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漠之狐丶
-
2 # 史鳴哲
長孫無忌,是隋朝將軍之子,母親為北齊一個王爺的女兒,家境十分良好,是生來貴族階級。雖然沒有什麼顯著戰功,但是唐朝很多決定性事件他都參與其中。
長孫無忌因為家庭原因,李家和長孫家同為大隋官員,兩家孩子小時候總是一起玩耍,和李世民可謂是麻衣之交。
李家被迫晉陽起兵,長孫無忌就去投奔李世民,此後一直跟隨李世民征戰四方,是李世民深的倚仗的謀士權臣,也是至交好友,後來李世民還娶了長孫無忌的妹妹,兩人關係中又加雜一層親戚關係,長孫無忌的妹妹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長孫無忌還參與了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並在在這場變革中擔任主要角色。
綜上所述,長孫無忌本就聰敏過人,知識淵博,一直跟隨李世民左右,是李世民委以重任的干將,和李世民小時候便是發小价格的關係,在李世民最危難的時候投奔李世民造反起義。在李世民爭奪皇位的時候又立下汗馬功勞,於君於臣是勞苦功高。並且長孫無忌還是皇后的哥哥,太子的舅舅,擁有這樣背景的長孫無忌的,別說長孫無忌還是位才華不淺的人,就算是的傻子也會位居高位。
所以,長孫無忌位列二十四功臣之首,無論在和皇帝的關係上,還是為李世民所做的功勞上,都有這份資格位列二十四功臣之首。 -
3 # 森嶼君
唐太宗為了表彰他的功臣而建造了繪有功臣畫像的高閣,是為凌煙閣。而長孫無忌為何能夠位列第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讓我一一道來。
首先,關係硬。
長孫無忌,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出身於北魏勢族,和太宗幾乎同時出生於洛陽,童年時期就和太宗的關係非常好。後面跟隨太宗出征,一直伴隨太宗左右,他們的關係是越來越親密。
還有一點需要重點說明下,那就是他們兩家是姻親關係,他的妹妹是當朝皇后,死後諡為“文德皇后”。這是其他朝臣所沒有的。
其次,能力強。
我們都知道,太宗是歷史上有名的英主,他在任人時看重的是才行,正如太宗自己所說的:“我委任官員,必然選擇有才有德的人。如果才能操行不合要求,即使是我最親的親人,也不會白白地授予官職,襄邑王神符就是這樣;如果才幹合適,即使是結下怨仇的人也不嫌棄,魏徵等人就是這樣。”
長孫無忌的能力和功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他作為玄武門政變最初的策劃者和支持者,對於太宗的支援從來沒有搖擺過或者有任何的遲疑,始終是太宗忠實可靠的支持者,最後政變的成功,他自然功列第一。
第二,諫議出兵突厥。當時突厥的頡利可汗剛與朝廷結盟,而他國內的政局混亂,朝廷的多數官員向太宗建議攻佔突厥。當皇帝問長孫無忌時,長孫無忌說,“現在我朝致力於和平,等它侵犯邊境,才能討伐。它的力量已經削弱,一定不會侵犯邊境。如果想打進突厥的腹地,我還沒有看到必勝的把握。我認為暫且按兵不動,保持信用更為合適。”太宗聽取了長孫無忌的意見。突厥不久由於政局衰落而被消滅。由此可見,長孫無忌是非常有謀略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第三,擁立晉王為太子。後面太子承乾獲罪被廢,太宗想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因不合長幼順序而受到阻礙,心裡憂煩難以決定,遂找長孫無忌商量,長孫無忌問太宗想立誰為太子?太宗說想立晉王,長孫無忌說,“”晉王仁德孝順,天下臣民早已想歸心於他,百官也會同意,若有不同意的,臣願死一萬次。”後面太宗想另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長孫無忌暗中爭辯,他才作罷。
第四,修訂唐律。奠定了唐朝兩百多年的律法基礎,對大明律和大清律法都產生影響,由此也可看出他的才能。
最後,是他的謙恭和知進退。玄武門之變之後,太宗被立為太子,授予他左庶子職位。及太宗登基之後,提升他為左武侯大將軍。到了貞觀元年,升任禮部尚書,晉封齊國公。後又被擢升為尚書右僕射。後面有人參奏他說長孫無忌權力過大,太宗對他說讓他不要有疑慮,不過他也是懂得月圓則缺,月滿則虧,懇切辭退丞相之職,太宗不得已才同意。貞觀七年十月,太宗打算授予他司空職務。他對太宗說:“我已經幸運地當上了皇親國戚,擔心造成皇上偏私,所以斗膽冒著死罪請求不任司空的職務“後面他三番五次的對太宗的封賞推辭不受,也足以說明他的知進退和一心為國,所以才能一次次的得到太宗的信任,並在自己臨終時,讓他和褚遂良一起同受顧命,並盛讚長孫無忌,並要求褚遂良保護他,使他免受誹謗和危害。
綜上所述,長孫無忌能夠成為凌煙閣的第一功臣也就不奇怪了。
回覆列表
首先 凌煙閣圖畫二十四功臣是在李世民晚期 這個時候擺在李世民目前的最大問題是 皇權平穩過渡到李治手中 而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 也是李治堅實的支持者 所以李世民要樹立長孫無忌的權威 將來可以震懾住其他的反對派 其次 長孫無忌在李唐起兵時候就是元老級別人物 還是李世民的大舅哥 所以是李世民最最親信的謀士 在房杜二人被貶 其他人搖擺不定時 長孫無忌是一如既往的支援李世民(而非李淵)而且是義無反顧 所以說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可以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