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編虎哥
-
2 # 往事已去不可追憶
對陳慶之,可能很多同學並不瞭解,跟大家說一個他的名頭,相信大家對此人會有較大興趣!陳慶之被很多史學家稱為史上十大軍神之一,在南北朝時期為梁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陳慶之最出名的就是為南梁北伐,以區區7000人,攻下了北魏的32座城池,最後還打進了北魏首都洛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神。今天,珍珍兒的新新為大家介紹這位被稱為白袍戰神的傳奇人物陳慶之!公元528年,陳慶之奉梁武帝蕭衍的命令開始北伐,當時的北魏政權極度混亂,北魏權臣爾朱榮殺了胡太后、皇帝元釗、上千的文武官員,中央出現了混亂局面,後來的孝莊帝也被爾朱榮給殺了。這一年除了朝廷政局動亂以外,北魏各地的起義此起彼伏。河北的葛榮和關中地區的万俟醜奴起兵反北魏,北魏政權動盪不堪,為陳慶之北伐提供了一個契機。再看看陳慶之這個人,陳慶之本來是一介書生,後來因為棋藝高超得到梁武帝的喜愛,納為近臣。但陳慶之靠著棋藝得到賞識,朝堂之上頗有微詞,梁武帝和陳慶之為了證明陳慶之確實有治國安邦之能,一直在尋找機會。終於,北魏動亂,北魏宗室元灝希望梁武帝出兵幫自己奪取王位,梁武帝答應了這個請求,封陳慶之為將軍並給了他7000小兵去北伐中原,護送元灝當北魏的皇帝。梁武帝的本意可能是敷衍一下元灝,可誰成想就是這7000人卻成就了不朽的戰功。陳慶之在護送元灝時,命令7000將士穿上白袍,整頓軍隊、激發士氣。然而元灝覺得7000人根本起不了作用,沒把陳慶之當一回事,在北行一段距離後和陳慶之分道揚鑣。陳慶之本可以回國享福,但他為了證明自己,繼續北伐,相繼攻克了滎城和商丘,之後四個月的時間裡,陳慶之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如有神助,打了47場勝仗,到了後期,北朝已開始盛傳“千軍萬馬避白袍”,充分說明陳慶之一路北伐積攢的軍威。就這樣,陳慶之的7000白袍軍打贏了北魏30幾萬大軍。《梁書》稱讚他是“所向無前,千軍萬馬避長袍”。後來,陳慶之攻進了洛陽,完成了使命,封元灝為皇帝。陳慶之逝世的時候,梁國給了他和諸葛亮一樣的稱號“武侯”,毛主席評價陳慶之“令人神往”。不過陳慶之北伐之時正值北魏政局混亂,這算是陳慶之的好運氣,但他能充分分析北魏局勢,並抓住機會一舉北伐成功,不得不說他的謀略高人一籌。陳慶之本人是一介書生,卻能橫掃中原,他的軍事才能高於常人。
回覆列表
都說南北朝時期歷史被嚴重誇大,根本不符合人類常識,如南梁的一代軍神陳慶之,率領七千白袍軍力敵北魏爾朱榮的百萬大軍圍剿。
在公元502年,蕭衍受禪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權,是為梁武帝。年僅十八歲的陳慶之被任命為主書,期間散盡錢財,招集將士,常想有一天能夠為朝廷效力。
在公元525年的時候,41歲的陳慶之才開始領兵作戰,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並請求梁武帝派兵接應。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接應。回軍後,陳慶之任宣猛將軍、文德主帥,並率2000人送豫章王蕭綜入鎮徐州。
在公元526年的時候,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陳慶之為假節、總知軍事。北魏豫州刺史李憲遣其子李長鈞築兩城以拒之,陳慶之攻拔兩城。後來李憲不敵而降,於是陳慶之佔據豫州,此次作戰,梁軍共克52城,獲75000人。陳慶之轉為東宮直閣,賜爵關中侯。
在公元527年的時候,陳慶之與領軍將軍曹仲宗聯合進攻北魏渦陽,北魏孝明帝元詡復派將軍元昭率軍15萬增援渦陽,但是陳慶之只率麾下輕騎200人突襲元昭軍,便破其前軍,令魏軍震恐。陳慶之又乘勝與各軍連營而進,背靠渦陽與北魏軍對峙。
後來竟然還大破北魏,連克四營,後下九城,降敵無數,梁武帝詔令以渦陽之地設定西徐州。梁軍又乘勝進至城父。
陳慶之最輝煌的就是北伐北魏,七千白袍敵百萬北魏軍。
公元528年的時候,北魏發生內亂,鎮壓叛亂的爾朱榮大肆屠殺北魏皇室,北魏北海王元顥以本朝大亂為由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幫助他稱帝。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梁武帝以元顥為魏王,並以陳慶之為假節、飆勇將軍,率兵7000人護送元顥北歸,元顥遂於睢陽城南稱帝。授予陳慶之使持節、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
這裡也是後人無法理解的一幕,為何蕭衍沒有考慮乘北魏內亂的時候,北伐北魏呢?還去幫北魏皇帝登基?
公元529年,北魏將丘大千率眾7萬分築九城,以抵禦梁軍。陳慶之率軍進攻,一日之內攻佔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元顥進封陳慶之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時魏濟陰王元暉業率羽林軍2萬來援,進屯考城。考城四面環水,守備嚴固。陳慶之命部下在水面築壘,攻陷其城,全殲2萬,俘元暉業獲,租車7800輛。
後來,北魏爾朱榮率領超過三十萬軍隊圍剿陳慶之,面對這種局面,陳慶之還能率領軍隊攻下榮陽而且俘虜楊昱,還大敗三十萬圍剿軍隊,陳慶之收繳滎陽的儲備,牛馬谷帛都不可勝計。陳慶之旋即進攻虎牢,爾朱世隆不敢戰,棄城而逃,梁軍俘魏東中郎將辛纂。
魏孝莊帝元子攸為避陳慶之鋒芒,被迫撤至長子。元顥遂入洛陽,魏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官迎元顥入宮。元顥改元大赦,以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不久,上黨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四萬攻克大梁,並分遣王老生、費穆進據虎牢,刁宣、刁雙入梁、宋。
陳慶之聞後,率軍掩襲,北魏軍皆降。元天穆率十餘騎北渡黃河而逃,費穆攻虎牢,在即將攻克的時候忽然聽說元天穆已經向北逃跑,認為自己已經沒有後繼之力,於是向陳慶之投降。陳慶之又進擊大梁、梁國,都攻佔下來。梁武帝聞訊後,再次親書詔書進行嘉勉。
陳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陳慶之又以七千之眾,從銍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無敵。後攻入洛陽,元顥入主洛陽宮,改元大赦。陳慶之被封為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食邑增加到萬戶。
但即便是軍神,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在客場作戰,又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加上山洪暴發,最終陳慶之只有一人逃脫,爾朱榮取得了最終勝利,但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南梁武帝還是非常重用陳慶之。
公元535年,陳慶之攻東魏,與東魏豫州刺史堯雄交戰,因不利而還。
公元536年的時候,東魏定州刺史侯景率7萬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勝進軍淮上,並寫了信勸陳慶之投降。梁武帝遣侯退、侯夔等前去增援,軍至黎漿,陳慶之已擊破侯景。
公元539年,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以其忠於職守,戰功卓著,政績斐然,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賜鼓吹一部,諡號“武”,還詔令義興郡發500人為其會喪。
陳慶之出身庶族,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小,用兵靈活。陳慶之指揮藝術的最大特色是重視士氣,善於把握戰機,善於打運動戰。陳慶之不但在戰場上注重士氣的作用,在平時也注意士氣的積累。在滎陽之戰中,陳慶之的演講讓梁軍將士沒有了任何顧慮,於是梁軍在陳慶之指揮下“相率攻城”,創造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少有的戰例。
陳慶之的戰績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時愛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當時有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播放GIF
但是很多人對南北朝時期和陳慶之的戰績做了詳細分析,認為陳慶之的戰績被嚴重誇大,史書中記載的是七千士兵打敗了30多萬人,這30萬人中不僅包括敵軍,還包括其做後勤的百姓。這人數卻有被誇大之說。
總結說來,陳慶之勝利原因有三,第一個其確實有軍事才能,其二是梁興魏衰,陳慶之奪得了一個好機會。第三點陳慶之訓練了一批強盜軍,掠民殺降,透過掠奪民財給將士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軍隊補給,透過殺戮來激勵士氣。