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CE3023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說父親能力生的兒子也不會一般般。然而在歷史上卻有很多虎父犬子的例子。這次我們要說的就是三國時期一對很有名的父子,他們便是諸葛亮和諸葛瞻。諸葛亮是家喻戶曉的三國曆史人物,他可以說是開創蜀漢帝國的主要功臣,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卻是導致蜀國走向滅亡的主要人物之一。

    諸葛亮功高蓋世為蜀漢王朝做出的貢獻我們就不在絮叨表述了,下面我們來說說他的兒子是如何將蜀漢王朝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的。蜀漢景耀六年魏國興兵伐蜀,當時魏軍兵分兩路:大將鍾會率領主力軍隊和蜀漢的主力姜維部在劍門關對峙,而鄧艾則帶著一直偏師偷渡陰平深入了蜀國腹地。鄧艾的軍隊出現在蜀國腹地之後,後主劉禪便將留守的大部分軍隊交給了諸葛瞻統率。劉禪這樣做無異於將蜀漢的命運全寄託在諸葛瞻的身上,而後來的諸葛瞻的表現可以說讓劉禪大失所望。

    諸葛瞻當時帶著軍隊來到了涪縣後卻停滯不前,當時尚書郎黃崇力勸諸葛瞻在鄧艾的軍隊沒到達之前先搶佔險要的地形阻止魏軍繼續深入。諸葛瞻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竟然對黃崇的建議置之若罔,黃崇見蜀軍白白喪失了地利無奈地痛哭了起來。諸葛瞻本來就沒有什麼作戰經驗,他的策略很簡單就是率蜀軍和鄧艾正面決戰一決勝負。這樣的做法顯然太過於個人英雄主義,儘管蜀國的軍隊在數量佔據優勢但是面對身經百戰的鄧艾軍團這無異於是豪賭。果然後來諸葛瞻被鄧艾打的大敗,這一戰使得蜀國喪失了最後的防守力量也是促使後來劉禪主動投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黃)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三國志 蜀書 黃權傳》

    (諸葛)瞻督諸軍至涪停住,前鋒破,退還,住綿竹......遂戰,大敗,臨陳死,時年三十七。《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

    那麼諸葛亮功高蓋世為何他的兒子諸葛瞻卻沒有什麼奇才呢?難道諸葛瞻真的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人嗎?事實上諸葛瞻是一個天資聰慧的人,諸葛亮曾寫給諸葛瑾寫信提到過諸葛瞻。諸葛亮對諸葛瞻的評價是“聰慧可愛”,但是諸葛亮因為諸葛瞻才八歲就表現的過於成熟也擔心的表示怕諸葛瞻以後成不了大器。

    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兄瑾書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

    諸葛瞻後來為何沒能成就大器,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諸葛亮中年得子無暇對其培養

    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建興十二年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而正是這一年諸葛亮病逝在了北伐的路上。諸葛亮去世時五十四歲,可以算出在諸葛亮四十六歲時才得子。所以在諸葛瞻出生得時候諸葛亮已步入中年,而且當時蜀國的政務事無大小都出自諸葛亮之手。由此可以得知諸葛亮肯定是沒有太多時間對諸葛瞻進行培養的,況且諸葛亮去世時諸葛瞻也不過才八歲,這個時候也不過是人勉強能接受教育的階段。

    諸葛亮日理萬機又加上他去世過早導致了諸葛瞻沒有機會得到諸葛亮的培養,所以儘管諸葛瞻天生聰慧也無法成就大器。

    二:活在諸葛亮的光環之下被眾人過分追捧

    儘管諸葛瞻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但是憑藉著諸葛亮的影響力他還是步步高昇成為了蜀漢重臣。當時蜀地的百姓由於對諸葛亮有深厚的感情,所以每當蜀國有什麼好的政令他們都紛紛說這都是諸葛瞻建議的。這樣一來諸葛瞻幾乎成了蜀國的第二個諸葛亮,而諸葛瞻在這樣的環境下自我感覺良好而不再注意提升自己。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諸葛)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有過其實。《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

  • 2 # 簡史講官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描述,實際上是有些誇張的成分,而且作者本身就是蜀漢的鐵桿粉絲,自然要對蜀國的描述更多一些,所以就導致很多人認為諸葛亮功高蓋世。但在《三國志》中,諸葛亮並沒有被誇得神乎其乎,但也是千百年間少見的人才。 諸葛亮的個人功績,最卓著的表現在於心繫天下,幫助劉備在三國亂世取得一定的成就,最讓人回憶悠長的就是諸葛亮和別人的鬥智鬥勇,以及諸葛亮的忠誠。諸葛亮還未跟隨劉備,以及將天下三分,此等胸徑,註定了諸葛亮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跟隨劉備之後,敗仗幾乎沒有,但劉備死後,敗退連連,面對蜀國的生死存亡,也不敢輕易下結論,這又是為何呢? 其一:跟隨劉備時,諸葛亮劉備等人正值壯年,精力旺盛,並且人在沒有成就的時候,是非常渴望得到很多,諸葛亮和劉備當時都是抱著必勝的信心去做事的。而且當時的曹操名氣不好,想反對曹操的人大有人在。但劉備死時,曹操和東吳都是非常強大的存在,諸葛亮已經年老,心力也比較憔悴,一時之間真的難以定奪蜀國的未來。 其二:人才的缺失。早年諸葛亮手下的人才濟濟,一個五虎上將就足以讓敵人膽寒,再加上蜀漢非常多的謀士願意為劉備服務,諸葛亮根本不缺人才。但劉備年老之時,人才一個個都老死戰死,諸葛亮僅憑一人之力,怎麼可能面對強大的東吳和魏國。 其三:天下已定。諸葛亮很明白事理,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當劉備帶兵被陸遜一把火燒了的時候,諸葛亮就知道蜀漢已經不久矣,而北伐的目的,一則是為了完成劉備的夢想,二則是為了蜀漢存亡的一絲機會,三則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這些年,諸葛亮根本不敢想蜀漢還能稱霸三國。 綜上所述,諸葛亮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諸葛亮後來的表現,也足以證明他是一位千古忠臣,值得後人銘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人不喜歡日本人,卻喜歡日本人做的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