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岩羊2018

    我才疏學淺,讀不出什麼深層的含義。我只是愛看愛聽崑曲《牡丹亭》,喜歡它悠揚婉轉的曲調,喜歡它華麗的辭藻,僅此而已。

  • 2 # 用心感動人生

     數百年來,《牡丹亭》以其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優美動人的曲詞打動著無數讀者的心。此劇至今仍在戲曲舞臺上傳演不絕,演者以能出演《牡》劇為幸,觀者以能觀演《牡》劇為欣。

    前幾年臺灣學者白先勇傾力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意欲藉此振興崑曲,而其於高校巡演在青年學生群和學界所造成的強烈反響,也在實踐上證明了《牡丹亭》的藝術魅力是長久不衰的。《牡丹亭》乃寫情也,這已在湯翁對此劇的“題詞”中鮮明地表現了出來,也是古今眾多評論家的共識。但是,《牡丹亭》所要表達的“情”,絕非簡單的才子佳人式的老套的愛情故事。在這一經久不衰的傳奇作品中,作者以其浪漫主義的如椽大筆,賦予了“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

    “情”,在《牡丹亭》中融匯了作者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審美情趣,以及對當時的思想文化的深刻思考,它有著深厚的意蘊,這對中國戲曲文學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自然而生、深摯而能量非凡的真情,是湯顯祖在《牡丹亭》高聲讚頌的母題。而在其“至情”的主題之下,其實隱含著多重的文化意蘊。《牡丹亭》的藝術魅力更在於其豐富的哲學思想、社會思考以及對生命內在本質的思考,它給後人的啟示是無窮的

  • 3 # 禾莽

    牡丹亭

    借屍還魂非奇事,

    人間萬代總傳情 。

    賞心樂事尋常院,

    奼紫嫣紅惱人春 。

    壚邊少婦人似月,

    臨川舊夢續前因 。

    痴情化蝶心作蛹,

    嘔心瀝血太瘦生。

  • 4 # 白話石說

    《牡丹亭》是吾國明代戲曲家湯顯祖(1550—1616)創作的一部傳奇戲曲,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

    《牡丹亭》主要描寫歷任南安太守、淮揚安撫使等職的杜寶的獨生女兒杜麗娘,因愛慕嶺南書生柳夢梅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可謂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

    在《牡丹亭》中,湯顯祖貌似描寫一個奇特而超現實的愛情故事,少女懷春的杜麗娘遊園中墜落夢鄉,與書生柳夢梅相遇,遂有一夜之歡。夢醒後杜麗娘思春心切相思成疾,不幸香消玉殞。

    三年後,柳夢梅偶得杜麗娘自畫像,麗娘也以遊魂之身再入人世,尋找夢中姻緣。杜柳二人在柳夢梅、石道姑、胡判官、牡丹仙子等的幫助下還魂復生,衝破世俗藩籬,有情人終成眷屬。

    劇情看似離奇詭異,其深層含義是對人生與愛情的思考。

    在封建禮教的統治下,人的情慾被壓制摧殘。作品中流露的女性生命意識,不僅造就了杜麗娘青春情感意識的覺醒,促使她掙脫封建牢籠、粉碎理學枷鎖、追求個性解放,表達了嚮往美好愛情的強烈願望。

    她因情而亡,又因情而生,是一個封建時代的悲劇人物,曲終二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的美好人生,給人們留下了希望與寄託。

    湯顯祖透過對杜麗娘形象的刻畫,表達他對人文精神的追求。

    如果僅僅將杜麗娘塑造成“少女懷春”,《牡丹亭》就會流於俗套,缺乏思想和藝術高度。湯顯祖用超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抒發了他對人文精神的嚮往與追求,這是《牡丹亭》所蘊含著的深層含義,也因此使得這部戲曲流芳百世。

  • 5 # 夏瞄淺談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牡丹亭記題詞》

    都說牡丹亭是唯美愛情的代表,但是我認為它還是沒有跳脫出禮教的傳統,甚至可以說不是生理意義上的愛和情,更像儒家學派裡一種倫理意義上的情。

    你看《牡丹亭》它前半部分極力寫杜麗娘的愁苦,並且用天才的創意、絕妙的文字構思出夢中神交的情節而後,又迅速地回落到現實中,回落到才子佳人、綱常名教的俗套中。

    雖然只是在花園中做了一個夢,但柳夢梅確確實實的讓杜麗娘有了初體驗,並且在醒來的時候還記得住這個夢。當在現實生活中回味起這個夢時候(至此還是天才的創意),杜麗娘因為從小受到的儒家女德教育而一心把自己託付給柳夢梅。當然,這裡她不是被迫的,在她看來這個男人給自己提供了第一次體驗(雖然實質上什麼都沒有發生),這就是自己一輩子的男人,這在她的眼裡和從小到大接受的倫理教育以及認知裡就是天經地義的。

    我們看杜麗娘的唱詞“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杜麗娘整個突破封建禮教的行為,都是在“非人”的狀態下完成的,並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總體上還是在禮教的範圍之內的。當然這種生生死死的行為,堪稱的上至情至性,也確實凸顯了湯顯祖對傳統理學的批判,對人之性情的肯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好夏季樹木移栽養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