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定郡小書生

    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這是司馬遷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意思是即使楚國剩下三戶姓氏的子嗣,滅亡秦國的必定是楚國後裔。這裡三戶不是指三戶人家,而是代表三個氏族,分別是屈、景、昭三氏,她們都是出自楚國王姓“羋姓”。

    一、屈氏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熊瑕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熊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兒子,官至莫敖,封地在屈地。因此,熊瑕又被稱為屈瑕、莫敖瑕。以他為一支的子孫後裔以封地屈為姓,屈姓到戰國時期已經發展成為楚國公族中最有勢力的氏族大宗。

    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曾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後被楚國貴族排擠出朝堂,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軍攻破楚國郢都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二、景氏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平王的諡號,屬於以諡為氏。楚平王熊棄疾的全諡是楚景平王,曾經出土的青銅甬鍾銘文有“秦王卑命,競平王之定救秦戎”的記載,專家解讀“競平王”就是楚景平王,楚國大姓景氏就是他的後裔。

    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景差,是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與屈原、宋玉、唐勒同以賦見稱,主要有楚辭《大招》。

    三、昭氏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楚昭王熊軫的諡號,也是屬於以諡為氏。楚昭王熊軫是楚平王熊棄疾之子,即位時不滿十歲,後來吳王闔閭在伍子胥的幫助下攻入楚國國都郢,楚昭王帶領族人聯合秦國最終讓吳國退軍,並遷都建立新的郢都,被稱為楚國的一位中興之主。他的後裔也有以其諡號為姓。

    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昭陽,官至楚國令尹、上柱國,是楚國的良將。曾率兵攻打越國,殺死越國國君無疆;兵攻打魏國,得襄陵等八邑。

  • 2 # 一寸三分

    三戶指的是昭,屈,景,也就是昭陽,屈原,景差這三個氏族。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泛指。主要的意思其實也是表達了楚國對於秦國之間的一種特殊的信念。其感覺或者和你化成灰我也能認識你應該是差不多的。

    當然,這個楚國和秦國之間的關係確實不是那麼的簡單。作為當時的強國,尤其是楚國,可以說是數次的逼迫的秦國不得不採取應對措施,其實對比於近代的國家,或許和冷戰時期的蘇聯以及美國差不多吧。

    仇恨似海洋

    其實要說兩國的仇恨呢?其實還真的不是那麼好說,就蘇聯和美國那樣,怎麼說呢?但是敵對是肯定的了。對比於當時的情況,兩大強國帶領著一群小弟在較量,你有連橫,我有合縱。

    當然,楚國最後被秦國給滅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但是其實世界遠不是那麼的簡單。滅了一個國家卻滅不了他們的心,後來到了楚漢相爭之前,其實這些個強國又都以各種方式再一次冒了出來,而這個楚呢,和曾經的楚還是有一些聯絡。

    而亡秦必楚的這句話也確實實現了。先是陳勝吳廣,後來項羽領導了一批人,即使是劉邦首先,楚國後人也是不曾缺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緣分是天註定還是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