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規搞笑段子

    遺恨:由無法控制的或無力補救的情況所引起的後悔。

    這是字面意思。往往是因為人沒法控制,才出現的,所以不能提美與不美。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遺憾。盡人事,聽天命…希望斧正!

  • 2 # 王小民的吐槽

    “你好,之華”,大概可以翻譯成“你好,現世安穩”,或是“你好,平凡生活”。

    這兩個詞寫出來平平無奇,不過愚鈍如我,可是花了好一陣的工夫才想出來,雖然還是感覺詞不達意,但卻已經耗盡了畢生所學,暫時想不到更好的了。

    與之相比,想到之南指代什麼就容易許多,幾乎可以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夢想”。

    可以在前面加個定語,“年少時的夢想”。

    順著這個思路下去,胡歌所飾演的張超,也能找到象徵性的意義,“殘酷現實中不知哪裡來的突然暴擊”。

    有點囉嗦,大致如此。

    所以《你好,之華》,可以想象成這樣一個場景:年少時有些許才華,繽紛夢想,有點建樹之後,卻是各種橫生枝節,夢想被現實的暴擊擊碎,然後人也變得傾頹,逡巡半生。

    終於在某一契機下,似乎是按下通往過去的開關,見過了形形色色的故人,解開各種謎團的同時,也不斷地開啟著自己的心結,終於在重遊過夢想開始的地方之後,放下負擔,輕裝上陣。轉過身來,可以面帶微笑,輕鬆地說上一句:

    “你好,之華”。

    “你好,之華”,這句問候乍一聽起來簡單而安靜,簡短的寒暄過後,便是告別。眼看著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無甚稀奇,卻不知在寫完《之南》那本書後,他已經原地踏步,徘徊不前了將近30年。

    在電影中,年少時的之南自然是美麗動人的,站在Sunny下,似乎集聚了所有的光芒;

    不過以我這個中年油膩直男的眼光來看,張子楓的之華雖然包裹在不合身和刻意的暗色衣裝下,不過也是可愛俏皮,小尹川在心裡把這兩姐妹分了個高下,然而銀幕前的我,卻覺得是一樣的好。

    或許是粉絲濾鏡作祟,畢竟從《唐人街探案》始,對張子楓最後的抬頭一瞥就唸念不忘;也或許是年紀大了,偶爾也喜歡傷春悲秋一下,覺得小時候的物事,不管是曾有過的夢想,還是親歷的平凡生活,都是一樣的好。

    《你好,之華》,對於之南無疑有點殘酷,辣手摧花。年輕的時候不明白,為啥一個落拓浪蕩子,卻能輕易地帶走以為是一生摯愛的白月光。如同突然的天降災厄,命運開玩笑,輕易地擊碎夢想;或者生活無常,自己吭哧吭哧努力半天,卻不及隔壁不起眼的吳老二,天賦異稟。

    後來有人明白了,有人依舊不明白,但是看開了,生活中最常見的是意外,沒有為什麼,

    不明白,看不開的,日子還是照樣過,表面上嘻嘻哈哈,心裡卻是擰成了團,午夜夢迴,翻來覆去睡不著,沒來由地捶地板捶桌子,問天問大地。

    朴樹在十年沉寂之後,帶來的是《平凡之路》,“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所以平平凡凡的之華更多地得到了時間和生活的優待。不過在巖井俊二電影宇宙中,平凡也是帶了濾鏡的。人到中年依舊不見煙火氣,沒有生活的零碎只有沉澱的歲月靜好,如此有品質的平凡,不知幾人能達到。

    如果說“寫信”是巖井俊二鍾愛的交流方式的話,那麼“信使”能成為電影的主角也就不意外了。在電影中,年少的之華是小尹川和之南的“信使”,成年的之華又成為了婆婆和扈老師的“信使”。

    30年後的再見,之華終於變成了寫信的人;拿起筆的動機有點讓人不能信服,好老公貢獻了電影最為暴躁和歇斯底里的一幕,怒摔手機讓我懷疑是不是白天在職場受了什麼委屈。

    與其把“寫信”看作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倒不如說,是之華的順水推舟。Sunny正好,午後溫暖,伏在桌子上,在半舊的稿紙上給30年前的傾慕者訴說衷腸……日本導演對待中年婦女果然溫柔許多;如此矯情且少女心爆棚的場景,恐怕除巖井俊二一家之外,也沒什麼分號了。

    另外,圖書館管理員好像確實是個好工作,安靜事兒少有那麼多的時間做自己的事,已列入下一份工作關注名單之中。

    不過之華與尹川的通訊並沒有持續多久,到了電影中段,兩人相見,謎題揭曉,重心又回到了尹川的迴夢之旅,兩人間的鴻雁傳書似乎只是為了這段轉折,在沒有和之南好好告別之前,之華終究還是個信使。

    蒙上了巖井俊二的濾鏡和蒸汽,把故事放到現實考量,總有些違和。大連也好,日本也罷,倒不如說巖井俊二的故事,只發生在臆想和文藝作品中。從這一點上說,有點像古龍的小說,抽離時空背景,也能立的起來;有時反而落到真實的時空中,反而顯得束手束腳。

    在我看來,《你好,之華》,與其說是愛情物語,倒不如說是一則創作者走過半生的寓言。嘴上不願意承認,誰還沒有當年做過夢的一點執念。兜兜轉轉,虛耗時光,所謂的天賦異稟,少年得志的聰明人,卻更容易早早地鑽進牛角尖。“有的人會實現夢想,有的人不會”,十幾歲就能說出的道理,真正懂得卻不一定到什麼時候。或許只有等到看透的那一天,才會輕鬆地說上一句,

    “你好,之華”。

  • 3 # 阿大帶你看電影

    影片始終以一種舒緩的節奏,沒有戲劇化、沒有激烈的演出方式推進,不批判,不說教。雖然片中不乏死亡、暴力、傷痛這些殘酷的東西,卻傳達著一種平和但有力的溫暖——人生總有遺憾,學會與“錯過”和解,才能活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就像三叔說的: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期喝野菊花、金銀花、胖大海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