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蟲說電影
-
2 # 這個還可以
不殺白蛇的理由,
第一真武大帝收下有龜蛇二將,五大神龍很有可能是真武大帝的大將轉世。
第二文曲星要從她肚子裡出生,所以真武大帝不能殺。
第三白蛇第一次見真武大時,白蛇對真武大帝撒謊說去南海,真武大帝懷疑她和觀音菩薩有關係不能殺
-
3 # 一米侃劇
昨天問了朋友一個問題,你知道“真武大帝”嗎?他回答不知道,真是有點出乎意料,看來還是我們這些愛看神魔劇、神魔小說的人,會對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有所瞭解。
關於真武大帝的傳說比較多,第一種說法是真武大帝乃是盤古大神的兒子,就是那個一斧頭把天劈開的盤古大神,老子如此厲害,想必兒子的實力也毋庸置疑。第二種說法是真武大帝為太上老君的第八十二次化身;第三種說法是真武大帝乃北方的天帝,真身乃是擅長控水的玄武,玄武為上古四大神獸之一,其外在形象為龜蛇合體。
而在神魔小說《西遊記》中真武大帝不再是傳說,而是真的出場!
且看小說原文!
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
我當年威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後又披髮跣足,踏騰蛇神龜,領五雷神將、巨虯獅子、猛獸毒龍,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
關於真武大帝的來歷,無論是遠古神話傳說,還是小說中的真實描述,目的只有一個:真武大帝的確很厲害。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蕩魔祖師,乃北極四聖之一,其主要職責為降妖伏魔,面對禍害蒼生的妖魔真武大帝歷來奉行的原則是寧可錯殺也不放過,正因有這樣的原則和神威,妖怪們一聽說真武大帝的名號,都會被嚇破了膽。
真武大帝降妖伏魔一生,沒有一個妖怪能從他手上逃跑,可她卻偏偏放走一條修行千年的蛇妖,此妖正是《白蛇傳》中的主人公白素貞。
你看小說中是怎樣描述白蛇初遇真武大帝時的情形!
不防這日卻值真武北極大帝朝拜天闕駕回武當仙山。在雲中運開慧眼,忽見一股妖雲從西而來。大帝喝道:“何方孽畜,妄起妖雲!"白蛇見是大帝,驚得魂飛魄散,忙跪在雲頭開聲叫道:“小畜乃是青城山清風洞白蛇精,修行一千八百年,並不敢毒害生靈一絲半粒。至今不能成正果,今要往南海求見觀音菩薩叩問根緣。不知聖帝駕臨,小畜有失迴避,死罪!死罪!大帝微笑道:“你這孽畜,若果真心要往南海,須當發下誓言,吾方放汝過去。白蛇遂即跪下發誓道:“小畜若有謊言,無去南海,異日必遭雷峰塔下壓身。大帝見她發誓,令隨駕神將記明,駕回仙山。這也只是小說中的描述,但在92版《新白娘子傳奇》中,真武大帝不但放過白蛇,還主動送仙丹幫白蛇祛除身上的蛇毒,以免他去到人間禍害百姓。
可為何一向對妖魔從不手軟的真武大帝,偏偏放過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筆者認為有這麼四個原因。
第一:淵源在前文中我們已經說過,在上古時代真武大帝乃是北方的天帝,真身為擅長控水的玄武,玄武外在形象為龜蛇合體。而在道教神話傳說中,真武大帝足踏騰蛇神龜。白素貞又是修行千年的白蛇,在一定程度上白蛇跟真武大帝有極大的淵源,就好比如來佛祖跟孔雀大明王菩薩一樣。
第二:降妖原則雖然說真武大帝對妖魔從不手軟,但他對付的都是禍害蒼生的妖魔,即使在神話傳說中也沒有記載過真武大帝殺了某一個慈悲的善妖。當白蛇初見真武大帝時,立馬錶態,“小畜乃是青城山清風洞白蛇精,修行一千八百年,並不敢毒害生靈一絲半粒”,接著她又主動跟大帝認錯。“不知聖帝駕臨,小畜有失迴避,死罪!死罪!”,你看大帝聽白蛇說了之後並沒有生氣,而是面帶微笑,說明大帝對白蛇並沒有起殺心。也說明他並不是所有妖怪都要收。
第三:背景對於白蛇的背景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說法,其實在最原始版的白蛇傳說中,白素貞並沒有什麼大背景,她也只是一條普通的白蛇修煉成人形,後來經過演變,開始出現白素貞的師傅為黎山老母,指點她飛昇得道的是南海觀音大士。
在92版《新白娘子傳奇》中將白素貞的背景強化到最大,她除了師從黎山老母、又得觀音大士點化之外,她的真身還是紫微星。
但綜合來看白素貞最大的靠山應該是南海觀音大士,都知道真武大帝素來跟南海觀音大士有交情。當白素貞見到真武大帝時說了這樣一句話,“至今不能成正果,今要往南海求見觀音菩薩叩問根緣”都知道觀音大士在三界名聲太大,主要原因還是觀音菩薩有慈悲之心。若真武大帝不問根由直接收了問道的白蛇,豈不是不好跟菩薩交代,這是挑戰菩薩的宗旨。
第四:一場陰謀觀音大士幫助白蛇有點類似幫助唐僧師徒,菩薩幫助唐僧師徒成功到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卻幫助白蛇找到一千年前的許仙,還親自令法海收服白蛇並將其送進雷峰塔。
有足夠理由懷疑這是真武大帝跟觀音大士提前設計的陰謀,不然為何真武大帝聽完白蛇發誓,還要讓隨從記下,後來更是白蛇被壓在雷峰塔下,巧合實在太多。
以上腦洞大開,純屬娛樂
回覆列表
這是因為白蛇說自己已經修煉千年之久,從來沒有殺過生,真武大帝唸白蛇心的善良,而且千年的修煉不易,因此才幫助他,而且給了他一場造化,無極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