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宋朝沒有大規模騎兵,是因為養馬草場沒有馬?
7
回覆列表
  • 1 # 鴿子140503103

    宋朝的地理位置基本是中原和江南沿海地帶。

    南方就不用說了,舟船還行養馬就不用考慮了。中原地區自古就是農耕的富庶地區,養馬就不行了,況且戰馬可不是田地裡耕田的牲口,先體質就不一樣,戰馬要經過精心的飼養,吃的也更好,體質相當好。在長途奔跑幾百裡後還能進行戰鬥衝鋒,普通馬載載人還可以,像那樣跑就散架了。

    另外戰馬經過專門的訓練,會衝撞人類,一般的馬見到撞到人了是會躲開的,戰馬不會。還有,戰馬跑動時的搖擺方式也不一樣,普通馬是上下顛簸,很痛苦,但是戰馬奔跑起來是左右搖擺,這樣就像乘搖籃一樣,騎士可以在馬背上打盹睡覺,所以遊牧民族的軍隊才能晝夜追趕敵人,就像敵人說的那樣,他們是不會睡覺的怪物……因為他們是在馬背上騎著睡覺的。 戰馬在作戰廝殺的時候不會輕易受驚。

    在《通鑑紀事本末》中記載,為了平定西羌的叛軍,懷縣縣令虞詡建議中郎將任尚讓各郡民兵復員,代價是每人繳納數千錢,每二十人繳納的錢共買一匹戰馬。如果以每人繳納三千銅錢計算,一匹戰馬價值六萬銅錢!

    另外由於體質問題像蒙古馬直接放出去吃草就可以,中原的戰馬是要喂精料的,為了維持戰馬的體力.一般都是給馬喂混合型的草料.並不是純粹的乾草.通常是由細乾草,燕麥,黑豆混合而成.當然也有別的配方.總之是為了保證一定的蛋白質和脂肪攝入,當然花的錢也是不菲的。

    北方燕雲十六州在宋朝建國前就已經割讓給了契丹人,遊牧民族的崛起使遼國的建立比宋要早53年,北伐一直是北宋心裡的肉中刺,太宗趙光義志大才疏,三次北伐基本快把其兄趙匡胤的家底快敗光了,可以說三次北伐之後北宋基本就沒有徵服契丹的能力和信心了。

    西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初,党項人在夏州已經自治了幾百年了,趙光義和後來的繼任者想削蕃卻沒有相應的實力,党項人的做大,致使北宋徹底失去了西夏這個天然的養馬場。

    至於雲南的滇馬體型較小,耐力不錯,在山路還可以,在西北的遼闊戰場長途奔襲廝殺就象形見拙了。

  • 2 # 經武歷史講堂

    戰馬可不是一般的馬,中原地區養的馬,放在馬棚裡用乾草養,養出來的馬跟狗也沒什麼區別。

    戰馬的飼養是嚴格區分於一般馬匹的,戰馬需要廣袤的跑馬場,需要有專人遛馬。戰馬還要經過嚴格的訓練,使它們能夠聽從號令,能夠臨敵不亂。一匹好的戰馬,往往是主人長期訓練,達到人和馬相當的默契才可以的。這些不單單需要一片草地,一個跑馬場就能解決的。更加需要足夠多的,專業的訓馬人。

    中原人是農夫,不是獵人。一生中在馬背上的日子屈指可數,更不要說能夠訓馬了。而北方遊牧民族則不同,馬匹是他們的生產工具也是戰鬥武器更是生存資料。他們對馬匹的熟悉程度,對馬匹飼養的經驗更是中原地區沒法比的。而且遊牧民族人人皆兵,從弓弩到彎刀,從戰馬到酒囊都是自己準備的,這些戰馬往往都是從小馴養,跟自己配合默契的戰馬。

    且不說中原沒有草場,就算有也很難訓出合格的戰馬。

  • 3 # 釣魚倌

    馬的用途大致分為兩種:民用和軍用。

    民用的馬基本上被應用於農業和運輸業,對馬匹的要求不高,所以多為雜種馬,軍用的馬除了後勤運輸的馬匹不太要求外,對於戰馬的要求時很高的,都是純種馬,純種的馬服從性高,易於訓練。

    中國發展到宋朝,戰馬的兩大原產地,一個是陰山,一個是賀蘭山,但當時陰山被遼國佔領,賀蘭山是西夏政權的領地。遼國和西夏常年對宋朝作戰,宋朝不可能得到這兩地的良馬。

    中原自古以來就不是產良馬之地,更不是訓練馬匹之地,朝廷的戰馬和騎兵部隊都駐紮在適合馬匹飼養及訓練的水草豐茂的邊塞。

    所以,宋朝缺戰馬,軍隊的騎兵部隊不如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而遊牧民族又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 4 # 自然使者

    在冷兵器時代,相對於養牛來說,養馬是個高精尖的工作,可謂國防工業。這裡所說的馬,是軍馬,而不是普通農業耕地、跑運輸的馬。

    隨著中原王朝不斷與北方、西方的遊牧民族對抗,中原王朝發現,自己的戰馬無論是在速度、耐力上都不如遊牧民族,也曾斥巨資去改良。但普遍以失敗結束。

    漢武帝為了得到汗血寶馬,不惜出重兵勞師千里去遠征。唐代國力鼎盛,良種馬不斷進入漢地。但最後發現,首先是馬種的退化。這裡面有氣候的原因,也有飼料的原因,更有飼養方法的原因。其實,更是觀念的原因。漢地,將馬視為畜生、牲口,骨子裡並不尊重。而遊牧民族,將馬視為騎士的生命,主人為了照顧馬,可以和馬睡在一起。因此,後者更為用心。

    其實,一些遊牧部落也來到中原,教漢人如何訓練馬匹。畢竟,受過訓練後戰馬不容易受驚,而普通拉車的馬卻還是神經質。

    其次,中原地少人多,不可能將良田改為牧場。不然,那麼多人口就會被餓死。因此,中原王朝傳統戰馬產區是在河西走廊、內蒙古河套地區,以及張家口一帶。可是,在宋朝這三塊地區都被遊牧民族佔領,戰馬供應嚴重短缺。即使有戰馬,還需要精飼料,還需要讓戰馬可以撒歡的跑起來。可是,宋朝沒有這麼大的地方啊。

    而戰爭時,戰馬又是很大的易耗品。北方遊牧民族也不能將優良品種的馬匹輸入到漢地,這類似貿易封鎖。無奈之下,宋朝只能依靠商業掙來的錢,去買高價馬,或者從大理購買戰馬。但都杯水車薪,只能依靠城池打防禦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一個天使為你折斷雙翼,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