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乾元二年(759)七月以後,杜甫辭官,從華州來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創作了一百多首詩歌,其中懷念李白的詩,非常引人關注。如何評論這些詩篇的藝術和情感?
16
回覆列表
  • 1 # 粒粒七七

    杜甫是李白的鐵桿忠實粉絲,他一生當中給李白寫過不少詩,有人統計過共有十五首之多,其中懷念李白的詩作,尤其以杜甫在秦州所寫的最為上乘。

    比如《夢李白二首》和《天末懷李白》,就是在秦州所寫的。下面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最好的懷念詩作,是在這裡所寫。

    這幾首詩寫於759年,是杜甫流寓秦州時所寫。李白與杜甫於天寶四載,即745年秋在山東兗州石門分手後,就再也沒見面,十來年過去,彼此一直深深懷念。當然這懷念以杜甫懷念李白為主。

    公元757年,李白因曾參與永王李璘的幕府,而受到牽連下獄潯陽。次年又被定罪長流夜郎。759年二月,李白在三峽流放途中,遇赦被放還,又回到江陵。

    杜甫在此時流寓秦州,地方太過僻遠,訊息隔絕,他只知道李白被流放,卻不知他已被赦還,“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就是他尚不知李白被赦免的憂慮,這種擔憂甚至出現在夢中,所以有了《夢李白》兩首詩作。

    再來說秦州,這個地方對於杜甫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

    戰亂時期,秦州相對安寧,所以當時杜甫棄官西走,攜全家奔赴而來。

    秦州距離長安僅八百多里,這個歷史名城裡,有人類始祖的伏羲廟,有風景名勝南郭寺、麥積山石窟等名勝。另外,隴右還是個出產名人之地,這裡出過漢代著名飛將軍李廣,和李陵,晉代著有《拾遺記》的神仙家王嘉等。當然最讓老杜感到親切的,這裡還是他偶像李白的祖籍地。

    所以,杜甫遠遊到此,有無奈避世的原因,很大成分是因為秦州的人文因素。杜甫到了這裡,想起祖籍於此的李白,為他寫詩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下面摘錄杜甫寫的《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寫這首詩時,杜甫知道李白已被赦免,但是他對李白的懷念,對他境況的憂慮,卻絲毫不減,於是寫下這首《天末懷李白》表達他的滿腔牽掛。

    說起來,杜甫對李白來說,可不是一般的鐵桿兒粉絲,得算得上“不鏽鋼”級別。可李白對杜甫呢,因為偶像炙手可熱,如日中天,粉絲眾多顧不上啊!杜甫一生為他寫詩十幾首,但是他寫給杜甫的詩,只有三首。

    這種不對等,也符合偶像和粉絲的互動交流,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2 # 手機使用者飛翔的水

    要說杜甫懷念李白最好的詩,為什麼是在秦州寫的?這首先要了解一下當時的社會狀況,以及二人的交往。杜甫和李白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兩座高山。杜甫被稱為詩聖,李白被稱為詩仙。兩個人都生活在唐朝。公元744年兩人在洛陽第一次見面(聞一多先生說這是一次太陽與月亮的相會)。此時,杜甫33歲,李白44歲。李白比杜甫大11歲,近乎一倫。當時李白已是名滿天下(剛卸任供奉翰林,被賜金放還),杜甫只是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普通詩人。但兩人相識見面了,並把酒言歡,後來還一起出遊梁、宋(今開封、商丘)。再之後,李杜二人去了東魯遊歷(李白家在東魯)。公元745年秋,杜甫試圖再次考取功名,而與李白分手西去。之後兩人再沒有見面,但都印在心裡。尤其是杜甫,更是對詩仙念念不忘。在他眼裡,李白就是一座高山!

    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天下大亂。唐玄宗入川,唐肅宗靈武即位。杜甫逃離亂兵抓捕,歷盡辛苦奔赴行在。他詩中說"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涕淚受拾遺,流離主恩厚"。朝廷給了他個從八品的官。沒多久,因言事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九品)。一年後,杜甫棄官去秦州。《唐書》載:"關輔飢,(杜甫)輒棄官去"。兵荒馬亂又加上災荒,他帶著一家老小尋找生路。秦州是邊境,是胡漢雜處之地,遠離兵亂。國家動亂,民生多艱。杜甫一家艱難苟活,是可想而知的。

    杜甫詩歌裡寫李白的有15首。其中有三首是在秦州所寫。而這三首從文字到寓意都堪稱精品。《天末懷李白》一首,《夢李白》兩首,抄錄如下-《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夢李白》(一):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二)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輯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杜甫這三首詩,是發自肺腑的呼喚,飽含著思念關愛之情。為什麼在秦州寫的關乎李白的詩有血有肉,感情這麼深厚?一是李白在他眼裡是座高山,叫高山仰止,他仰慕李白。

    二是他得知李白因入永王李璘軍而獲罪,被流放夜郎。他心懷惦念。清朝學者仇兆鰲是杜詩研究者。他說:"千古交情,惟此為至,然非公至性,不能有此至情。非公至文,亦不能寫此至性"。這是真情所致。其實杜甫公元759年7月到秦州時,李白在白帝城已經遇赦東歸了!只因那時交通及資訊不便,杜甫不知。你看李白當時所寫的《早發白帝城》:"朝發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透著歡喜之情!

    李白與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同是中華文化史上的高山。韓愈說的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探測地下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