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易彗心

    一、勸學詩

    【作者】顏真卿 【朝代】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二、觀書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三、偶成

    【作者】朱熹 【朝代】宋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

    四、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貞白 【朝代】唐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並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鑽研中。

    五、勸學

    【作者】孟郊 【朝代】唐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透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平之戰,換趙括,是否正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