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 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成語典故〗
發 音sìtǐbùqín,wǔgǔbùfēn
釋 義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出 處《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示 例我們新時代的青年絕不能做~的書呆子。
用法複句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
示例我們新時代的青年絕不能做~的書呆子。
近義詞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反義詞孜孜不倦、不辭辛勞
歇後語侯門的小姐,王府的少爺
燈謎孔夫子的弟子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出自:《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解釋: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五穀的記載很多,而且對五穀的分辨亦頗有不同,例如
1.【周禮】『麻、黍、稷、麥、菽(豆)』
2.【孟子】『稻、黍、稷、麥、菽』
3.【管子】『黍、秫、菽、麥、稻』
4.【楚辭】『稻、稷、黍、菽、麻』
五穀中的稻和麥至今仍是中國主要食糧。在中國,稻(水稻)的種植起源於華南約4700年前的神農時代。麥(大麥和小麥)的種植,約在史前晚期或於盤庚遷殷以前傳入中國華北。
至於五穀中的黍、稷和秫都是屬於“小米”。“小米”是北方的重要糧食之一,在南方很少種植。“小”基本上包括兩類植物:粟屬和稷屬。
黍不是現今我們常吃的玉蜀黍,而是米子和黃米。玉蜀黍是近代才由西方傳入的農作物。
菽即豆,而五穀中所指的菽並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大豆在周代被稱作菽,秦漢以來才稱為豆。
五穀中的麻,是指大麻。大麻的種子是無毒,但葉有毒,故可充作糧食。
簡單的的理解就是:這個人又懶又笨
詞 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成語典故〗
發 音sìtǐbùqín,wǔgǔbùfēn
釋 義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出 處《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示 例我們新時代的青年絕不能做~的書呆子。
用法複句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
示例我們新時代的青年絕不能做~的書呆子。
近義詞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反義詞孜孜不倦、不辭辛勞
歇後語侯門的小姐,王府的少爺
燈謎孔夫子的弟子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出自:《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解釋: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五穀的記載很多,而且對五穀的分辨亦頗有不同,例如
1.【周禮】『麻、黍、稷、麥、菽(豆)』
2.【孟子】『稻、黍、稷、麥、菽』
3.【管子】『黍、秫、菽、麥、稻』
4.【楚辭】『稻、稷、黍、菽、麻』
五穀中的稻和麥至今仍是中國主要食糧。在中國,稻(水稻)的種植起源於華南約4700年前的神農時代。麥(大麥和小麥)的種植,約在史前晚期或於盤庚遷殷以前傳入中國華北。
至於五穀中的黍、稷和秫都是屬於“小米”。“小米”是北方的重要糧食之一,在南方很少種植。“小”基本上包括兩類植物:粟屬和稷屬。
黍不是現今我們常吃的玉蜀黍,而是米子和黃米。玉蜀黍是近代才由西方傳入的農作物。
菽即豆,而五穀中所指的菽並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大豆在周代被稱作菽,秦漢以來才稱為豆。
五穀中的麻,是指大麻。大麻的種子是無毒,但葉有毒,故可充作糧食。
簡單的的理解就是:這個人又懶又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