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星球
-
2 # 難得半時閒
一共有三部,分別是以下幾部:
1、大秦帝國之裂變(51集) 2、大清帝國之縱橫(43集) 3、大秦帝國之崛起(40集)
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先不考慮商鞅變法的劇情。但從文化上講,滲透了很多秦文化。有一個鏡頭,一場大雪,秦獻公去陳倉見老兵問問老兵願意跟誰,是嬴渠梁還是,路途中那一聲秦腔的悲涼。還有肥羊燉,苦菜,咥或菜疙瘩湯等等。
從第二部開始,就是展新的新衣服啊,一個個演員油頭粉面,光鮮登場。是啊,大秦富裕了?所以穿的好了?穿的更現代了,更二十一世紀了。老秦的厚重蕩然無存,這是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很適合當代人的口味,很多人對第二部感覺很好。
第三部,基本就是爾無我詐,小人遍地了,毫無文化。個人比較失望了。
先秦是一個熱血的時代,人人都彰顯著血性,豪氣和張揚的生命力。從 《大秦帝國》之《 裂變》中的“ 赳赳老秦, 共赴國難,血流不幹,誓不休戰”,到第二部《 縱橫》中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劇中所傳遞的勵志創新、奮進圖強、自強不息的正能量,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這才是秦人先祖精神的寫照,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寫照。
-
3 # 社工阿星
給我的感覺是第1部,尤其是秦孝公和商鞅立行變法之時,那樣的氣場和那樣的規模是非常不錯的,當然第2部也不錯。
-
4 # 嚼扒歷史
首先簡單的談一下對這三部劇的整體看法。
在這3部劇中我比較認可的還是《崛起》。但必須要說在前頭的是,《崛起》儘管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錯漏、過失和不足,但毫無疑問它是一部有留存價值的歷史題材劇。它的主要貢獻在於第一次完整而正確地拍出了“蘇秦間齊”和“五國伐齊”的全過程,第一次根據最新的歷史研究成果將兩千年來一直在傳播的錯誤結論在通俗作品中進行糾正,是它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蘇秦活躍的真正年代和其人真正的事蹟,也是它讓五國伐齊其實是秦在幕後推動這一被遺漏千年的史實得以傳播,《崛起》的不足和過失遠比亮點多,但就憑齊國支線這一條,它就不是一部毫無價值的電視劇,尤其是作為歷史劇來評價。
《崛起》在劇情上令人咂舌的不足之處很多,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同一件事:它受到《大秦帝國》原著小說的影響太大。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縱橫》的後半部,不過《縱橫》受災面積遠小於《崛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大幸事。《大秦帝國》是一本嚴重歷史虛無的半架空小說,那麼劇集受到它影響的部分會出現怎麼樣的和史實的斷裂可想而知,尤其《縱橫》《崛起》想要選定的基調並不是小說中的世界,而更偏向於現實的歷史,但很不幸的是,這和它無法割捨的原著小說的一些設定偏偏是衝突的。
而《裂變》則是爛在骨子裡、根本沒什麼流傳價值的根本原因是——《裂變》根本就是完全按小說拍的,也就是說,它拍的完全是一個不懂歷史的作者自己臆想出的“秦國”,跟真實的秦國曆史、戰國風貌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也許《裂變》作為一個電視劇作品質量是上乘的,但作為一個歷史劇,有一個這樣的劇本,就註定了它不可能是個合格的歷史劇,只能在三部曲中排末。
回覆列表
當然是《大秦帝國第一部之裂變》啊。
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幾個人物。
1.就是秦孝公這個人。秦孝公在頒佈招賢令的時候,曾深刻反思自己的國家為什麼窮,老是被東邊六個國家欺負。真的,在工作或者生活當中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深刻反思自己呢。說實話,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自己竟然也忍不住紅了眼圈。
2.商鞅這個人令人印象很深刻啊。司馬遷《史記》裡面記載的商鞅是一個刻薄寡恩的人。但是這裡的商鞅更加立體。首先他非常有遠見,他知道秦國是最有潛力的國家,戰國時期各國都變過法了,魏國有李悝,楚國有吳起,齊國有鄒忌,趙國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南韓有申不害,燕國有樂毅,而他商鞅自然屬於秦國。其次,他非常明白要想叫變法深入要遷都擺脫貴族的束縛,他也確實做了,建立新都遷都咸陽。
3.還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秦孝公的兒子贏駟啊。作為太子他年幼無知反對變法,當他隱姓埋名周遊秦國時候,他看到了變法的好處,當時的他內心的感受啊,簡直就是開始瞬間崇拜起商鞅這個人了。這一刻也感動了我。
二、個人的一些反思。
1.其實上初中的時候就知道商鞅變法的故事。那時候知道的不多,特別是為啥變法及變法內容吧。看完這部劇就會看很多關於商鞅變法的內容,只要是講到關於商鞅變法的小影片紀錄片或者文章我都會看看。其實看完以後就可以理解為啥秦軍會變成虎狼之師。因為商鞅變法之後啊,秦國的下層人有了上升的通道,不管你有多窮,只要好好種地或者好好打仗就會有財富也就是土地,還可以升官,其實這樣一下子就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說實在,要是我可以穿越回秦國,我也願意這麼做,因為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啊,在秦國作為一個秦華人是做不了生意人的,所以要想獲取財富只能這樣,別無他法啊。
2.還有一點就是商鞅變法對咱們後世的影響。譬如說郡縣制,直到今天依然有縣這個行政組織存在啊。在譬如說分家,咱們今天結婚生子的肯定要分家啊,特別是兄弟姊妹比較多的,其實這個也是從商鞅那時候開始的,當時是為了給政府多交稅才想的這個辦法,可是現在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