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大多依靠自然,農人渴盼風調雨順,龍有行雲布雨的能力,因此人們在“春雨貴如油”的初春特別希望來一場春雨,因此人們就想在二月二這一天將龍喚醒,如做些熱的吃,燙醒龍,用棍棒擊醒龍。同時還要防止各種害蟲肆虐,於是演化出來許多習俗,尤其是吃的方面。
1、吃“龍耳”
二月二這一天有許多習俗,許多地方把這一天的飲食以龍為名,取其吉祥如意的意思,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還有餛鈍—龍牙,蒸餅—龍鱗餅。
2、燻蟲
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用麵攤煎餅,燻床炕令百蟲不生。”河南一帶把攤煎餅叫做“燻蟲”。
3、咬蠅子
陝西米脂一帶把吃黃米饅頭叫“咬蠅子”。
4、扎臭蟲
寧夏一帶把炒麥豆叫做“扎臭蟲”。
5、烙蟲蝦
遼寧新民一帶把吃春餅叫做“烙蟲蝦”。
7、芥菜飯
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瑞安縣誌》說,“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
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這一習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訪民情,到浙南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張某因家境貧困,無法進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讀詩書。張某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吃頓便飯。正當準備做飯時,張某發現米缸裡的米不夠吃,又沒菜餚。張某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叫其妻先準備開火,自己從後門出去到菜園裡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加點佐料,煮成一鍋綠中夾白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且時至晌午,早已飢腸轆轆,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食慾大增,吃得津津有味,並讚不絕口,連問這綠裡夾白的飯是怎麼做的。張妻答道:“這叫芥菜飯,吃了不會生疥瘡。” 這天,剛巧是農曆二月初二,從此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便傳了下來。
而芥菜植株碩大,綠嫩肥,葉梗可隨剝隨吃,尤其是經冬季霜雪打過的,滋味更為鮮美,而且剝得越勤,芥菜就長得越快、越好,故民諺曰:“小孩不教不成人,芥菜不剝不成簇。”芥菜能治疥瘡、癩痢頭、明目。
二月二,來一碗芥菜飯,不但能飽食,還能防病,健身。
農業生產大多依靠自然,農人渴盼風調雨順,龍有行雲布雨的能力,因此人們在“春雨貴如油”的初春特別希望來一場春雨,因此人們就想在二月二這一天將龍喚醒,如做些熱的吃,燙醒龍,用棍棒擊醒龍。同時還要防止各種害蟲肆虐,於是演化出來許多習俗,尤其是吃的方面。
1、吃“龍耳”
二月二這一天有許多習俗,許多地方把這一天的飲食以龍為名,取其吉祥如意的意思,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還有餛鈍—龍牙,蒸餅—龍鱗餅。
2、燻蟲
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用麵攤煎餅,燻床炕令百蟲不生。”河南一帶把攤煎餅叫做“燻蟲”。
3、咬蠅子
陝西米脂一帶把吃黃米饅頭叫“咬蠅子”。
4、扎臭蟲
寧夏一帶把炒麥豆叫做“扎臭蟲”。
5、烙蟲蝦
遼寧新民一帶把吃春餅叫做“烙蟲蝦”。
7、芥菜飯
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瑞安縣誌》說,“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
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這一習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訪民情,到浙南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張某因家境貧困,無法進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讀詩書。張某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吃頓便飯。正當準備做飯時,張某發現米缸裡的米不夠吃,又沒菜餚。張某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叫其妻先準備開火,自己從後門出去到菜園裡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加點佐料,煮成一鍋綠中夾白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且時至晌午,早已飢腸轆轆,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食慾大增,吃得津津有味,並讚不絕口,連問這綠裡夾白的飯是怎麼做的。張妻答道:“這叫芥菜飯,吃了不會生疥瘡。” 這天,剛巧是農曆二月初二,從此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便傳了下來。
而芥菜植株碩大,綠嫩肥,葉梗可隨剝隨吃,尤其是經冬季霜雪打過的,滋味更為鮮美,而且剝得越勤,芥菜就長得越快、越好,故民諺曰:“小孩不教不成人,芥菜不剝不成簇。”芥菜能治疥瘡、癩痢頭、明目。
二月二,來一碗芥菜飯,不但能飽食,還能防病,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