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殼郎君說
-
2 # 英俊的壞蛋
可以用“木桶理論”來幫助理解。
1,分權制衡的民主體制,過於短的木板會導致破漏。就因為木桶的各個木板分屬於不同的勢力,其他木板自私自保。
好處是木桶雖然一處漏了,大部分未受波及,修補起來卻容易。社會秩序恢復起來很快。
每次損壞的木板被更換為新的,使木桶逐漸更新換代,解決了潛在問題。
2,中央集權的皇朝體制,不易破漏,但會整體崩潰。不怕單個木板過短,因為木桶的各個木板都屬於皇帝。如果某塊過於短,皇帝有權拆東牆補西牆。
皇帝可以粉飾太平,把潛在問題(木板蛀蟲,桶箍腐朽,內部裂痕)掩蓋住了,但問題並未解決。
各塊木板都是既得利益集團,很難被更換,只能勉強維持,一起爛著。
這種拆補的前提是有長板可以擷取。如果問題太多,反覆幾次拆補,木桶就到極限了。再出一次問題,一處破漏就帶來連鎖反應,所有的裂痕爆發,整個桶完蛋。
-
3 # 九州硬漢
從中國朝代更替中可以看出,一個朝代經過幾十年或者幾百年的延續,各種矛盾越積越多,越來越激化,政權架構和效能越來越死版,越來越腐朽和效率低下,社會風氣烏煙瘴氣,腐敗橫行,政權的凝聚力喪失殆盡,所以,官逼民反,一場災害,一個事件,一個氣象因素,都可以推倒政權這個大廈,建立新政權。
-
4 # 堯天舜地
明朝也好,薩達姆也好,都是極權統治,或者說是威權統治。
表面上一大堆人圍著皇帝轉,唯皇上馬首是瞻,實際上卻各懷鬼胎,很多人為了自身利益或攝於皇帝淫威,不得不服從,一旦皇上失去了權力,立即作鳥獸散。
明朝是這樣,薩達姆也是這樣。
“皇帝制度”並非一無是處,但前提必須是好皇帝,找一個滾蛋上臺,這個國家就要遭殃了。比如崇禎。
-
5 # 偏叫與年
一點淺見,拋磚引玉,開門見山
因為後面的多米諾骨牌早就做好了倒的準備。很多人組成集體一起活動的時候,必定會有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規矩,而不是大家自動成為其中一個人的奴隸。有合理的規矩而且大家依照這些規矩進行集體活動的階段,就是內部矛盾最少且合力最大的時候,體現在皇朝面貌上就是:朝廷政治清明,百姓積極守法,對外同仇敵愾,在內和諧進取。
而皇朝最致命的一個缺點就在於人民沒有解釋律法的能力與監督律法施行的權力,越到皇朝末期越是如此,這就隱藏著律法由公器變成私用,人治取代法治,人民變成私奴的風險。人民只能眼睜睜看著皇族士族用強權解釋律法,豪門富商用勢力解釋法律,地主豪紳用家丁惡僕解釋法律……沒有任何律法的權威效能在這樣的踐踏下留存,而律法就是那個大家都能勉強能接受的規矩,而這個規矩就是這個集體還能存續的基石。律法每被特權踐踏一次,律法的權威性就少了一點。這個階段體現在皇朝面貌上就是:皇親國戚驕奢淫逸,豪門士族沆瀣一氣,地主豪紳到處圈地,窮苦人民喘不過氣。
最終,律法徹底變成了一張寫滿字的白紙,皇朝內部積累的矛盾在劇烈催化下迅速迸發,有能力逐鹿的逐鹿,沒能力逐鹿的從龍,不能逐鹿又不能從龍的,那就保命。上一個皇朝就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崩潰了,每個人都從地基中抽走了一塊磚,並等待著看它塌陷。
我們處在一個可以瞭解律法並可以監督律法實施的時代,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跨越了幾千年障礙的一大步!
-
6 # 沉醉的文人
因為皇朝的根基早已被破壞,它只是建立在沙灘上的一座空中樓閣,一場大風都可以使其灰飛菸灰,所以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根本不足為奇。
合法性不足皇權來自於暴力強迫,而非人民同意,歷代王朝的權力合法性都建立在謊言和暴力的基礎之上,因而它們行使權力的手段,也是謊言和暴力,用謊言將皇權打扮成君權天授,然後通過造神運動將皇帝塑造為天子,如有人懷疑或者反抗,便用暴力將其消滅,所以,一但行使暴力的權力消失,或者謊言被揭破,政權即刻就會崩潰。自帶病毒皇權政治無法理順國家,政權和民眾的關係,政權將國傢俬有化,民眾成為為政權服務的奴僕,國家則是政權用於奴役和壓迫民眾的工具,這就好比,物業成了小區的主人,小區則成了關押業主的監獄,而業主則成了為物業提供幸福和財富的奴隸,鑑於這種本末倒置的失和關係,民眾與政權和國家之間有巨大的矛盾和衝突,民眾既不支援政權,也不愛國。一但有變,民眾當然不會挺身而出。
皇權政治的理論依據是法家思想,而法家的弱民理論與人性失和,因為民眾想要追求的是自由、富足、智慧和尊嚴,而法家的宗旨是要將民眾改造為貧窮、懦弱、愚昧和毫無尊嚴的奴隸,所以就有了週期性的農民起義,陳勝和李自成們就是要討回失去的自由。
小結王朝政治的失敗,幾乎就是命中註定的,因為它始終無法建立執政合法性,它也不願理順它與民眾的關係,更無法擺脫法家思想,因為它與法家思想是一對無法分割的連體兄弟,所以,鑑於上述原因,王朝的覆滅是其內在的本質所決定的。
-
7 # 比兔子跑得還快
這個話,其實有點倖存者偏差在裡頭。
並不是皇朝一旦出現危機,就會象多米諾骨牌一樣迅速坍塌的。
而是當一個皇朝坍塌以後,你才會發現它遇到過危機。
實際上,一個皇朝,往往有好多年曆史。比如美利堅合眾國,到現在才兩百多年,彷彿民主制度萬萬年一樣,其實是可笑的。等若干年後,美利堅合眾國坍塌,自然會有人說,怎麼好好的一個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遇到一點危機,就會象多米諾骨牌一樣坍塌了?殊不知,美利堅合眾國美國曾經遇到過911危機、川建國危機,老早還有南北朝危機,都安然渡過了。等它遇到渡不過去的危機時,你再回頭來說,它怎麼會坍塌呀!
再比如說,唐王朝歷史上赫赫有名,大唐盛世!然而,他也曾遇到過武則天危機、安祿山危機、甘露寺危機,都渡過去了。直到遇到黃巢危機。
再比如說,大和王朝,萬世一系,至今也沒有坍塌。
總結:
1、每個皇朝一旦坍塌,總是因為遇到了危機。總不會啥危機也沒有,好好的就沒了吧?
2、但皇朝遇到的危機很多,不是每個危機都會導致它坍塌的。
3、那種說皇朝遇到危機就會象多米諾骨牌一樣坍塌,是不正確的,是片面的,是以偏概全。
-
8 # 小衝說
皇帝被推翻了就滅亡了嗎,並非如此,南宋就是例子,還延續了一百多年。
不過,中國從宋朝開始乃至明朝末年,屢次忘在外族是手裡,導致蒙元、滿清兩次統一全國,這就是削除了地方勢力中央集權的結果,這樣的情況在宋朝之前是不太容易發生的。
這就好比,在宋朝之前,每個省彷彿一個小王國,有自己的軍隊和稅收體系。外族來了,雖然一些小國家滅了,後續的繼續抵抗,幾乎不可能滅國的,因為國家大,時間拖得起。
但是,宋朝之後地方的軍權被嚴重限制,連岳飛這樣的軍隊都不允許存在,結果可想而知。明朝的滅亡是在於整個內鬥和制度體系。
-
9 # 桂林全州文橋0536
不管哪朝哪代,凡失去了民心,不敗才怪!那些朝代的當權者在用得著人時就厚顏無恥地為其歌功頌德,得了天下之後就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不迅速坍塌才怪呢!!!
-
10 # 財經耕耘客
皇朝的崩潰,一般有三個特徵:
1、財富和權力過分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皇朝的政令根本無法真正實現,被利益集團阻攔並半途而廢!
2、皇朝上下突然開始出現“逆人類文明”的行為和呼聲,保守派極力推崇封建歷史腐朽文化!
3、天災或者人禍,導致民不聊生,底層貧窮的人怨聲載道!
-
11 # 趙教授備用
買了幾個蘋果,放時間久了。
想吃了,切開一看,外面還行,裡面全爛了。
一個國家也一樣。
-
12 # 閩藉寫作
皇朝一旦在那裡出現大危機,也是有人在那裡去推翻歷史了,歷史一旦在那裡滯留不前人就在那裡出現症狀病在那裡出現的。出現人在那裡看觀點也有不一樣人在那裡看觀點的人的,有些人是專門在那裡為自己的觀點去做事的,有些人就不會那樣去做事的,人觀念不一樣在那裡出現出來,多少都會在那裡絆人腳在那裡做事的,也就顧不了大傢什麼事在那裡出現發生受苦,自己敢做出來的事也就由他在那裡發揮發展了,也由他在那裡出現去約束人出現了,看事和自己無關的事在那裡做一樣,就濫在那裡濫人出現了。
-
13 # 雙樵
皇朝是威權獨裁的代名詞,多米諾骨牌是無根之物,二者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凌駕於人民之上,沒有民心基礎的皇權專制混合體。這個不得人心的玩藝,可以橫行一時,但難以長久,如明朝的崇禎,伊拉克的薩達姆等等,到了一定的歷史節點,出現大危機之時,一陣狂風颳過,無根之朽木,轟然倒塌,排列有序之骨牌一倒則百倒,復歸歷史本然,宣告完結。
回覆列表
這是個好問題,為什麼一旦王朝危機整個政權就會像多米諾一樣倒塌?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角度嘗試分析。
一個國家的基礎構成是人,基本的關係是各種矛盾,一個國家的發展就在人與人之間各種矛盾的解決與衝突中前行,這些個矛盾可以是推動力,也可以是阻礙力。
人和人之間的基本矛盾有多種,但自我認識的出發點都是基於自身的經濟身份(士農工商),職業身份(官民商僧等)和思想教育等因素綜合形成。在這個過程之中,不同的人分成了不同的群體,在大體上可以體現為階級,或者階層。
那麼,為什麼一個王朝會迅速崩塌呢?
原因就在於其國家的基礎——人對於政權的支援力度在某個時刻達到了質變,舉例而言,我們將古代國家的基礎分為士農工商四類主要力量組成,以明危機,明末我們可以看到:1,士階級基本上已經被東林黨所掌控,東林黨組成了帝國管理的主要力量,但是這一部分的人他們的主要矛盾在於削弱皇權,獲得更多政治支配權,其矛盾的主要方向為與皇帝相掣肘,形成了內部消耗。
2,農階級在遭遇了小冰河期和土地兼併之後對帝國的支撐力度大損,其矛盾的主要方向為在帝國範圍內獲取更多的生產資料以保證自身的生存,李自成得益於此,在大方向仍處於內部消耗。
3,工階級地位低下,本人對於帝國的認同感就不高,故不多說。
4,商階級,滿清八大皇商自明代就往境外輸送物資,其主要目的在於獲取更多經濟利益,而削弱帝國的利益以從中間獲得差價是其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對於帝國內部也是處於內耗性的。
5,另外一個值得一說的是軍階級,明代實行衛所制,軍戶世代相襲,至明末以難以維繼,帝國統治的根本支撐力已經消耗殆盡,因此無法用最後的手段——武力碾壓其他矛盾。
基於以上幾種,帝國還只是統治基礎薄弱,但是最後導致帝國在矛盾中崩塌的根本原因還在於代表不同群體利益的代言人自身的選擇,其中比如吳三桂的選擇,便導致了明朝從內外——內部雙主要矛盾變成了內外主要矛盾,推動了明代的最後滅亡。
綜上,一國之滅亡之所以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大爆發,原因在於國家內部基礎組成部分——人,對於國家的支援力下滑,而內耗性加強,這種矛盾成為了國家的主要矛盾時,其內部便會出現多種危機同時爆發,並最後普通多米諾骨牌一般成為帝國衰亡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