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畔散人

    到明朝中期的時候已經沒有人敢隨便抓讀書人了,你抓了一個就會有一大群師兄弟同學同鄉啥的去堵你家門,說理你說不過他們,又不能全抓了,如果一不小心弄死一兩個那就更不得了了,全天下士子口誅筆伐,不把你搞黑搞臭誓不罷休,你說誰敢抓?皇帝也是不敢的。

  • 2 # 大豆包

    為什麼不敢動他,得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來看!

    換個無名小卒罵朱老闆試試?分分鐘隨便找個罪名一安就給你滅門了,而且翻不起一絲波瀾。

    徐禎卿是什麼人物,那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和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齊名的大文豪,你隨便殺了怎麼去堵住天下士子悠悠眾口,就像當代的公眾人物一樣,岳雲鵬隨便吐槽個機場的面太貴,就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俞敏洪一個演講就讓無數女人恨得咬牙切齒!如果他們出了什麼意外,肯定會有人深挖,挖個水落石出,幕後黑手一個也別想跑!因為人家公眾人物影響力就是那麼大!

    而且就算殺了,被留下汙名的也不會是他,而是皇帝。

    既然他敢罵,就不怕死,就像他的好友李夢陽,一身錚錚鐵骨,就敢於和大太監劉瑾硬剛,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死了當前身,留下千古美名,這就是大明士子的風骨

  • 3 # 歷史隆中對

    在明朝,惹誰都不要惹文人文官。大體原因有以下幾點:吵不過,槓不贏,人多勢眾,詞窮理虧。

    吵不過,槓不贏是因為這群人受過知識文化教育和儒家經典洗禮,個性不是一般的直,武官死戰,文官死諫,朝堂罵皇帝就是他們的使命。

    你要是想跟他們吵幾句,他們八股文練出的文筆分分鐘罵人不帶髒字把你按在地上摩擦。這群文人又是社會上的主要知識分子,就如同當今社會上的公知大V,影響力是很大的,徐楨卿這種文壇領袖可以說是一呼百應。

    有人說,這不就是群文人嗎,又沒戰鬥力,整治他們不是很簡單的事嗎?那就太低估這群人了。他們不僅是社會主要知識分子,而且還是政治的主要參與者和特權階級,官官相護,統一戰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樣明朝文人就有了一層保護膜,可以防止被幹涉或者殘害。皇帝如果要整哪個文人,如果不是特別強硬,很快上到內閣下到舉人都要參本求情。皇帝要是不從,就是打破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平衡,文官集團就會與皇權進行激烈的對抗,這是皇帝所不願看到的。

    談完防禦力,就要談談進攻性,這群文人厲害就厲害在筆頭上。他們要是記恨誰,寫篇精妙文章醜化一下,很快就能傳遍大江南北,搞不好還能流傳千古。武大郎就是這樣被文人從一個身高八尺,品行端正的陽穀縣令醜化成五短身材的侏儒,老婆潘金蓮也從大家閨秀,知府千金變成了蕩婦。所以不要得罪文人是當時人們的共識。

  • 4 # 於左

    先簡單介紹一下徐禎卿,他是吳縣人,字昌谷,明孝宗十八年的進士,在大理寺做過官,後來被貶為國子監的博士,相當於國立大學的老師。《明史》中說他二十三歲時就死了,但王世貞說他死時是三十三歲,似乎更為可信。

    徐禎卿極有才華,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一起被稱為“吳中四才子”。《明語林》中說他的才華“陶洽精融”,與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合稱為當時的“藝林四傑”。這些身份都說明,他是一個嚴謹的寫作者,不是胡編亂造之人。

    《明史》中收錄徐禎卿的兩種作品,即一卷《異林》和十一卷的《迪功集》。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談藝錄》和一卷本的《剪勝野聞》。

    那麼,明武宗為何不抓他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所謂徐禎卿專門寫書黑朱元璋,指的應該就是一卷本《剪勝野聞》,但這本書被懷疑為一本偽書。

    《四庫全書》認為,此書的作者應為無名氏,託名徐禎卿,而且書中的某些內容荒誕不經,為“齊東野人之語”。比如書中說,徐達曾經任由元順帝逃走,並揮刀斬殺南京皇宮的守門人,差一點和朱元璋翻臉等等,顯然是民間杜撰,徐禎卿應該不會寫出這類作品。

    第二,即便《剪勝野聞》是徐禎卿的作品,書中的大部分內容主要也是從正面讚頌朱元璋的。

    書中的有些內容是朱元璋的自述,其他內容比如朱元璋葬父的神奇經歷,朱元璋頭戴幾條蛇,血戰立功,劉基提前十年預見朱元璋將為天子等等,都是讚美朱元璋天命神授,沒有一點點黑他的意思。

    當然,書中也有許多負面的記載,比如朱元璋的狠毒無情、兇殘殺戮,他對於大臣的病態的防範、他的喜怒莫測,他對皇后和太子的惡劣態度等等,都不是一個聖明的開國君主應該有的行為。

    不過,這些說法在別的著作中也能見到,並不是徐禎卿的發明,明朝人的這一類書籍很多,比如《天潢玉牒》《琅琊漫鈔》等等,從寫作的目的來看,徐禎卿只是記敘自己認可的歷史事實,絕不是為了黑朱元璋。

    第三,明朝中後期的社會自由度還是很大的。

    給人的感覺,明朝的許多皇帝似乎只管眼前,不太理會人們對於從前的評點。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是萬曆年間的妖書案,因為內容涉及到鄭貴妃,萬曆皇帝認為有許多誣謗的地方,龍顏大怒,下令嚴查此書的作者,但也是胡打一氣,最後也沒查出一個究竟來。

    到了天啟、崇禎兩朝,社會上更是出現了許多時事小說,直接以當前的事件為素材,進行寫作,真真假假。

    第四,徐禎卿的作品在當時並沒有廣泛流傳,影響極小,明武宗興趣廣泛,軍國大事和狎虎、冶遊這些樂事還不夠他忙的,哪裡顧得上一個文人的一本小冊子?

    《剪勝野聞》在明武宗時代毫無影響,可以確定,明武宗根本就不知道徐禎卿的這些作品的存在,當然也不會因為這些書的內容來殺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之間的國界線,在地圖上為什麼沒有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