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約塞連
-
2 # 第五玥璋
謝謝!美國主要是對日宣戰,但德、意、日軍事同盟,也就必須對德、意宣戰;同樣德意也被迫對美宣戰。英國和中國這才對日宣戰,其實香港早被日軍佔領而中國就更別提了,當然這也是為了獲取美國更多援助所致。我們看到了沒有,就在美國對軸心國宣戰時,蘇德戰場已經發生了逆轉,德國潰敗已成定勢,有沒有美國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終究要取得最後勝利,只不過還要付出更長的時間、犧牲更多的人民和浪費更多的戰爭物資。美國參與是利用德國西線戰場薄弱,英法無力反擊的態勢下取得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加速德國法西斯倒臺的,真正決定性戰役都是在東線。
-
3 # 琺大庶吉士
如果二戰期間美國真的嚴守中立,絲毫不介入蘇德戰爭的話,德國勝利的可能性更大些。當時德國工業水平要要遠超蘇聯,雖然納粹政權罪行累累,但也必須承認這時期德國的科技與工業水平仍要遙遙領先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現今大部分歷史記載都表明,蘇軍在進攻至德國本土後,都驚訝德國的經濟水平,就是馬廄都比自己國內的臥室強。德國在歷史中的戰敗同反法西斯聯盟的大力支援與東西夾擊密切相關。
當然,美國是無法看到蘇德兩敗俱傷的局面的。這個時期的歐洲必然要產生一個超級大國,不是德國就是蘇聯。美國若等到蘇聯戰敗再介入戰爭的話,那麼其本身很難抵擋納粹的軍隊。那這時就不存在分裂蘇聯的選項了,因為蘇聯已經被德國佔領了。真實的歷史也是蘇聯在慘勝後,馬上就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大國,擁有無可比擬的世界地位。
-
4 # 冰冷雨天
如果說題主出的問題還只是一個架空的假設的話,再接下來題主給出的三點說明讓人覺得題主既不懂地緣政治學也不懂歷史。
對於美國來說,根本不存在“不對德國宣戰並支援對蘇聯戰爭”的選項。
(羅斯福和丘吉爾簽署《大西洋憲章》是在1941年8月,離日本襲擊珍珠港還有四個月吶)
先看德國問題。從1903年開始美國戰爭部(陸軍部)和海軍部就設立了一個“聯合委員會”(Joint Board),這是現在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前身,這個委員會下邊有一個“計劃委員會”(Planning Committee)專門預想各種戰爭可能以及編制各種戰爭計劃。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德國就一直是美國的假想敵國,這種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受到嚴重懲罰之後也沒有變化。這個委員會在1936年編制的政策中就已經想定了和德國作戰的前景,而當時希特勒上臺才只有三年,剛剛開始西班牙內戰,德國併吞奧地利出兵蘇德臺還是兩年以後的事情。
其實這個計劃委員會更加著重的是擬定對日作戰計劃,美國在考慮對日作戰的時候一直鬧心的就是在亞太地區到底是先採取守勢,等到歐戰勝利了之後再轉守為攻還是同時在大西洋太平洋進行兩洋作戰的問題,歐洲優先還是亞歐並重是陸軍和海軍的爭論重點,但德國是敵國,一定要消滅掉,這是陸海軍從進入30年代之後的沒有任何爭議的共識。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是美國的假想敵呢?一個積極擴張的德國一定會要求起碼重新回到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狀態,這樣德國就對南美以及中部太平洋形成了威脅,而日本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但是英國對這幾個地方不構成威脅,所以英國不是美國的敵人。
下面對題主的3點說明再分別說明一下:
1. 對德國的態度明確之後,對蘇聯的態度就是肯定的了。英美都不喜歡蘇聯,但更大的威脅是納粹德國。英美擁護既存的世界秩序,蘇聯在口頭上威脅要改變世界秩序,但既無能力也無行動,而德國有能力而且付諸了行動,所以英美只能支援蘇聯,一點也不欠考慮。
2. 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考慮,處於世界島中心的蘇俄在戰略上處於不敗的位置。沒有哪個世界島邊緣的國家能切斷蘇俄的公路鐵路運輸線,而蘇俄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出擊進攻世界島邊緣的國家。
“俄羅斯不可戰勝”是已經不止一次地被歷史證明了的,席捲歐洲的拿破崙在侵入俄羅斯之後輸得一乾二淨,後來的希特勒也是這樣。俄羅斯只有在走出俄羅斯之外才有可能失敗,比如克里米亞戰爭,再比如日俄戰爭,那都是在俄羅斯境外進行的戰爭,在戰爭走向俄羅斯境內時,俄羅斯“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還沒有失敗過。
所以“蘇聯歐洲部分劃分給英法德挪芬波蘭等國,支裂蘇聯”的想法,從歷史上以及現實上只能說是一種類似於太陽從西邊出來的異想天開,起碼務實的美華人是不會去那麼想的。
3. 在二戰之前美國從來就沒有過“控制歐洲”的想法,美國也沒有去刻意增強在歐洲的影響力,除了一些基於普世價值的老生常談之外,美國從不積極參與歐洲事務。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相對於歐洲,他們更加重視門羅主義,防守新大陸,把舊大陸在新大陸的影響驅逐出去才是最重要的。你看計劃委員會吐出來的所有作戰計劃第一項都是討論如何包圍西半球不受侵略。
一美國支援蘇聯就是欠考慮,如果中立他們打完再定。
二可以將蘇聯歐洲部分劃分給英法德挪芬波蘭等國,支裂蘇聯。
三瓜分蘇聯後就沒有歐洲大國,這樣更好控制歐洲。
回覆列表
沒有記錯的話好像是德國先宣的美國哦,倭寇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然後作為軸心國的德國就對美宣戰了。架空一下,不考慮各種條約的束縛,美國打死不和德國開戰的話英國先挺不住,沒有老美自由輪的輸血英華人真有可能被狼群耗死。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德軍在東線可能就不會那麼激進,拿下烏克蘭以後穩紮穩打,歐洲北非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耗掉那麼多軍隊,隆美爾說不定真的能帶著他的非洲軍團讓蘇聯腹背受敵了,不說一定怎麼樣,起碼勝利的希望會大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