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旦,特意從上海趕回家鄉的劉貴賢拜湯明哲教授為師,專門學習歌唱技巧。湯老特別高興,專門為劉貴賢作了一首新年寄語:“傳承非遺幾十年,有位高徒劉貴賢,山歌飄過海內外,聲情並茂腔韻圓。”勉勵他要厚積薄發。劉貴賢向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說道:“我向湯老拜師時間不長,要學的東西還非常多,湯老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的精神實質將會一直激勵著我不斷求索。”
劉貴賢1975年生於平遠縣河頭鎮黃田,為何要在四十不惑的年紀拜師求藝,繼續求解客家山歌領域的“惑”呢?原來,劉貴賢不僅是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歌曲和軍旅歌曲領域一位知名的男高音歌唱演員,還是客家原生態民歌、客家原創流行歌曲傳承者。
劉貴賢在平遠度過了自己的童年。當年雖然家境相對貧寒,但恰好是在田間受到客家山歌的薰陶,加上自己喜歡學著哼唱,小時候他就經常大膽地向左鄰右舍甚至在田地裡幹活的長輩們放開喉嚨唱山歌。久而久之,他在當地成了一名家喻戶曉的“小歌星”,“那時我很開心,只覺得自己逗樂了他們,沒想到老人家都誇我唱得好。”劉貴賢說。
199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平遠中學考入華東師範大學電子資訊工程專業,成為了當時家鄉人羨慕的高材生。畢業後,他先後進入上海多家跨國企業工作並擔任重要職務,隨後和一位工作中結識的投資人合夥創業成立外資企業億裡鼎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擔任該公司執行長。
意外成為客家文化傳承者
湯明哲點評劉貴賢的演唱,說他的聲音條件優越,音色優美,發聲乾淨,中音渾厚,高音嘹亮,對客家原生態民歌和客家原創流行歌曲的演繹也十分到位,聲情並茂,而且這麼多年來舞臺經驗豐富,技巧運用自如,十分難能可貴。原來,劉貴賢不僅師從湯老,這些年來他博採各地名師之長,得到了上海音樂學院譚冰若教授、石林教授,以及中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等國內多位音樂界名師的指點,歌唱水平日益長進。
據瞭解,在大學期間的劉貴賢,因為一副好嗓子和勇於登臺展示,自然而然被同學們推上了班級乃至學校、上海市等的各類表演舞臺。在那流行音樂鋪天蓋地席捲中華大地的年代,劉貴賢堅持原生態的演唱方式,成為了許多歌唱比賽中評委們眼中的亮點,也自然而然地獲得了許多文藝活動和歌唱比賽的“金獎”“冠軍”“一等獎”等數不過來的榮譽。“因為我是客家人,所以我選擇了客家山歌和原生態民歌的型別來演唱,成為了獨特的那一位。”1998年還在大三時就已經嶄露頭角的他,率領他麾下的學校合唱團同時獲得了上海市布穀鳥學生音樂節獨唱、小組唱、大合唱三項大獎。
劉貴賢不僅在校時利用課餘時間參加藝術團接受正規的聲樂訓練,畢業工作後,他也不放過接受音樂教育的任何機會。機緣巧合下,他參加了上海音樂學院的聲樂課程,接受了科學發聲方法的訓練,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他結識了戴玉強、張效中等許多著名歌唱家、音樂人。劉貴賢濃重的平遠鄉音成為了其演繹民族音樂的獨特之處,在業內人的帶領下,他不僅沒有刻意去淡化鄉音,反而順著這個特別的色彩創作了圍繞“鄉音鄉情”和“客家情緣”兩大主線逾六十首音樂作品,《那山那水》《野菊花》《老家的月亮》《夢中故鄉》等不少作品都獲得了業界的好評。
立志做客家文化發揚者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經濟事業趨於穩定,劉貴賢逐漸從洽談生意的束縛中脫開身來,將更多精力投向了音樂文化領域。與此同時,由於生意上的交往,不少時候都會出去應酬,能夠順口來上一曲的他也特別受生意夥伴們的歡迎。歌曲不僅成為劉貴賢商務上的潤滑劑,也成為了他的一個標籤——上海唱客家歌曲尤其是客家山歌最厲害的企業家。
2009年,從廈門大學EMBA深造出來的劉貴賢開始認真思考自己對於客家歌曲這一文化符號的價值。他決定,要把自己對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所學所悟,透過產業化的運營來運用到客家音樂這一文化產品中來,發揚優秀的客家文化。2015年末,劉貴賢利用自家集團公司的平臺,成立了文化傳媒子公司,專門從事音樂教學培訓和文化宣傳製作等業務。而在這數年時間裡,他自費首唱並錄製了前面提及的60多首原創音樂作品,精選出其中的56首,一邊完成《劉貴賢演唱歌曲集錦》的編輯和預出版工作,一邊完成了5張個人演唱專輯,待時機成熟就推向市場。
“時代在變,我唱的歌不少也是吸取客家元素加以改編形成的客家流行音樂。”劉貴賢說,不僅歌曲要創新,傳播的方式也要創新。他深知網路渠道在當前文化推廣中的重要性,便將自己的作品以專輯方式推送上了QQ音樂和酷狗音樂等網路平臺,供市場去選擇,“發現效果不錯,原來帶有客家文化的音樂符號真的存在市場。” 劉貴賢驚喜地說。
被譽為上海乃至華東一帶的知名客家音樂人後,劉貴賢仍然經常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受邀參加各類慈善、團體、節慶等演出,但前提是唱的必須是客家歌曲。在今年央視旅遊頻道中秋聯歡晚會上,劉貴賢獻唱了一首《老家的月亮》。而年初由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主辦,在新加坡牛車水人民劇場舉行的第10屆客家歌謠觀摩會,他與來自五湖四海的眾多客家團體、許多海內外知名的客家歌唱界藝術家們一同登臺獻藝,切磋、交流,傳承客家山歌和客家音樂。
客家山歌王子劉貴賢,做人低調,其山歌唱得確實好聽!
儘管本人不懂音樂,休閒時總喜歡聽聽他唱的山歌。
2015年元旦,特意從上海趕回家鄉的劉貴賢拜湯明哲教授為師,專門學習歌唱技巧。湯老特別高興,專門為劉貴賢作了一首新年寄語:“傳承非遺幾十年,有位高徒劉貴賢,山歌飄過海內外,聲情並茂腔韻圓。”勉勵他要厚積薄發。劉貴賢向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說道:“我向湯老拜師時間不長,要學的東西還非常多,湯老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的精神實質將會一直激勵著我不斷求索。”
劉貴賢1975年生於平遠縣河頭鎮黃田,為何要在四十不惑的年紀拜師求藝,繼續求解客家山歌領域的“惑”呢?原來,劉貴賢不僅是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歌曲和軍旅歌曲領域一位知名的男高音歌唱演員,還是客家原生態民歌、客家原創流行歌曲傳承者。
劉貴賢在平遠度過了自己的童年。當年雖然家境相對貧寒,但恰好是在田間受到客家山歌的薰陶,加上自己喜歡學著哼唱,小時候他就經常大膽地向左鄰右舍甚至在田地裡幹活的長輩們放開喉嚨唱山歌。久而久之,他在當地成了一名家喻戶曉的“小歌星”,“那時我很開心,只覺得自己逗樂了他們,沒想到老人家都誇我唱得好。”劉貴賢說。
199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平遠中學考入華東師範大學電子資訊工程專業,成為了當時家鄉人羨慕的高材生。畢業後,他先後進入上海多家跨國企業工作並擔任重要職務,隨後和一位工作中結識的投資人合夥創業成立外資企業億裡鼎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擔任該公司執行長。
意外成為客家文化傳承者
湯明哲點評劉貴賢的演唱,說他的聲音條件優越,音色優美,發聲乾淨,中音渾厚,高音嘹亮,對客家原生態民歌和客家原創流行歌曲的演繹也十分到位,聲情並茂,而且這麼多年來舞臺經驗豐富,技巧運用自如,十分難能可貴。原來,劉貴賢不僅師從湯老,這些年來他博採各地名師之長,得到了上海音樂學院譚冰若教授、石林教授,以及中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等國內多位音樂界名師的指點,歌唱水平日益長進。
據瞭解,在大學期間的劉貴賢,因為一副好嗓子和勇於登臺展示,自然而然被同學們推上了班級乃至學校、上海市等的各類表演舞臺。在那流行音樂鋪天蓋地席捲中華大地的年代,劉貴賢堅持原生態的演唱方式,成為了許多歌唱比賽中評委們眼中的亮點,也自然而然地獲得了許多文藝活動和歌唱比賽的“金獎”“冠軍”“一等獎”等數不過來的榮譽。“因為我是客家人,所以我選擇了客家山歌和原生態民歌的型別來演唱,成為了獨特的那一位。”1998年還在大三時就已經嶄露頭角的他,率領他麾下的學校合唱團同時獲得了上海市布穀鳥學生音樂節獨唱、小組唱、大合唱三項大獎。
劉貴賢不僅在校時利用課餘時間參加藝術團接受正規的聲樂訓練,畢業工作後,他也不放過接受音樂教育的任何機會。機緣巧合下,他參加了上海音樂學院的聲樂課程,接受了科學發聲方法的訓練,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他結識了戴玉強、張效中等許多著名歌唱家、音樂人。劉貴賢濃重的平遠鄉音成為了其演繹民族音樂的獨特之處,在業內人的帶領下,他不僅沒有刻意去淡化鄉音,反而順著這個特別的色彩創作了圍繞“鄉音鄉情”和“客家情緣”兩大主線逾六十首音樂作品,《那山那水》《野菊花》《老家的月亮》《夢中故鄉》等不少作品都獲得了業界的好評。
立志做客家文化發揚者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經濟事業趨於穩定,劉貴賢逐漸從洽談生意的束縛中脫開身來,將更多精力投向了音樂文化領域。與此同時,由於生意上的交往,不少時候都會出去應酬,能夠順口來上一曲的他也特別受生意夥伴們的歡迎。歌曲不僅成為劉貴賢商務上的潤滑劑,也成為了他的一個標籤——上海唱客家歌曲尤其是客家山歌最厲害的企業家。
2009年,從廈門大學EMBA深造出來的劉貴賢開始認真思考自己對於客家歌曲這一文化符號的價值。他決定,要把自己對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所學所悟,透過產業化的運營來運用到客家音樂這一文化產品中來,發揚優秀的客家文化。2015年末,劉貴賢利用自家集團公司的平臺,成立了文化傳媒子公司,專門從事音樂教學培訓和文化宣傳製作等業務。而在這數年時間裡,他自費首唱並錄製了前面提及的60多首原創音樂作品,精選出其中的56首,一邊完成《劉貴賢演唱歌曲集錦》的編輯和預出版工作,一邊完成了5張個人演唱專輯,待時機成熟就推向市場。
“時代在變,我唱的歌不少也是吸取客家元素加以改編形成的客家流行音樂。”劉貴賢說,不僅歌曲要創新,傳播的方式也要創新。他深知網路渠道在當前文化推廣中的重要性,便將自己的作品以專輯方式推送上了QQ音樂和酷狗音樂等網路平臺,供市場去選擇,“發現效果不錯,原來帶有客家文化的音樂符號真的存在市場。” 劉貴賢驚喜地說。
被譽為上海乃至華東一帶的知名客家音樂人後,劉貴賢仍然經常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受邀參加各類慈善、團體、節慶等演出,但前提是唱的必須是客家歌曲。在今年央視旅遊頻道中秋聯歡晚會上,劉貴賢獻唱了一首《老家的月亮》。而年初由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主辦,在新加坡牛車水人民劇場舉行的第10屆客家歌謠觀摩會,他與來自五湖四海的眾多客家團體、許多海內外知名的客家歌唱界藝術家們一同登臺獻藝,切磋、交流,傳承客家山歌和客家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