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貓愛大米
-
2 # 宛如清揚
尤三姐自殺,柳湘蓮出家,寶釵的反應是不是很冷血?
尤三姐自殺,柳湘蓮出家,眾人的反應各有不同。薛姨媽聽得小丫頭們的話,心中感嘆,又猜疑。寶釵從大觀園裡過來,說到這個事,寶釵聽了,並不在意,便說道:“俗話說的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也是他們前生命定。前日媽媽為他救了哥哥,商量著替他料理,如今已經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說,也只好由他罷了。媽媽也不必為他們傷感了。倒是自從哥哥打江南迴來了一二十日,販了來的貨物,想來也該發完了,那同伴去的夥計們辛辛苦苦的,回來幾個月了,媽媽和哥哥商議商議,也該請一請,酬謝酬謝才是。別叫人家看著無理似的。”
薛蟠呢,也是傷心流淚很久。這個呆霸王,流露出了少有的溫情色彩。
尤三姐自殺,一般稍熟悉一點的人,正常的反應都是和薛姨媽一樣的,柳湘蓮呢,作為薛蟠的救命恩人,與薛家的關係應該還算比較好,他出事了,出家了,多少該會有一些感嘆吧。可是薛寶釵的反應,的確是不正常,當然我覺得吧,也不算冷血,算得上是很冷淡,其實細想想,和她前次金釧死時一樣,與她的性格一致,她就是那麼一個“任是無情也動人”的人。
對於尤三姐,寶釵並不熟,就算是很熟悉,以她的性子,估計也是不恥於尤三的為人吧,柳湘蓮呢,也不併不太熟,恐怕印象最深的,還是把薛蟠打得親孃都不認的那回吧,薛蟠前次出京做生意,得他的幫助,人貨平安回京,也算是一點恩情,可是他要成親了,薛姨媽又置房子又買傢俱奴僕啥的,已經很對得起他了。他本就是浪子,萍蹤天下,失蹤不見也不算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寶釵其實是個外熱內冷的人,許多事情,她看得很透,或許因為從小家庭環境的原因,她早早地就表現出了和年齡不相稱的成熟穩重,少了一份純真率直,而面對尤柳事件時,她如老僧一般,顯現出的就是那份無情冷漠。
-
3 # 書燈幽見
竊以為,這件事上不能說寶釵冷血。
湘蓮,三姐與寶釵本無交集,寶釵一個大家閨秀,縱然聽到了這個變故,要怎樣做才不算冷血呢?
難不成也要跟著哭一場,灑幾滴淚才是熱血麼?如果這樣衝動行事,舉止無度,她也就不是寶釵了。
不過,在金釧之死上確實表現有些冷漠。
但也不全是冷漠,更多的是圓滑。
寶釵這個女孩子,活得太累,她的目的性太強了,責任心也太強。
她父親早死,哥哥是紈絝子弟,正如她自己對黛玉所言:“我只比你多個母親略強些”,但真的強些嗎?
未必。
黛玉家中門第遠清貴於薛家。林家有多富?賈璉一句話有暗示。
省親之前,賈璉曾對鳳姐說:“再發個一兩百萬的財就好了“,後來省親時使用了大筆銀錢,卻不見一人一字為錢而憂愁,錢從哪裡來的?
賈璉帶著林妹妹奔喪了一趟...
而黛玉自己也在文字中感嘆過,若此時身在江南,父母在時,“青帘杏舫,惟我獨尊。”
只這八字,你想一想,林老爺的千金有多尊貴。
林家的小姐尊貴到賈府的小姐都不能比,何況是一個皇商的女兒呢?
寶釵心裡是少有的明白人,也許正是因為步步蕭條的家境和不能指望,甚至反受拖累的兄長,她過早地承擔了重振門庭的重任。
而黛玉不必承受這些。所以,她也不必如同寶釵那般處心積慮與人相處。
又也許是壓力太大,目的性太強,讓寶釵一心一意鑽營於她的賢良淑德的名聲,而籍此博得個好姻緣。因此而令她過早地成熟了,亦少了情感,多了世故。
在六十六回楊妃撲蝶裡面,她嬌憨之氣一覽無餘,這才是一個十六歲的女孩該有的模樣。
這樣的寶釵,是不是我們都很喜歡?
但在被小紅,墜兒發現她偷聽之後,立即轉嫁於黛玉,作者只在剎那間又讓成了那個穿上鎧甲攫取利益,推脫錯處的世故的女子。
寶釵此舉雖令人生厭,細思、但她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她又何嘗不是一個薄命的女子呢?
紅樓夢裡,寶釵與黛玉,並不是對立面的兩個人物。而是不同性格,獨立存在兩個人物。
很多人總是執意的趨向於,黛玉是正面人物,而寶釵就是反面人物,這點我不敢苟同。
文本里開篇就說了:“閨閣中歷來有人...”,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說紅樓夢絕對是女性的讚歌。
即是讚歌,而釵黛是兩位女主角,抹黑寶釵應不是作者本意……
奉茶
回覆列表
感謝悟空邀請,我個人認為僅憑這件事就說寶釵冷血無情有失公充。一是咱們首先從關係來看,無論是尤三姐還是柳湘蓮都與薛寶釵並不認識也無甚交集。那麼誰會為了兩個和自己沒什麼關係的人傷心難過。二是他們的悲劇並不是別人造成的,全因柳湘蓮自己心胸狹窄又不明就裡糊里糊塗的冤死了尤三姐。他自己出家也可能是因為他無法再面對賈家的人。三是薛寶釵不同於其他千金小姐,她不僅內裡要幫助母親料理家務在外還要打理家族的生意,她不能像林妹妹那樣多愁善感。相反,寶玉捱打她去看望時的情景連寶玉都感動、林妹妹要吃燕窩她從自家拿沒有告訴任何人,林妹妹誤說了《西廂記》裡的詩,她不僅不拆穿,反而和她說了許多貼心的話……這樣的寶釵怎麼能是冷血無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