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佔有重要的地位。愛民為民的民本思想在古代循吏身上得到了鮮明體現。古代循吏雖然不在了,但是政聲留在了民間,成為人們傳頌的物件。
敬民之心
南宋名臣范成大不僅在詩詞方面頗有建樹,在從政為民方面也政績卓然。淳熙元年十月,他被任命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深受宋孝宗重託,他決心以“既來萬里,敢計一身”的精神治理好西南屏障。 在蜀期間,范成大的敬民之略得以施行:“得民有道,仁之而已。省徭役,薄賦斂,蠲其疾苦而便安之,使民力有餘而其心油然。”范成大來到蜀地後,看到蜀民賦稅沉重,於是他提倡免除酒課。蜀地的酒課是南宋時期以對金作戰為由而徵收的雜稅。蜀民承擔了繁重的酒課任務,生活苦不堪言。淳熙二年六月,范成大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逐年廢除蜀地的酒課,得到了宋孝宗的批准。蜀民得知這一訊息,非常高興,修建道場,以表感恩之情。 蜀地的和糴政策施行成為蜀人身上的又一沉重負擔。和糴本意在於百姓將手中物資上繳給官府,官府給付其錢,百姓和官府之間形成一種約定性契約。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官府經常壓低價格,強行徵收百姓手中物資;官倉中的物資卻被豪族巧取豪奪,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范成大瞭解了和糴政策的弊端,向宋孝宗作了報告,經過范成大的努力,和糴政策被永久性廢除,減輕了蜀人的負擔。 范成大由於敬民而親民,因親民而採取了惠民之策,得到了蜀人的愛戴。他離開蜀地的時候,蜀人從成都合江亭將其送到青神中巖寺,仍不忍離別。范成大在其詩中也記錄了這一時刻:“明朝真是送人行,從此關山隔故情。道義不磨雙鯉在,蜀江流水貫吳城。”在他離開蜀地後,宋孝宗向他轉告蜀人對他的思念:“蜀民思卿如慈親。”
為民之心
清前期名臣王騭在順治十二年中進士,當時他已經43歲。走上仕途後,他為民效力,政績卓越,受到康熙的讚許。康熙二十四年,王騭因政績卓越被轉任到直隸當官。當時,工部責定四川供給朝廷2663根楠木,用來修建太和殿。王騭在蜀地為官5年,深知蜀道艱險,運輸不易,且蜀地剛經戰亂,民生凋敝。身在直隸的他當即決定為民請命,向康熙陳辭。 在陳辭中,王騭陳說用蜀地木材會遭遇兩難。一難在於伐木難,蜀民跋山涉水、深入陡坡,砍伐樹木,實屬艱難。二難在於運輸難,從山林中將木材運到船上,經過激流險灘和彎曲河溪,才能運出山區,比之平原更難。如果要求蜀民砍伐木材加上運輸之費,不僅影響蜀民自身農業生產,而且週期太長,也影響太和殿工程建設。 康熙看了他的陳說之後,感同身受地說:“蜀中屢遭兵燹,百姓民不聊生,朕非常痛心,豈能再增加他們的困苦。”康熙於是放棄了從四川取楠木的想法,轉而從塞外想辦法。蜀民由此得福,對王騭非常感激,作《松威治績略》來讚揚他的功績,併為他繪製圖像,為後人傳頌。 此後,王騭又赴任江西巡撫,在江西,他依然秉持一顆為民心,清正廉潔,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出了業績。之後又任戶部尚書,在任上,他為民理財,一絲不苟,清介如故,得到了康熙的認可:“凡事實心辦理,操守清廉。”
愛民之心
鄭板橋是深具愛民之心的典範。他在知天命的年紀出任河南範縣縣令。範縣歷來貧窮落後,鄭板橋來到縣衙時,看到的是東倒西斜的破草屋,“廨破牆仍缺”。破陋的環境、艱苦的條件沒有阻礙他的決心和信心。他著意改善民生,最終作出了“清河得意”的政績。在範縣幹了4年後,鄭板橋被調到山東濰縣當縣令。雖然濰縣經濟較好,但是當時遭遇旱澇等自然災害,受災面積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加之當地官員沒有據實上報,地方豪族乘機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致使百姓民不聊生,當地外出逃荒的人絡繹不絕。 鄭板橋在他上任濰縣後寫的第一首詩《逃荒行》,即再現了當時濰縣百姓度日如年的慘狀:“十日賣一兒,五日賣一婦,來日剩一身,茫茫即長路。”為了解決民生問題,鄭板橋採取了“三步”法。第一步,帶頭捐款,賑濟貧困。自己帶頭捐出俸祿,作出示範效應,以緩災情。第二步,上報災情。當時山東官場存在瞞報災情現象,鄭板橋打破常規,據實上報,雖遭到上級官員的打壓,最終還是輾轉將災情上報給了朝廷,得到乾隆的支援,為朝廷查問督辦災害提供了依據。第三步,開倉賑貸。清代朝廷在各縣設有糧倉,歸國家專管,用於救災。如果用此糧倉,必須執行嚴格的申報請示制度,因為申報請示時間較長,很多災民等不到開倉時間,就已經成為餓殍了。鄭板橋當機立斷,“不俟申報,即出倉以貸”。在鄭板橋的努力下,濰縣百姓度過了災荒。 鄭板橋出身於社會底層,進入仕途後,又長期接觸底層人民的艱辛生活,加之受儒家思想影響,他由此形成了濃厚的民本情結。他寫道:“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為什麼農夫是“第一等人”呢?因為農夫“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鄭板橋經常拿出薪俸來捐助貧困百姓,還勸誡家人也要對百姓多加尊重。 鄭板橋的詩歌中也常常關注民情。在《田家四時苦樂歌》中描繪農夫的生活:“夜月荷鋤村犬吠,晨星叱犢山沉霧。到五更驚起事荒雞,田家苦。”在《濰縣竹枝詞》中,他描述了被豪族兼併土地的農夫不幸的命運:“繞郭良田萬頃賒,大都歸併富豪家。可憐北海窮荒地,半簍鹽挑又被拿。”他對百姓的牽掛無處不在詩歌中流露。
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佔有重要的地位。愛民為民的民本思想在古代循吏身上得到了鮮明體現。古代循吏雖然不在了,但是政聲留在了民間,成為人們傳頌的物件。
敬民之心
南宋名臣范成大不僅在詩詞方面頗有建樹,在從政為民方面也政績卓然。淳熙元年十月,他被任命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深受宋孝宗重託,他決心以“既來萬里,敢計一身”的精神治理好西南屏障。 在蜀期間,范成大的敬民之略得以施行:“得民有道,仁之而已。省徭役,薄賦斂,蠲其疾苦而便安之,使民力有餘而其心油然。”范成大來到蜀地後,看到蜀民賦稅沉重,於是他提倡免除酒課。蜀地的酒課是南宋時期以對金作戰為由而徵收的雜稅。蜀民承擔了繁重的酒課任務,生活苦不堪言。淳熙二年六月,范成大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逐年廢除蜀地的酒課,得到了宋孝宗的批准。蜀民得知這一訊息,非常高興,修建道場,以表感恩之情。 蜀地的和糴政策施行成為蜀人身上的又一沉重負擔。和糴本意在於百姓將手中物資上繳給官府,官府給付其錢,百姓和官府之間形成一種約定性契約。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官府經常壓低價格,強行徵收百姓手中物資;官倉中的物資卻被豪族巧取豪奪,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范成大瞭解了和糴政策的弊端,向宋孝宗作了報告,經過范成大的努力,和糴政策被永久性廢除,減輕了蜀人的負擔。 范成大由於敬民而親民,因親民而採取了惠民之策,得到了蜀人的愛戴。他離開蜀地的時候,蜀人從成都合江亭將其送到青神中巖寺,仍不忍離別。范成大在其詩中也記錄了這一時刻:“明朝真是送人行,從此關山隔故情。道義不磨雙鯉在,蜀江流水貫吳城。”在他離開蜀地後,宋孝宗向他轉告蜀人對他的思念:“蜀民思卿如慈親。”
為民之心
清前期名臣王騭在順治十二年中進士,當時他已經43歲。走上仕途後,他為民效力,政績卓越,受到康熙的讚許。康熙二十四年,王騭因政績卓越被轉任到直隸當官。當時,工部責定四川供給朝廷2663根楠木,用來修建太和殿。王騭在蜀地為官5年,深知蜀道艱險,運輸不易,且蜀地剛經戰亂,民生凋敝。身在直隸的他當即決定為民請命,向康熙陳辭。 在陳辭中,王騭陳說用蜀地木材會遭遇兩難。一難在於伐木難,蜀民跋山涉水、深入陡坡,砍伐樹木,實屬艱難。二難在於運輸難,從山林中將木材運到船上,經過激流險灘和彎曲河溪,才能運出山區,比之平原更難。如果要求蜀民砍伐木材加上運輸之費,不僅影響蜀民自身農業生產,而且週期太長,也影響太和殿工程建設。 康熙看了他的陳說之後,感同身受地說:“蜀中屢遭兵燹,百姓民不聊生,朕非常痛心,豈能再增加他們的困苦。”康熙於是放棄了從四川取楠木的想法,轉而從塞外想辦法。蜀民由此得福,對王騭非常感激,作《松威治績略》來讚揚他的功績,併為他繪製圖像,為後人傳頌。 此後,王騭又赴任江西巡撫,在江西,他依然秉持一顆為民心,清正廉潔,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出了業績。之後又任戶部尚書,在任上,他為民理財,一絲不苟,清介如故,得到了康熙的認可:“凡事實心辦理,操守清廉。”
愛民之心
鄭板橋是深具愛民之心的典範。他在知天命的年紀出任河南範縣縣令。範縣歷來貧窮落後,鄭板橋來到縣衙時,看到的是東倒西斜的破草屋,“廨破牆仍缺”。破陋的環境、艱苦的條件沒有阻礙他的決心和信心。他著意改善民生,最終作出了“清河得意”的政績。在範縣幹了4年後,鄭板橋被調到山東濰縣當縣令。雖然濰縣經濟較好,但是當時遭遇旱澇等自然災害,受災面積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加之當地官員沒有據實上報,地方豪族乘機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致使百姓民不聊生,當地外出逃荒的人絡繹不絕。 鄭板橋在他上任濰縣後寫的第一首詩《逃荒行》,即再現了當時濰縣百姓度日如年的慘狀:“十日賣一兒,五日賣一婦,來日剩一身,茫茫即長路。”為了解決民生問題,鄭板橋採取了“三步”法。第一步,帶頭捐款,賑濟貧困。自己帶頭捐出俸祿,作出示範效應,以緩災情。第二步,上報災情。當時山東官場存在瞞報災情現象,鄭板橋打破常規,據實上報,雖遭到上級官員的打壓,最終還是輾轉將災情上報給了朝廷,得到乾隆的支援,為朝廷查問督辦災害提供了依據。第三步,開倉賑貸。清代朝廷在各縣設有糧倉,歸國家專管,用於救災。如果用此糧倉,必須執行嚴格的申報請示制度,因為申報請示時間較長,很多災民等不到開倉時間,就已經成為餓殍了。鄭板橋當機立斷,“不俟申報,即出倉以貸”。在鄭板橋的努力下,濰縣百姓度過了災荒。 鄭板橋出身於社會底層,進入仕途後,又長期接觸底層人民的艱辛生活,加之受儒家思想影響,他由此形成了濃厚的民本情結。他寫道:“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為什麼農夫是“第一等人”呢?因為農夫“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鄭板橋經常拿出薪俸來捐助貧困百姓,還勸誡家人也要對百姓多加尊重。 鄭板橋的詩歌中也常常關注民情。在《田家四時苦樂歌》中描繪農夫的生活:“夜月荷鋤村犬吠,晨星叱犢山沉霧。到五更驚起事荒雞,田家苦。”在《濰縣竹枝詞》中,他描述了被豪族兼併土地的農夫不幸的命運:“繞郭良田萬頃賒,大都歸併富豪家。可憐北海窮荒地,半簍鹽挑又被拿。”他對百姓的牽掛無處不在詩歌中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