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槓精大叔

    春秋以前是貴族和百姓分治的社會。典型描述就是孔子曰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貴族們擁有軍隊 任免 稅收權力。能夠聯合抗衡君主或者天子。天子無法實現大一統。到了孔子等人,出身貧賤而無謀生能力。他們也想做君子(原先是貴族的同義詞)。開始了他們領導的無產文人革命。直到秦朝才獲得近乎完全的成功。無產文人取代了貴族。無產文人上升為天子的經理人。然而他們沒有軍隊,沒有獨立任免權力,沒有獨立稅收。他們不可能抗衡天子。而只能像孔子提出的,以孝侍君。成為天子權力的分享和腐蝕者。也就形成了大一統。。天下所有權力,包括思想的權利,都統一在天子手中。即所謂孔子曰的,非禮勿動,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董仲舒總結的:天人合一,代天言者,非天子而何。。但由於天子被臣子們包圍,且寡不敵眾。權力實際上是掌握在無產文人們的手中。

  • 2 # 沉墨I方之城

    中國古代的大一統時代是個漫長的社會變革過程,春秋到戰國時期正是這一社會變革的重要階段。

    春秋時期的天下局面是諸侯分治,尊周天子為天下共主,這種國家政權的體制是延續了周朝建立初始的政治體制,作為奴隸制國家的周朝來說,他是沒有足夠的實力進行天下集權的,而且周所遵循的政治理念也不符合天下大一統的思想。

    到了春秋後期,周天子的號召力雖然存在,但在政治、軍事實力上遠不如各個諸侯國,諸侯國依然遵循周制,拱立周天子,既是因為周王室權威尚在,更重要的是春秋各個諸侯國並不願意樹立一個反面的榜樣,讓其他國家有徵伐自己的藉口。

    到了戰國時期,周王室徹底沒落,此時已經是群雄並起,天下紛爭不斷,而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爭鬥已經不再估計周王室和周天子的態度了,那個時代一切都是以實力說了算的。

    周王室不但喪失了自己天下共主的權威,更是在地盤,經濟,人口方面遠不如一般的小諸侯。戰國時期是走向中國大一統時代的萌芽時代,這種諸侯紛爭的狀態更多的激發士族和貴族對天下共主,周制周禮的一種質疑,所以戰國時期的哲學思想以及政治理念層出不窮。

    在文化和思想上進行了天下走勢的萌芽和摸索,直到戰國後期,秦國採用了法家治國理念,秦國經過幾代君王的建設,逐步尋找了一條符合社會發展,有利於社會變革的全新的社會制度——廢封立郡,中央集權。

    秦朝憑藉先進的國家管理制度和強大的軍事能力,進行了統一全國的戰爭,最終實現了滅掉其他所有諸侯國,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這也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國為後世的朝代摸索出了一個全新的社會制度道路,這種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管理理念遠比原來的分封諸侯制要進步得多,強大得多。所以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不無道理。

    社會的發展和變革永遠向前,無論要經歷多麼曲折的道路。

  • 3 # 方山中人

    《封神演義》中說文王拉車八百步,姜太公遂保周王朝八百年。

    當然這是後人胡謅的,不過周確實算得上古代中國最長的王朝了。其分西周與東周,其中,西周時期,周王室的威望實力都比較高,其疆域也算遼闊,各諸侯國也大多盡忠於周王室,故此時是周王室比較舒服的時代,那是真的“天下共主”。

    然而隨著周幽王的上位,西周迅速衰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登基,此時原都城鎬京因犬戎已殘破不堪,故平王東遷洛邑。歷史進入春秋時期,此時為什麼沒有大一統呢?很簡單,春秋時期大家的思想還存在於爭霸上面,通俗的說就是天下是一家,而這個家中有些個年紀大,長的壯的孩子看誰都不服,但又都是親兄弟,咋辦呢,就積極表現,期望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此時雖然周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周天子的認可卻成了諸侯征戰的一個重要指標。

    就像你雖然是我爹,可是我成人了,你也老了,該歇著了,諸多事情可以讓我出面了。

    比較典型的就是春秋五霸了,以齊桓公為例,當華夏飽受戎狄等遊牧民族的侵害時 ,這位老哥打出來“尊王攘夷”的稱號,啥意思呢,尊我周天子,侵奪外夷地。齊桓公借周天子之權威,震懾諸侯,同時打擊四方夷狄,如此一來,周以外的敵人,如犬戎,若要征服中原,就必須先面對晉齊這樣的諸侯國,同樣的,這些非周土的勢力,反過來時刻受到周之諸侯的威脅。

    像管仲提倡的“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就是這般道理。

    但到了戰國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三家分晉之後,大家突然明白一件事,為什麼要得到周天子的認可呢?這韓趙魏瓜分晉這個數百年的諸侯國,周天子也沒話說啊,如此的天子還聽什麼聽。

    就跟家裡老人得病了,好不了的那種,家裡的孩子,不論大小都想拿點遺產,怎麼拿呢?打唄,誰拳頭硬,誰拿的多。老父親周王室也管不過來,畢竟一不小心自己說不定就被兒子打死了。

    當然戰國和春秋的時間劃分尚有爭議,但三家分晉無疑是戰國時代的標誌性事件,當然還有著名的田氏代齊。

    這兩起事件,周天子只能幹看著,什麼也做不了,於是乎諸侯征戰,變法圖存成為這時期的主要程序。

    那為什麼秦能統一麼?奮六世之餘烈吧。數代秦王的變法打下基礎,到了嬴政這代,統一成為必然的趨勢了。

    畢竟長大了不是,等各位及成人,不一樣不聽家裡人的話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照樣子,各寫出兩個成語。(異口同聲)、(三年五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