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豫糧三農春哥

    豇豆出現畸形的話,一般是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空氣汙染。別的農作物打乙草氨的時候,氣味隨風飄來。乙草氨對豇豆特別敏感,受其影響的葉子髮捲,須頭萎縮,對正在生長的幼豆角也有致畸作用。使豆角幼細、捲曲,甚至是停止生長。

    ②蚜蟲的作用。由於蚜蟲吸食了葉片營養,或直接吸食豆青營養,也可致豆角畸形。主要表現為豆角不夠伸展,一條豆角上有粗有細,顏色發黑(蚜蟲排洩物所致。

    ④豆青蟲。豆青蟲一般危害在豆角上。這種蟲子鑽進豆角內部啃食,啃食壞了的豆角,容易造成營養傳遞不暢,使豆角上粗下細,甚至是豆角沾水即壞。

    ⑤連續在同一地塊種植。這樣容易造成病害匿藏,使得病害越來越猖狂。這就是所謂的重茬病。

  • 2 # 中國當歸村新農哥

    一、畸形角型別:豇豆角在銷售時是以長度15 cm以上、順直不打彎、籽粒均勻等條件確定商品性和價格,栽培中若出現畸形角其銷售價格則大幅降低。畸形角從形態上看主要有4種類型,即短角形、彎曲形、缺籽粒形和鼠尾形。短角形主要表現是在商品適口性和採摘上市的最佳時期長度低於15 cm以下的角果;彎曲形主要表現商品角形似稱勾,嚴重時產生彈簧狀的角果;缺籽粒形主要表現為果實內籽粒排列斷檔,隔幾個粒就少1粒或多個籽粒的角果;鼠尾形主要表現果蒂部或角頂端有一段距離無籽粒或籽粒很癟,並且與豇豆其他部位相比呈明顯細小狀好似老鼠的尾巴。二,畸形角發生原因:1、 品種選用不當:在實際生產中,豇豆種植戶在選用品種時沒有過多考慮品種的抗逆性問題,導致個別品種在遭遇特殊氣候時,出現結實率低或結實後出現大量彎曲角的現象。2.肥料施用不合理:在施用肥料時只注重氮、磷、鉀三大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視了一些中微量元素,尤其是鈣、硼、鉬等肥料的合理使用,造成豇豆角生長期營養失衡。3、缺鈣。豇豆角生長期對鈣元素較敏感,一旦出現缺鈣現象,豇豆角果實就會表現籽粒不能膨大,豆角彎曲變形,嚴重時變成彈簧狀。4. 缺硼。豇豆棚室種植時,菜農常因肥料的施用不合理,對硼的認識不到位,而導致花而不實或豆角中籽粒少,嚴重時無粒、表皮木質化等現象時常發生。5.缺鉬。很多菜農對豇豆生長髮育週期所需微量元素不瞭解,特別是對鉬元素更是一無所知。豇豆是典型的喜鉬作物,缺鉬會直接導致花而不實或所結果實很短。6.管理不當:水分供給不當。在栽培中菜農為防止豇豆苗期徒長而控水過度,而後期又怕果實膨大受限大量供水,導致根系受傷,植株衰弱,造成剛剛坐住的角果出現彎勾。7.溫度控制不當。豇豆角對溫度較敏感,開花前溫度過低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溫度過高又對早期花芽分化不利;開花期溫度調控不合理,造成授粉不良,果實遠端種子發育受限,導致鼠尾形果實大量出現;開花後如果溫度過高,導致植株同化能力下降,根系活力衰退,吸水吸肥受阻,造成果實發育期因得不到大量養分供給,而出現彎曲角、彈簧角、短角等大面積發生的現象。8. 控旺不當。很多菜農在豇豆角生長期,常因溫、光、水、肥等條件控制不當而使植株出現旺長,而對待旺長又一味地採用外源激素矮壯素或多效唑等藥劑進行化控,常因濃度過大、施用時間或施用方法不當而導致彎勾角、彈簧角等畸形果實大面積發生。9.選藥不當。菜農在生產中防治病害時施用嘧黴胺、異菌脲、防毒礬等敏感性藥劑,而導致短、彎、缺籽、鼠尾等果實出現。三、防治措施:1. 合理選用品種,豇豆角產量和品質的形成首先取決於品種。因此,在選擇品種時,首先要選擇適宜本地棚室種植的抗逆性較高的優良品種;其次要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的結果較早、產量較高的品種。2.合理施用肥料,底肥。在實際生產中要採取以有機肥為主、平衡性肥料為輔、增施生物菌肥的方法進行合理施用底肥。可施用有機肥30∼45 t/hm2,平衡性肥料375∼450 kg/hm2,微生物菌肥60∼75 kg/hm2。施用底肥時應根據棚室內土壤條件和栽培密度等對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增減。3.微量元素。針對豇豆角對硼、鈣、?f等微量元素的敏感性,可於花前噴施速樂硼1 000∼2 000倍液,或0.1%∼0.2%硼砂,或0.05%∼0.10%硼酸溶液;花後葉面噴施糖醇鈣1 000∼1 500倍液或0.3%氯化鈣溶液;生長期噴施鉬糖醇3 000倍液或0.01%∼0.10%鉬酸銨溶液,每隔7∼10 d噴施1次,以滿足豇豆角生長期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各種畸形角的發生。四、 加強管理:1.水分管理。豇豆角開花坐果前適宜土壤溼度為50%∼60%,開花坐果後適宜土壤溫度為60%∼70%,在澆水時要根據土壤墒情而定,以“大水不灌,小水勤澆”為原則,做到“花前不澆水,坐角後不缺水”。2. 溫度調控。豇豆角開花期適宜溫度為25∼28 ℃,低於20 ℃、高於30 ℃時就會對果實的形成造成影響。因此,花期要勤到棚裡觀察,並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控。3.合理控旺,嚴謹使用激素。在豇豆角生長期如發現有徒長現象,要透過溫、光、水、肥等措施進行合理控旺。如必須要採用外源激素進行控旺時,一定要按說明嚴格控制濃度和掌握用藥時間。4.安全選藥。在生產中選藥用藥時,一是要避開含嘧黴胺、代森錳鋅或乙黴威等成分的敏感藥劑;二是要選擇苯醚甲環唑、百菌清、多菌靈、新植黴素等相對安全性的藥劑進行防治。知道了嗎?請收藏!以備急用,覺得可以,點贊評論+關注!先謝謝了!

  • 3 # 農印象

    豇豆出現畸形,一方面由於是蟲害比如薊馬等,在花期危害就會導致豇豆畸形,可以用甲維鹽類農藥或吡蟲啉,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施肥原因,比如中微量元素缺乏也會導致畸形,補充中微量元素。

  • 4 # 美麗伊始

    豇豆角產量和品質的形成首先取決於品種。因此,在選擇品種時,首先要選擇適宜本地棚室種植的抗逆性較高的優良品種;其次要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的結果較早、產量較高的品種

    底肥。在實際生產中要採取以有機肥為主、平衡性肥料為輔、增施生物菌肥的方法進行合理施用底肥。可施用有機肥30∼45 t/hm2,平衡性肥料375∼450 kg/hm2,微生物菌肥60∼75 kg/hm2。施用底肥時應根據棚室內土壤條件和栽培密度等對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增減2 微量元素。針對豇豆角對硼、鈣、等微量元素的敏感性,可於花前噴施速樂硼1 000∼2 000倍液,或0.1%∼0.2%硼砂,或0.05%∼0.10%硼酸溶液;花後葉面噴施糖醇鈣1 000∼1 500倍液或0.3%氯化鈣溶液;生長期噴施鉬糖醇3 000倍液或0.01%∼0.10%鉬酸銨溶液,每隔7∼10 d噴施1次,以滿足豇豆角生長期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各種畸形角的發生。

    水分管理。豇豆角開花坐果前適宜土壤溼度為50%∼60%,開花坐果後適宜土壤溫度為60%∼70%,在澆水時要根據土壤墒情而定,以“大水不灌,小水勤澆”為原則,做到“花前不澆水,坐角後不缺水”。

    溫度調控。豇豆角開花期適宜溫度為25∼28 ℃,低於20 ℃、高於30 ℃時就會對果實的形成造成影響。因此,花期要勤到棚裡觀察,並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控。

    合理控旺,嚴謹使用激素。在豇豆角生長期如發現有徒長現象,要透過溫、光、水、肥等措施進行合理控旺。如必須要採用外源激素進行控旺時,一定要按說明嚴格控制濃度和掌握用藥時間。

    安全選藥。在生產中選藥用藥時,一是要避開含嘧黴胺、代森錳鋅或乙黴威等成分的敏感藥劑;二是要選擇苯醚甲環唑、百菌清、多菌靈、新植黴素等相對安全性的藥劑進行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持人站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