3)與企業價值運動有關的成本、利潤等。這些觀點從不同層面揭示了管理會計的有關內容,但都沒有把握管理會計的核心。筆者認為,管理會計的核心內容是成本,貫穿於管理會計的主要方法就是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對企業各種活動的形成與結果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因為,對於企業收益和形成與取得,有專門的機構與人員進行控制,會計人員不直接參與,也無法直接獲得有關資料。因此,對管理會計人員而言,在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成本問題應是其關注的重點。但管理會計所運用的成本概念,遠遠比財務會計(包括成本會計)裡的成本概念含義豐富。財務會計主要從核算的角度來運用成本,注重的是將成本與對應的收入進行配比,以便確認損益,它關注的是成本資訊的可靠性。管理會計對成本的認識和運用與財務會計有所不同,它以財務會計(特別是成本會計)提供的財務成本為基礎,對成本概念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加以展開,並運用於企業的經營活動。如果把人經營管理層面運用的成本叫管理成本,則可以認為管理會計關注的是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管理會計的核心概念,也是管理會計的物件。

      

      管理成本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

      

      1、決策成本。它主要是企業管理當局作決策時需要考慮的成本。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時,都需要對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選擇,然後從中選出可行的或者最優的方案來具體實施。在對不同方案進行財務比較、選擇的時候,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看不同的方案成本的大小。這裡的成本就是決策成本。決策時需要考慮的成本很多,其核心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選擇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因此,在決策階段,會計人員應當提供科學的機會成本,為管理當局決策服務。

      

      2、控制成本。企業的各方案確定以後,就需要各部門、各單位分工協作,相互配合來完成方案確定的任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管理當局需要制定各種預算指標和標準成本,透過對這些預算指標和標準成本的分解與落實,把各部門和各項任務都納入預算體系,促使各部門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將各部門工人物實際完成情況與預算指標、標準成本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並及時進行糾正,保證目標的實現。在控制階段,會計人員不僅要參與預算指標和標準成本的制定,更要利用其掌握的成本資訊優勢,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控制。管理會計所應用的控制成本,其核心是預算成本和標準成本。

      

      3、責任成本。企業各種活動的結果既要透過其所取得的收入來反映,也要透過其所花費的成本來考核。為了有效評價各管理層的經營業績,需要對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考核。按照“誰負責,誰承擔責任”的原則來考核,其考核的依據就是各管理層的責任成本。但在對管理人員進行業績評價時,不能依據成本總額,而應依其所能控制的成本來進行。因為只有依據各自能夠控制的成本進行的評價才是恰當的,所以,責任成本的核心是可控成本。

      二、管理會計是提供資訊和運用資訊的統一

      通常認為,財務會計提供資訊,管理會計運用資訊。實際上,管理會計不僅運用資訊,而且也提供資訊。管理會計提供的資訊對管理當局的決策、控制和業績評價,更具有可靠性與相關性。

      

      1、管理會計提供大量的與經營管理決策相關的資訊。例如,成本性態的劃分有助於管理當局獲得產品定價的相關資訊,以便於合理利用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預期報酬率、貼現率等指標的生成和運用,便於企業進行籌資決策與投資決策。管理會計產生資訊的過程也是一個運用資訊的過程,兩者很難具體分開。這使管理會計既不同於財務會計,又不同於財務管理,它是生成資訊與運用資訊的統一。

      

      2、管理會計提供的控制資訊是達到既定的目標,提高生產經營效率的重要保證,也為糾正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偏差提供了客觀依據。例如,企業透過決策活動,確定了年度預算和投資規劃。這些預算與規劃的實施和完成有一個過程。管理者透過對實施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標準進行確定、分解,可以對各管理層進行控制。同時各管理層還可以透過差異分析來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些資訊又是管理當局進一步進行控制的依據。

      

      3、管理會計提供的責任成本資訊是管理當局評價其下屬的業績的基礎。當企業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結束時,管理當局可以根據每個責任中心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比較其各自所控制的成本的發生額與標準值的差異,對各責任中心的業績進行具體評價。同時,透過預算數與實際數的比較,還能發現目標正確、科學。這些反饋資訊對於制定企業目標,提高整個經營管理的效率,科學地評價管理制度,具有不可替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領克和魏派這兩個品牌,哪個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