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eiluy

    一年級孩子心裡很幼稚簡單和他說明道理就可以,太深入他也聽不進去也聽不懂。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他嚴厲處罰然後觀看相關校園暴力教育影片,讓其意思到危害,然後讓他知道這樣處罰的目的讓其有所畏懼,再然後就是給他充分信任予以改正。

  • 2 # 留學避難所

    孩子教育要遵從賞罰分明。

    建議家長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對把好壞的獎懲實施到位。並對孩子進行耐性指導。

  • 3 # 奧數抖音課堂

    家長需要多陪伴孩子,你的態度觀念都會影響孩子。孩子現在小1年級,可以引導,等初中你就管教不了呢。家長要多花時間。

  • 4 # 馬瑞光聊連鎖

    當發現兒童具有攻擊性行為,父母首先應該及時制止並告知孩子這樣是錯誤的行為,然後詢問孩子原因並找到根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在之後的生活中也應當對孩子的一些行為多加留意且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通常兒童產生攻擊性行為因素有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從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父母身上,也可發現攻擊性傾向甚至攻擊性行為。

    (2)心理因素:通常有情緒問題和行為障礙的兒童易產生攻擊性行為。(可進行心理諮詢)

    (3)教育因素:由於家長的過分保護和偏袒使兒童產生了種隨時可以攻擊別人的合理感,特別是在攻擊性行為中佔了“便宜”,得到了“好處”的兒童更是攻擊欲增強,攻擊性行為加重。

    (4)模仿學習:常看暴力武打影視片的兒童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5)飲食因素:有攻擊傾向的兒童,在攝入過多的糖後易發生攻擊性行為。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裡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90後小殤姐姐

    下面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的行為,表達的都是內心的需求、動機和渴望,孩子也不例外。三歲以上的孩子打人,多數是因為心理需求無法滿足,6歲以前是孩子建立社會道德的重要階段,有些孩子的打人行為帶有明顯的攻擊性,而父母如果放任不管,慢慢會形成習慣,日後想改正就有一定的難度。

    1、制止

    當發現寶寶打人的時候,且性質比較嚴重,家長要及時制止他們。要拉住他們的小手,嚴肅地對著他們的眼睛說不可以,就算寶寶還小,他們也可以透過父母的情緒感知到這樣做是錯誤的

    2、引導

    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有打人行為時,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同時,要引導他們,告訴他們打人這件事是不對的。如果發現他們情緒很牴觸我們的教育,那就允許他們先宣洩完自己的情緒,等他們心情平和之後再進行引導。可以選擇給他們講故事,家長朋友們可以多運用表情、動作、語調等,設計情景,模擬情緒,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不對,培養他們的同情心。

    3、冷落+表揚

    當孩子打人之後,孩子屢教不改,那麼就要全家“齊心協力”地對孩子做出冷落措施,雖然孩子會哭鬧、生氣、失落,但是也會逐漸明白自己打人是不對的,打人的孩子是不受歡迎的,慢慢的,孩子會自覺將打人行為改正。當發現孩子有明顯進步的時候,爸爸媽媽要不吝嗇地表揚,這樣孩子很大的鼓舞。

    4、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小孩子很難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幫助寶寶糾正。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較急,父母更要保持耐心,儘量安撫,也可以給予玩具或者帶孩子去哪裡玩,發洩情緒,轉移注意力,在遊戲中淡化孩子的攻擊情緒。也可以讓孩子畫畫,讓他們畫出心中的所想,等到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慢慢告訴孩子怎麼說、怎麼做。

    5、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良好性格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是靠親情呵護養育監督,以自身的日常言行、創造的家庭氣氛潛移默化地進行。父母之間要處理好自己兩個人的關係,給孩子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對他們以後的性格和三觀的塑造都是及其重要的。另外,現在社會呼籲每一個家庭建立學習型家庭,父母們可以精心選擇可供孩子觀看和閱讀的動畫作品、繪本等,陪孩子一起閱讀和進行觀後感討論,將正確的思想輸送給孩子,避免暴力及視覺衝擊力較強的資訊影響孩子的三觀。

    6、與孩子共情,進行移情訓練

    家長要善於傾聽孩子的不良情緒,和孩子們共情,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有研究者發現,很多校園裡的不良少年,他們對他人的情緒識別能力很差。他們欺負比他們弱小的孩子,感受不到這些弱小孩子的痛苦,說明他們缺乏最基礎的移情訓練。家長們要從小對孩子進行移情訓練,讓他們感知生活中每個角色的情緒,可以透過和孩子做遊戲、角色扮演來豐富孩子的情感色彩,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學會換位思考,在未來的人生路上,能夠換位處事,更好地融入社會大流。

    7、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注重個人修養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每句話、每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自我修養是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促進孩子成才的根本保證。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稱為“生命的教育”,無數傑出的人才都是在這種教育下邁出成材的第一步。

    父母自身要注意個人行為素質的修養,避免在孩子面前動粗,甚至是要杜絕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的為人處世風格,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古詩詞譜曲改編的歌曲,有什麼推薦嗎?我覺得楊洪基的《短歌行》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