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廷好書法愛好者
-
2 # 墨香襲人
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清香遠溢,花枝亭亭玉立,而不妖嬈俗媚,筆直潔淨地立在水中。人們無法輕易的得到它,玩弄於股掌之間,只能遠遠地觀賞、讚歎。
現在的我,輕易的就能得到一支,但依然無法抑制對它的喜愛。
-
3 # 茶館閒聊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我喜歡梅花。
雖然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真正見過梅花,沒有聞過梅花的香氣;對於梅花的理解,全部來自於古詩詞。
但我就是喜歡梅花。因為,古詩詞中說: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喜歡的,就是梅花所代表著那一種品質和氣韻。
香,我自香;苦,我自苦。香,不為任何人,只是暗吐幽芳;苦,無所可懼,風雪而獨迎。
不累世俗名,不待紅塵客。俗世人,想要的,不過就是如此。
然而,俗世人終究是俗世人,跳不出也避不開,該做什麼事,願意或不願意,還是得去做。
情絲斬不斷,慾海填不滿。每每嗟嘆,無可奈何,唯有一樹寒梅,一縷幽香,能聊以自慰。
其實,也很明白,奔波來奔波去,幾十年下去,所作所為,不過掙三餐飯錢,賺晚年幾天清閒,僅此而已。要說有什麼益處,便只是不為他人添麻煩罷了。
不能更有作為些,做幾件有益於家國之事,只能是庸庸碌碌,思到此處,梅花之品質和氣韻,在心中就更縈繞不去。
-
4 # 華夏漢韻網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
5 # 西安簡單生活
唐代溫庭筠有首《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這首詩,大家多熟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一句。這是句白描景物,不著一句感情,只用景物名詞組合的一句名詩,歷來被認為是狀物抒情的高境界,不言情一字,情盡每物中。
而我,更喜歡其“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這一句。
因為,在秦嶺的山中,特別是秦嶺南麓,包括商山,槲樹和枳樹是非常常見的山中野生樹種。槲樹是落葉喬木,槲樹葉葉如琵琶,大若手掌,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芽時才落,且樹葉韌性筋脈多,即使落葉,也經夏不腐,山路兩邊槲樹庇廕,經年落葉不腐,黃葉滿地,若是人煙稀少的地方,這層厚厚的樹葉,一路踩過去,擦擦有聲,詩人當年離開長安,自長安赴隋縣,當道出商山。一個人的旅途,在春天的早晨,雞鳴茅店,人跡板橋,空曠寂寥的山行在每一步的槲葉紛紛中被踢踏的愈加寥落。
有的此詩作:“槲葉滿山路,枳花照驛牆”。我覺得這個滿字更好。
而枳樹,也叫“臭橘”、“狗橘:,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開花時綠葉還稀,白花清潤,香氣怡人,夏天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開胃。
此花花色潔白,在晨色微明,詩人早起孤身驛途中,的確有讓人眼前一亮,心中亦不那麼昏暗的點染作用。
槲樹和枳花,兩種植物,每見及便會聯想到此詩,前兩日,去秦嶺藍田的玉山遊玩,人際罕見的山路上,枳樹刺長葉碧, 槲樹冠高廕庇,路上黃葉唯槲葉滿鋪,一下子,就讓人起起這道詩來。
上圖槲樹
上圖枳樹的花和果
-
6 # 荼蘼香晚
荼蘼有五德:
【一】寓意“完美”或者“末路之美”。荼蘼是二十四花信中的壓軸大boss。花開到荼靡,春天就要結束了,看到荼靡花開,文人們惜春,懷春,留春、傷春的情緒油然而生。王琪“開到荼靡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荼蘼之後無花了,能看得就是綠色植物了,宋伯仁:“ 春光未肯收心去,卻在荼蘼細影中”。
【二】寓意“謙遜不爭”的君子之德。也正是荼蘼花開最晚,古人認為荼靡有謙遜的君子美德。蘇軾:“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
【三】寓意“純潔”。荼蘼花開潔白,繁英團簇,一塵不染。辛棄疾:“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厲鶚:“梨花雪後酴醿雪,人在重窗淺夢中”
【四】荼蘼香氣淡雅清新。歐陽修:“更值牡丹開欲遍,酴醾壓架清香散”,蘇軾:“野荼蘼發暗香來”,趙孟堅:“微風過處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牆”。
【五】荼蘼適應性強,栽培容易,分佈面廣,華人大都能隨意看到。陸游:“福州正月把離懷,已見酴醿壓架來。吳地春寒花漸晚,北歸一路摘香來”。
如此嘉卉,怎不惹人喜愛?
王菲有一首歌叫《開到荼蘼》,楊丞琳有一本電視劇叫《荼蘼》。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無咎甚至說荼蘼應該取代牡丹為花王,此論甚得吾心。前段日子國花之爭,荼蘼居然沒有人提及,俗人談花,可笑之極。
-
7 # 左手記憶右手年華
宋代詩人盧梅坡的《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是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所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回覆列表
我還是比較喜歡菊花。我覺得這跟每個人的生活追求或者理想有關,本人比較喜歡陶淵明式的生活,青山,碧野,溪流,茅屋疏籬。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